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美国第43届ISSN国家中心主任会议的情况报告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副主任槐燕和馆员金文昌于2018年9月17至21日赴美国华盛顿参加第43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以下简称ISSN)国家中心主任会议。

  参会期间,代表团重点了解了ISSN国际中心的最新工作进展、未来规划及有关ISSN的学术前沿信息,积极开拓与其他国家ISSN中心的合作,并就重点问题与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一、会议介绍

  ISSN国家中心主任会议是由ISSN国际中心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每年一届,旨在加强各ISSN国家中心与国际中心之间的交流,讨论ISSN分配、注册和管理的相关事宜,传播ISSN最新动态,协调各ISSN国家中心的工作。会议内容具体详实,侧重于研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未来发展规划等。2009年,我馆(ISSN中国国家中心)承办了该会议。

  二、参会情况

  第43届ISSN国家中心主任会议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内召开,有来自多个国家和机构的40余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日程4天,受出访时间所限,代表团仅参加了18日-20日上午的会议。

  18日的会议日程主要包括ISSN国际中心年度报告、6个ISSN国家中心年度报告及欧盟出版物办公室年度报告等。

  ISSN国际中心主任向与会代表做了ISSN国际中心工作报告,内容包括ISSN网络的成员国数量(新增一名成员国,总数达到了90个国家);ISSN网络的活动(组织理事会会议和成员国大会等);策略目标的进展情况(数据、产品及服务的提升);ISSN国际中心开展的活动(注册数据库的发展、ISSN的分配、培训、资源开放获取项目的发展、数据的技术支持方面)等。

  随后,美国、法国、埃及、捷克等ISSN国家中心分别做了年度工作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各国家中心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包括重点项目开展的情况、年度工作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

  19日的会议日程以专题报告为主,主要包括国际出版商出版物的ISSN分配、BIBFRAME(书目框架)、ISSN新的工作协议等,与会人员还就上述报告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0日上午会议日程主要介绍ISSN标准修订进展情况,以及标准中较大变化内容。

  三、收获及思考

  此次会议日程安排紧张有序,既有理论知识前沿探究,又有业务知识经验交流,代表团一行收获颇丰,感悟颇深。

  ISSN作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机构出版的连续性资源(包括报纸、期刊、年鉴等)信息控制、交换、检索的唯一一种标准的、简明的识别代码,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编码系统之一。截止2018年8月,ISSN网络已注册ISSN数据达200万条,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连续性资源书目数据库。ISSN中国国家中心作为ISSN网络成员国之一,也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努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面代表团,结合本次会议学习与交流,以及ISSN中国国家中心日常工作,阐述几点今后的业务思考:

  (一)扩大ISSN宣传与推广,充分发挥ISSN中国国家中心作用

  ISSN用途非常广泛。在图书馆领域,ISSN广泛用于题名识别、连续出版物订购、记到和查补缺期;ISSN可以简化馆际合作、编制联合目录以及连续性资源目录等。在出版发行领域,ISSN为出版商和发行商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式,使出版物贸易更加便捷高效。在业界服务领域,ISSN在索引或文献引证连续性资源题名时,解决了资源的鉴别问题,减少了索引文档的数据量,帮助学者、摘要汇编人员和图书馆员快速、准确地检索所需连续性资源。

  但目前仍有许多出版单位对ISSN的用途及使用不太了解。主要表现在(1)ISSN申请数量与连续性资源出版数量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文献类型来看,ISSN的申请主要集中于期刊,报纸等其它连续性资源较少。从文献载体来看,ISSN的申请则以印刷型资源为主,网络ISSN,即E-ISSN申请较少。(2)错误认为ISSN申请只是一次行为。许多出版单位出版的连续性资源题名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仍使用原有ISSN;连续性资源出版物的出版单位、主办单位、频率等重要信息发生了变化,未与ISSN中国国家中心报备,导致ISSN数据更新不及时。

  为此,ISSN中国国家中心对外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借鉴国外中心经验,设计制作ISSN宣传折页,方便出版单位了解及正确使用ISSN;可以参与文献催缴工作,与各地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对接,宣传ISSN相关政策。

  对内,ISSN中国国家中心做好日常基础工作,包括ISSN分配、注册、管理、咨询及ISSN数据的建立与维护。关注新的书目数据格式变化,积极参与ISSN标准修订工作,认真做好ISSN数据的制作,加强与国际中心、其他国家中心在ISSN数据责任的转移、修改等方面的合作,准确、及时将所制作的数据上传至国际中心数据库,同时做好数据维护、更新工作,以便更快更好地将我国出版的连续性资源传播到全世界。

  (二)进一步优化ISSN服务,适时推出ISSN网络化办理

  目前ISSN申请主要以申请者到馆办理或寄送材料办理这两种方式,ISSN分配则由国家中心发放纸质《预先申请通知单》的形式来进行。现有申请方式存在两个缺点:1、办理成本较高,包括申请者来办理时往来的时间、交通成本,通过快递等邮寄方式办理涉及运费、发件、收件等人力物力成本。2、纸质申请材料不易存放、归档。

  从会上我们了解到,已有越来越多的ISSN国家中心提供了网络化办理ISSN的服务,有些是直接在国家中心网站上填写申请信息,有些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申请表等材料申请,国家中心在一定时间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在线分配ISSN。这不仅为申请者提供了便利和多样化的申请途径,也利于国家中心对申请材料进行电子化存档、减少纸质化办公、节省人力。与此同时,通过ISSN网站在线申请,还可大大节省书目数据制作时间,提高书目数据的准确率。

  (三)加强与国家新闻出版署联系,解决连续性资源出版物不断国际化问题

  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学术发展不断壮大,国际出版商争先恐后涌入中国市场,表达出较为强烈的合作出版发行的意向。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术期刊与国际出版商合作。根据ISSN分配原则,国际出版商出版的刊物,应遵守国际中心制定的针对国际出版商出版物ISSN分配协议的规定。例如,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的出版物,由美国中心负责其ISSN的分配与管理,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的出版物由德国中心负责ISSN的分配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ISSN中国国家中心是以出版单位获得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对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的审批,才对出版物进行ISSN的分配。许多出版单位在向新闻出版管理机构申请时,并未注明国际合作出版相关信息,造成ISSN责任归属问题上出现许多纷争,需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做进一步沟通。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数字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学术性期刊有网络发行需求,需申请E-ISSN。国家新闻出版署仅于2015年开展了网络出版试行工作,只有17种连续性资源列为网络连续出版物试点。后暂停了此项工作。致使许多出版单位不得不于其他机构合作,转向其他国家中心申请E-ISSN。造成了纸质版本与网络版本同源,但ISSN确分属不同机构管理,割裂了数据间的关系。为此,我们会尽快梳理此类情况,与新闻出版署进一步沟通,探索解决方案。

  四、总述

  通过此次会议,代表团开拓了视野,了解了ISSN的最新进展,学习了相关国家中心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推动ISSN在中国的分配、注册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