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彦等2人赴澳门参会的情况报告

  2018年5月23日至25日,应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邀请,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副研究馆员白鸿叶赴澳门参加了由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澳门国际高等教育资讯研究学会主办的澳门研究文献国际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共30余人,分别来自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东亚馆、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地图部、梵蒂冈宗座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公共图书馆、澳门旅游学校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会议情况和参会收获汇报如下:

  一、会议情况

  会议主旨为各个收藏机构就所收藏的澳门文献及研究和使用情况进行交流。参会者各自梳理的馆藏澳门文献主要是澳门地图、澳门出版物、澳门地方文献、澳门相关档案等。主办方针对澳门文献收藏分散、语种丰富、澳门学研究人员相对不足的特点,希望通过会议交流等多种方式,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澳门文献收藏和使用状况,以便提供澳门学研究更丰富的文献资源,是全面掌握澳门资料,建设澳门文献资源库的非常有效的途经。参会人员将各自馆藏的澳门文献资源在报告中分享,不仅提供澳门研究,对参会收藏机构也是了解彼此馆藏及服务的难得机会,参会人员掌握的其他馆藏的信息在讨论中也得到分享。

  二、对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工作模式的思考

  澳门科技大学是一所私立学校,图书馆正式员工仅三十余人,项目之初人员基础、研究能力和资金均不充足,在戴龙基馆长及校方的明确设计下,项目先明确定位,第一步以搜集全球范围的澳门地图为建设主体,派员到世界各地收藏单位征集资料,并建设数据库、编辑出版,提供研究人员使用。从哈佛燕京图书馆征集得澳门地图在数字资源提供研究的基础上,以《驶向东方——全球地图中的澳门》为题出版了地图集,并以此为主题进行展览,得到普遍关注。在地图收集搜集开展一定阶段后,该校对澳门文献开始了全面搜集,数据库板块设计清楚,一边搜集、一边建设、一边作研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提升自己的水平,在服务中提升自信和服务水平。成效明显。

  三、会议中得到的启发

  就澳门科技大学的资源建设而言,顶层设计清晰,资源的建设显示出前瞻性、支撑性、开放性等当代图书馆特性,如资源建设设计的层次明确为基础文献、相关文献、延展文献,基础文献建设时全面细致深入,全文检索,全面可信;相关文献则碎片化集合,文献的提取,便捷好用;延展文献则提供拓展,开阔视野。学校创造多种机会让业务人员海内外业务交流,开阔视野的同时,搜集到丰富的资源。

  一些图书馆的建设方式值得借鉴,如哈佛燕京的数字资源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安排资金,优先建设,提供交流和服务,并开展资源的交换,丰富各自的收藏,扩大服务,不失为一种征集资源的方式。一些图书馆与学者结合,深度研究所藏资源,以专题资源库的方式服务,得到用户更大的关注和参与互动等。

  四、后续合作

  我们以国家图书馆藏澳门文献为题在会上进行交流,得到关注。下一步澳门科技大学将在前次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合作,使用国家图书馆资源为澳门文献资源库添加新内容,古籍馆与科技大图书馆磨合后会按照流程操作,达成有效合作。演讲中我们也提出期待,澳门的石刻在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中尚无拓片,希望以合作模式征集拓片资源,得到澳门方面关注,但是否成功,有待下一步跟进细商。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大湾区不但在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潜力巨大,实力丰厚,前景无限,在文化和旅游也具有优势,合作,挖掘古籍资源,促进研究交流,共享,不止财富,不仅文化,或许可以更好融入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