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关于饶权馆长率代表团访问新加坡、新西兰的情况报告

  2019年2月20日至27日,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率代表团一行5人应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新西兰国家图书馆邀请,赴新加坡、新西兰进行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业务管理处处长毛雅君、国际交流处处长张煦、数字资源部主任曹宁和国际交流处副研究馆员郝金敏。

  此次出访得到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我驻新西兰大使馆、我驻奥克兰总领馆的全力支持。代表团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现将此次出访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果、启示与建议、回国后跟踪落实的事项汇报如下。

  一、出访基本情况

  (一)新加坡访问情况

  1.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联合主办“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论坛”

  代表团参加了我馆和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是由我馆倡议成立的开放性的国际图书馆合作平台,于2018年5月28日在成都正式成立,并举办了第一届论坛活动,目前共有27个正式成员。来自中国、孟加拉、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卡塔尔、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10个成员馆的代表参加了论坛,另有澳大利亚、不丹、斐济、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马尔代夫、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代表列席了论坛活动。

  在论坛上,饶权作了关于“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展望”的主旨报告,回顾了联盟成立9个月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果,一是组织成员馆代表参加国际会议并开展联盟的宣传推广工作,主要包括邀请蒙古、越南、新加坡、文莱、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国代表赴河北省廊坊市参加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代表联盟在第84届国际图联大会、第十二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等国际和多边场合宣传联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规划。二是开展专业交流,接待联盟成员馆同仁来访。三是争取各国政府部门和驻华使馆的支持。四是不断增加联盟成员数量,从成立时的24家成员馆,增加到目前的27家。关于联盟发展展望,饶权提出五点设想:一是完善联盟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建议在我馆设立联盟秘书处,负责联盟的日常联络和协调工作。二是确立论坛承办机制。我馆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联盟论坛的举办,建议采取尽可能由成员馆轮流举办的方式组织每年的论坛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亚大馆长会和联盟论坛同时举行,以便节省参会代表的时间和经费支出。三是优化联盟联络机制,具体措施包括编制完成“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成员馆通讯录;编制联盟通讯,定期向外界展示联盟开展的活动以及各成员馆的发展成就;设立联盟专家库,为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对口交流搭建良好平台,提升联盟各成员馆的专业水平。四是探讨加强数字化合作的具体途径,加强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合作,与各成员馆探讨共同搭建丝绸之路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从而推动成员馆的资源共享。五是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就今后联盟成员间开展合作提出了五个重点领域:第一,组织图书馆员专业培训。目前已确定于2019年下半年举办东南亚图书馆员研修班,邀请东南亚11国各派1名图书馆员参加。今后将继续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经费支持,力争将专业培训项目扩展至联盟的其他区域。第二,推进联盟内各国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联合揭示与共享服务。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开展“丝绸之路”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组织“丝绸之路”系列历史文化讲座,并探讨将这些资源与各成员馆分享的机制。第三,加强成员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推广方面的合作。第四,合作举办展览,推动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第五,鼓励联盟内各成员馆间开展定期互访。

  饶权的报告在论坛上引起广泛热议。参加论坛的各国代表在肯定联盟成立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果的同时,普遍认为中方对联盟未来发展的设想,具有战略眼光,同时客观而务实,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各国代表对联盟未来的发展抱有深深的期待。

  此外,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资源管理处副处长苏琳丽和卡塔尔国家图书馆执行副馆长汉密尔顿也分别作了报告。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报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一带一路”文献建设情况;二是民心相通,通过举办公开讲座和图书馆学习之旅向公众宣传“一带一路”。卡塔尔国家图书馆的报告则重点介绍了卡塔尔国家图书馆新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情况,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构想。

  在论坛讨论阶段,就蒙古国代表提出的联盟准入机制问题,饶权指出,“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联盟,不拒绝各国机构的加入,但前提是参加者要认同联盟的合作宗旨,自愿加入并主动提出申请。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

  2.参加“第二十七届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

  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十七届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共有澳大利亚、孟加拉、不丹、中国、斐济、印度尼西亚、伊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蒙古、缅甸、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卡塔尔、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21家国家图书馆提交了年度报告,除斯里兰卡外,共有20个国家的4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我们的未来是什么?—2040年的国家图书馆”,围绕该主题,先后有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缅甸、新西兰、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代表作了专题发言。其中,我馆业务管理处处长毛雅君做了题为“传承与创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长期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毛雅君认为,到2040年,全球图书馆经过长足的发展,将不再只是一栋建筑,一个空间,一个机构,而会成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助推器,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关联度将更为密切。就中国而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在2018年1月1日的正式施行,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法的框架下,要不断强化核心职能建设,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支持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创新发展,保存弘扬人类文明,推动知识共享,共同构建图书馆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其着力点一是继续构建中国记忆和世界记忆,全面保存保护历史文献、中国人创造的以及研究中国的所有成果;二是支持国家创新发展,拥抱数字创新,致力于学习,不断提升国家图书馆创新、弹性与适应变化的能力;三是推动信息和知识的自由能力,持续跟进技术变革及需求变化;四是全面做好图书馆推广与营销,不断优化图书馆的形象与地位;五是推进图书馆全面合作。

  3.访问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并会见管理局总裁

  访问新加坡期间,代表团访问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并正式会见了管理局总裁梁宝珠。在会见中,饶权从新加坡的华人传统和文化特色谈起,指出新加坡的发展道路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经验,而是根据区域环境和具体国情,因地制宜,形成和坚持了新加坡特色,这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具体到新加坡的图书馆事业,饶权认为该国很多图书馆发展理念在亚大地区都是比较先进的,其完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无论地域布局还是融入基层社区的深度,都值得中国的城市图书馆借鉴,同时也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弘扬中华文化组织编撰百部经典的释读文献,选派文艺小分队送文化下基层的相关举措。梁宝珠对中国代表团的到访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同时表达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在亚大区域合作、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论坛等领域开展合作的愿望。梁宝珠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最新进展深感兴趣,表示希望通过展览与讲座等方式,在关于新加坡历史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面能得到中方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饶权还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筹备“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邀请梁宝珠总裁在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梁宝珠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4.参访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和新加坡国家馆海港城分馆、乌节路分馆

  访问新加坡期间,代表团参访了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中心在建设风格上充分融入了中国元素,成为新加坡的地标性景观。中心所开展的常态化文化活动,如演出、展览、艺术节等,以及教学培训、思想交流、信息服务在中国海外文化中心都位列翘楚地位。中心对于促进中新两国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理解和友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期间,饶权会见了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兼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主任肖江华,双方就进一步发挥文化中心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代表团还访问了新加坡国家馆海港城分馆和乌节路分馆,并与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两处图书馆均位于当地大型购物中心内部,充分利用了交通便利和人流聚集的优势。其中海港城分馆于2019年1月刚刚开馆,在设计理念与新技术应用方面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乌节路分馆则是面向设计、生活方式和应用艺术的主题图书馆,具有鲜明的专题特色。

  (二)新西兰访问情况

  1.访问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并签署合作安排

  代表团访问了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出席了由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组织的隆重的毛利欢迎仪式。在高声吟唱和舞蹈动作中,我们亲身领略了毛利族文化的神秘气息。之后代表团参观了新西兰建国文献特展。

  新西兰内政部副执行官彼得·穆雷、新西兰国家图书馆馆长威廉·麦克努特及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各主要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均出席了双方的正式会见。期间,新方就古籍文献建设、内容服务、公共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方面的情况,向代表团做了系统的介绍。之后,代表团来到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的善本书库以及古籍文献修复中心,与专业人员开展现场交流。

  此后,在新西兰内政部副执行官彼得·穆雷、我驻新西兰大使馆教育参赞陈悦、新西兰外交和贸易部北亚处负责人布莱恩·休森等人的见证下,饶权代表我馆与新西兰国家图书馆馆长威廉·麦克努特续签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合作安排》,双方确立了将在图书馆多边交流、人员互访、展览和讲座、数字图书馆、古籍保护和修复、出版物交换、文献遗产资料搜集等领域开展合作。

  2.访问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奥克兰中心

  代表团访问了奥克兰中心。该中心是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在奥克兰设立的学校服务中心,面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策划了115套课程服务项目,提供批量性的图书借阅,教师培训和在线参考咨询服务。其图书流通量达到32万册/年;面向近千所学校图书馆的4万名教师提供网络培训,访问量超过5万次/年;在线参考咨询由分散在全国的近200名图书馆员承担,年咨询量在8000-12000次之间,平均时长在18分钟以上。代表团成员认为奥克兰中心的服务模式对于我馆少儿馆未来的职能定位和业务拓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新西兰内政部副执行官彼得·穆雷会见代表团

  访问新西兰期间,新西兰内政部副执行官彼得·穆雷会见了代表团。期间,饶权从经济全球化谈起,盛赞新西兰的乳制品加工和电影特技制作技术,提出国与国之间不因政治博弈而干扰经济和文化合作的主张。穆雷部长高度认同这一观点,指出新西兰体量小,需要更加开放。国与国的良好关系要珍惜,往往伤害容易而修复难。

  4.会见我驻新西兰大使

  此外,我驻新西兰大使吴玺会见了代表团,并与饶权就如何开展中新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二、出访成果

  (一)彰显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图书馆区域性合作和国际联盟中的重要地位。

  在出访期间参加的两次国际会议上,由于得到了主办方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有力支持,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性大国的国家馆在图书馆国际区域性合作和图书馆联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在亚大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表达出希望更多地倾听中国声音的姿态,以及加强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的意愿。中国国家图书馆在会议上作为重要伙伴所体现出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在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中,中国国家图书馆更是扮演着核心引领者的角色,一举一动都为其他成员馆所关注和期待。

  (二)进一步理顺了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的协调、联络、论坛申办和承办等各项机制,为联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论坛上,饶权作了题为《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展望》的主旨报告,就今后联盟成员间开展合作提出了的五个重点领域,明确了论坛的发展方向。各成员馆代表踊跃发言并共同讨论,进一步理顺了联盟的协调、联络、申办、承办等各项机制,为联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期间,各成员馆一致通过下届论坛将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办。

  (三)夯实了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推动双边深入合作、多边场合密切配合奠定了基础。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和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均在亚大地区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很多领先的举措。我馆与上述两馆均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安排的形式建立了稳固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根据该机制,我馆与两馆分别商定除继续在人员互访、展览和讲座、数字图书馆、古籍保护和修复、出版物交换等领域开展合作之外,还将在图书馆多边合作场合加强协调和配合。

  三、启示和建议

  (一)国际图联所倡导的新世纪图书馆的使命与责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图书馆的共识

  出访期间,无论是出席亚大地区图书馆馆长会议,还是参加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论坛,乃至在与新加坡和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的业务交流过程中,我们都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国际图联所倡导的新世纪图书馆的使命与责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图书馆的共识。这些共识包括:人人都能平等、自由、公开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是图书馆的最高价值,也是图书馆开展一切服务必须遵守的承诺;支持学习、扫盲和阅读是完成图书馆使命的核心;提供多样化和包容性服务以及非商业性的公共空间是满足社区需求的坚定承诺;致力于保存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传统优势和重要职责。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持续的技术变革带来的变化不容忽视。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是当前图书馆发展的迫切需求。培养年轻的图书馆专业人员,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是图书馆界跟上变化的重要途径等等。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在呈现出与传统图书馆业务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在与新加坡、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的业务交流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发达国家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在呈现出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新加坡在图书馆阅览室中设置电子书评和读者推荐留言,新西兰图书馆在历史文献展览中利用触屏技术对文献内容做深度挖掘和扩展阅读,利用电子沙盘将国家的移民历史鲜活地展现出来,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意识到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不应该是孤立的存在,而应该是传统图书馆业务在新技术环境下的支撑和扩展,是无在而无不在的力量支持。而做到了数字与实体水乳交融的复合型图书馆将是图书馆的未来。

  (三)进一步调研和学习发达国家图书馆的理事会管理制度和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为完善国内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区域总分馆制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借鉴和帮助。

  (四)探索以图书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图书馆大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图书馆移动服务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中国现有的体制、观念和技术发展优势,在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若干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从跟随者变为领跑者。

  四、回国后跟踪落实的事项

  (一)落实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论坛的成果,进一步加大对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的支持和投入,在成员馆人员培训、馆藏资源联合揭示与共享服务、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等领域取得更大的实质性进展;吸引更多国家加入联盟,不断扩大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国际图书馆界的话语权和引领作用;在联盟内或可考虑选择若干国家馆建立核心伙伴关系,作为联盟的重要支撑节点。

  (二)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合作备忘录》、《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合作安排》为基础,开展人员交流与互访、合作办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技术与创新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将合作文件中所列的合作项目落到实处。

  (三)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各海外文化中心加强交流,全面了解各中心的具体需求。探讨以国家图书馆海量的文献资源为依托,通过文献采购与编目、数字资源推送、特藏文献展览、文创产品输出等方式与海外文化中心开展深入合作的可行性。

  (四)做好“图书馆·与时代同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各项组织和筹备工作。继续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等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境外参会嘉宾的联络和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