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文

  哈尼族的自称和历史名称虽多,但其音义基本一致。主要的自称有哈尼、豪尼、黑泥、和泥,其哈、豪、黑、和都从“和”音,其义均为“和人”。历史名称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斡泥、俄泥、阿泥、哈尼、罗缅(自称和泥)、糯比(自称哈尼)等,其禾、窝、斡、俄、阿、哈亦从“和”音,含义仍为“和人”。可以说,哈尼族在两千多年来,基本上就具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即“和人”。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哈尼语又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个方言,方言的分布同有关自称单位分布的地区相当。方言之间差别较大。

  1949年以前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地方曾刻木结绳记事。1957年党和政府帮助哈尼族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至今仍在使用。


哈尼文

哈萨克文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及其他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居住在甘肃、青海等地。“哈萨克”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当时在锡尔河下游的部分牧民部落为反抗乌兹别克汗国统治者的暴政而出走到楚河流域,因此这部分人得名“哈萨克”,意思是“脱难者”、“脱离者”。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种文字。公元6-8世纪,哈萨克族曾使用突厥文。8世纪之后,又改用回鹘文。10-12世纪,伊斯兰教在哈萨克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随着宗教的传播,哈萨克族的先民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

  现行的哈萨克文是由33个字母组成的,其中有9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每一个字母在词里的位置不同,写法也会有变化,分别有单独写法、词首写法、词间写法以及词尾写法等。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横写的。另外,哈萨克文的缩写词和移行都有一定的规则。


哈萨克文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