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35651片甲骨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时间:2020.01.19

来源:国家图书馆

  近日,国家图书馆作为甲骨收藏单位,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入选证书。

  2017年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计划国际咨询委员会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上,通过了新一期《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甲骨文名列其中。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成熟文字。现知存世甲骨约15万片,其中中国大陆存10多万片。

  在联合申报的11家收藏单位中,国家图书馆收藏甲骨35651片,其中有字甲骨34783片,是世界上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家图书馆就开始收藏甲骨,到新中国成立前,藏量达3000片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文化部文物局先后拨交3万多片甲骨,形成今天的规模。这其中有罗振玉、郭若愚、刘体智、胡厚宣等名家旧藏珍品,这些珍品基本已收入《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为甲骨学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材料。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图书馆开始系统传拓馆藏甲骨,特别是在2002至2005年,完成了全部传拓工作。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还推动甲骨保护纳入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范畴。2014年,国家图书馆在内的8家收藏单位所藏甲骨,首次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点保护、传承对象。

  国家图书馆历来重视馆藏甲骨研究。著名古史和古文字专家刘节先生、著名甲骨文专家曾毅公先生,先后在国家图书馆工作过。抗战时期,国家图书馆昆明办事处组织学者编撰《国立北平图书馆考古学丛刊》,邀请陈梦家、董作宾等著名甲骨学家撰写了《甲骨丛编》《甲骨摄影考释》等著作。2015年,国家图书馆与中华书局签署馆藏甲骨出版合同。2018年,国家图书馆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与研究》正式立项,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研究进入快车道。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释文,正加紧推进排序等整理研究,力争早日完成《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

  国家图书馆一贯重视馆藏甲骨的揭示推广。2004年开发“甲骨世界”资源库,在线发布馆藏甲骨,是国内最早通过网络发布甲骨资源的收藏单位。资源库每年按计划更新,截至目前,已发布馆藏甲骨近万片。学界在此基础上开展缀合研究工作,成果丰硕。

  国家图书馆也是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工作的最初推动者。国家图书馆将以此入选为契机,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与研究》课题平台,进一步推动馆藏甲骨的整理与研究,与业界紧密合作,尽早推出出版成果,为学界研究提供更多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