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17
来源:
(2015年7月16日,国图公开课《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日本的战后处理》开讲)
2016年8月14日凌晨2时40分,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前夕,国图公开课专题课程《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日本的战后处理》主讲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步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同仁医院逝世,享年68岁。
在步平先生最后一年多的日子里,他一直担任着国图公开课《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日本的战后处理》的主讲人。今年5月14日下午,步先生来到国图,踏上了告别几个月的讲台,录制了该课程的第七讲“反思与翻案——战后日本社会”。在大家面前,他神采飞扬、风度翩翩,但现场的观众并不知道,此时步先生已病入膏肓。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堂课竟成了步先生的最后一次讲课,竟成了史家之绝唱。
这门课是他的牵挂。
2015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国图公开课计划开设一门抗战主题课程并邀请步平先生做这门课程的主讲人。步先生虽然肩负着大量的学术与社会工作,但在听了课程的立意和形式后,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并接受了邀请。
(步先生在准备录制国图公开课)
作为我国抗战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步先生十分看重此次能面向公众讲授抗战历史知识、正确理解中日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的机会,并指出: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要从战争讲起,而要从战前讲起,并一直讲到当下。
(2015年9月13日,录制国图公开课第五、六讲)
随后,他反复斟酌,查阅大量资料,并在一直以来的研究基础上和国图公开课的策划团队多次商议,最终慎重决定了课程大纲(共十讲),并将课程题目定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日本的战后处理》。
由于步先生担任了很多课题和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且学术活动繁多,尤其是2015年这样对于抗战史研究领域比较特别的年份,面对排满的日程表,他只能挤出时间来备课,并尽力协调日程安排,保证课程的如期录制。尽管这样,课程的内容质量和学术水准丝毫没有降低。步先生总是能利用详实的史料、丰富的历史图片,清晰而深入浅出地阐述每讲的主题,并在交流互动中耐心详尽地回答现场观众的每个问题。步先生以他渊博的知识、儒雅的风度、和亲切、平等的态度,征服了到场的每一位观众。
这已经不是步平先生第一次支持国图的工作了。步先生曾先后多次应邀来国图进行讲座,指导国图抗战史料建设相关工作,并担任了我馆去年出版的《抗日战争史料丛编》的编委会主任。
《抗日战争史料丛编》
在担任国图公开课的主讲人之后,步先生得知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项目一直在进行抗战口述史料的采集与建设,便主动引荐民间学者促成史料捐赠,还推荐中国记忆项目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的课题。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同志们从2015年开始便着手整理抗联战士的口述史料,并汇编成书《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口述史》,计划今年出版。步先生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请求,为本书作序。但遗憾的是,他没能看到这本书的出版。
《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口述史》
步先生患病后,由于需要住院治疗,课程的录制中断了一段时间。但他始终惦记着这门课,即使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仍然惦念着他的工作,还努力抽出时间准备讲义,并一直希望能再次回到讲台。
在步老师去世的前一天,我们去看望了他。在他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牵挂,也看到了坦然。牵挂的是史家未尽的事业,坦然的是他为学术、为历史、为民族毫无保留的奉献与热爱。在步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中国史家宝贵的人格光辉:铁肩担当,胸怀坦荡,追求真理,淡泊名利。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步先生离开的那天,天格外的蓝。
步平先生的公开课没有讲完,也不会讲完。步先生用他的春秋巨笔,书写了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尊严,从苦难到复兴的伟大历史。我们也将继续他的追求与抱负,将他的思想作为我们的基石,将他的品格作为我们的灯塔,矢志矢勇,奋发前行。
(2016年5月14日,步先生最后一次录制国图公开课后与工作人员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