回鹘文

  回鹘原称回纥,是我国维吾尔族、裕固族的先祖。回鹘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的丁零部落,在北魏时是铁勒六部中的袁纥部。回鹘在隋代又称韦纥,唐代名回纥,直至公元788年,正式更名为回鹘,意思是“回旋轻捷如鹘”。

  回鹘文是一种音素文字,它是在吸收了突厥文和粟特文的字母之后创制的。突厥文和粟特文都是源于阿拉米文字,回鹘文兼收了他们的优点,又结合本民族的特点,所以一经推行就流传开来。回鹘文字体分印刷体和书写体。书写体分楷书和草书,楷书一般用于宗教经典,而草书则用于普通的文书。回鹘文最初书写时从右往左横写,之后改为从左往右竖写,一般以一到两个点作为标点符号。

  回鹘文曾在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柯尔克孜族的先民都曾经使用过回鹘文。回鹘文的文献内容囊括了宗教、公文、文学、医学、契约以及碑铭等,尤其以翻译的佛教经文为主,而文献装帧主要有贝叶式、卷子式、册子式,还有折子式。近代以来在新疆敦煌、吐鲁番、哈密、库车等地,还出土了一些保存比较完整的回鹘文佛典,其中有很多譬喻故事,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智护法师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