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文

  傣族拥有自己的文字傣文,它是从古印度的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并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的。老傣文按照地区可以分为四种: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文,又称傣泐文;德宏地区的傣文,又称傣那文;金平地区的傣文,又称傣端文;耿马、澜沧等地的傣文,又称傣绷文。

  古时傣族称西双版纳为“泐”,傣泐文因此而得名。最初,傣泐文仅用于宗教活动,后来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傣泐文字母从外型上看属于圆形体,是由半圆形组合、颠倒或者侧转而成的。傣泐文书写时从左至右横写,音节之间有空格,而且词与词之间不连写。

  傣那文创制时间大约在公元14世纪左右。由于傣文字母与缅文字母同属一个体系,所以常将傣文称作缅文。傣那文的历史文献绝大多数是用毛笔书写的,当时怒江上游的傣族与汉族交错杂居,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所以形成如今略带方形的傣那文。

  傣绷文由于使用人数很少,加之主要靠佛寺中的和尚传承,现在已经成为濒危民族语言文字,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傣绷文来源于梵文字母,其原有19个声母,经常用的韵母有45个。傣绷文是采用硬笔书写的,至今仍然保留着圆形的字体。

  傣端文在与以上三种傣文一样,都是源于古印度的字母,但是傣端文的字母和符号在形体上却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以棱角的笔划为主,而以直线和半圆的笔划为辅,所以呈现出来即是一种长形的字母。现在能认识傣端文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云南省也已经把其列为濒危民族语言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