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总结

  一、会议综述

  亚大地区各国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历史,各国图书馆间的交流更是不断加强。各馆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等各方面都汲取了彼此先进经验,共同促进了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对繁荣本地区的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是亚大地区为加强国家图书馆的联络与合作举办的区域性国际会议,首届会议于1979年召开。中国国家图书馆于1989年、2004年分别举办了第4届和第12届会议。多年来,在各成员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在推动信息交流、经验借鉴、资源共享、合作办展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促进了各国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经文化部批准,第25届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于2017年5月16日至19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会议主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国家图书馆网络”,来自亚洲及大洋洲地区约20个国家图书馆的30余位代表共同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不丹、中国、斐济、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图瓦卢、越南。国际图联主席多纳·希德女士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介绍了各馆最新的发展成就,分享了各馆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国图作了“构建推动区域性交流与合作——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例”的专题报告,展现了近年来国图在国际图书馆界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各方肯定。会上,与会代表研究了由中方提出的优化亚大会议组织和管理机制的建议,得到代表广泛认可,对于推动亚大会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馆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在全馆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会议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预期效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二、会议基本情况

  (一)会议开幕式

  文化部部长助理于群、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郑浩、国际图联主席多纳·希德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于群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步入了数字化建设时期,走向信息共享的新阶段。中方愿秉承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与亚大地区的图书馆界同仁一道,加强合作,为促进亚大地区乃至全球的图书馆事业和文化交流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多纳·希德表示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全球图书馆界必需携手应对挑战,寻找适应本行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韩永进在致辞中提出,中国国家图书馆从该会议中获益良多,拓展了工作视野,学到了先进经验,推动了自身业务发展,特别是与本地区各国图书馆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开展了许多双边和多边合作项目。希望亚大地区图书馆形成合力,以馆长会议为平台,加强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增进人民友好,造福各国人民。

  (二)亚大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工作会议

  根据惯例,亚大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分为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两部分;在工作会议阶段,参会代表将讨论上届会议纪要、本届会议议程、会议自身的发展规划等内容,并简要分享各馆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发展成就。

  代表们审议通过了第24届亚大会议纪要和第25届会议议程。中方提出,关于24届会议中提到的对于南太平洋地区图书馆的援助计划,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在相关方面的支持下,做了题为“塑造南太平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图书馆服务体系”(“Shaping Sustainable National Library Services in the South Pacific”)的调研报告,因为报告完成时间较晚(5月11日才初步完稿),经与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商定,在本届会议上不纳入正式议程,而将这份报告纳入2018年会议议程。

  会议确认2018年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将在缅甸举行。关于2019年、2020年会议举办地,考虑到各国对于承办会议都有相应的申办流程,与会代表商定在会后积极沟通,尽快确定2019年、2020年会议的承办地。

  会议重点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规划。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国家图书馆网络”(Building Sustainable Regional Network of the National Libraries)。从整体上看,在国际图书馆事务中,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影响力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本地区图书馆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联络和协调机制,在重大事务中难以形成合力。根据国际图联(IFLA)和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CDNL)的资料(见附件1、附件2),目前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包括49家国家图书馆(或承担相关职能的其他图书馆)。除举办常规的亚大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年度会议之外,缺乏有效的多边交流和沟通机制。2016年10月,国际图联主席和秘书长来我馆访问期间,表示国际图联充分认识到世界范围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均衡性,支持制定地区性的图书馆交流与合作机制,推动地区性合作。

  为了推动本地区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根据《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章程》,我馆提请会议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亚大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可参考欧洲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的组织机制)。

  该提议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纷纷表示设立秘书处是会议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一步。关于秘书处设在何处,秘书处的职责等问题,与会代表考虑到目前国际图联亚大地区办公室设在新加坡,因此希望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帮忙确定方案,并在下届会议中商定。

  最后,参会各馆分别就本馆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简要的陈述,对参会代表很有启发。

  (三)会议专题报告阶段

  为了契合本届会议的主题,会议邀请了三名报告人介绍图书馆开展国际合作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中国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流处处长张煦作了题为“推动区域性交流与合作——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例”,系统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本区域图书馆界开展的相关合作的情况,强调中国国家图书馆重视与国际图书馆界的交流,并希望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推进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特恩布尔图书馆馆长克里斯·塞克利作了题为“大爱无疆——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文献展”的报告,全面介绍了该展览的情况。合作举办展览是国家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展览活动具有组织方式灵活、展示内容多样、展示形式更容易为读者接受的优点,合作举办展览对于推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文献管理部部长李在善作了题为“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与亚洲其他图书馆合作项目”的报告,表示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韩国之窗、图书馆培训、古籍整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对开拓合作项目深有启发。

  在会议专题报告之后,与会各馆代表就如何拓展合作领域、推进务实合作、数字图书馆合作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以下意向:在数字图书馆领域,数字图书馆发展较好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希望分享中日韩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合作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其他国家加入该项目的可行性;在东盟+3合作框架内加强合作;本地区国家图书馆加强数据共享方面的合作。

  三、思考与总结

  (一)会务工作

  本次会议的参会国家达到20个,是近十年以来最多的一届会议,其中包括与我国尚未建立正式交流关系的不丹、所罗门群岛、图瓦卢。

  在馆领导的领导下,会务工作契合国际办会思路,从会议主题设计、会议材料设计、会议日程安排、志愿者团队组织、会议用餐安排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并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风俗和饮食习惯。在严格执行会议财务规定的条件下,会议接待水平和会务工作水平得到与会代表的肯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代表纷纷表示此次会议是最成功的一次会议。

  (二)利用国际会议平台,积极开展外宣工作

  我馆充分利用亚大会议平台,系统展示我馆的办馆理念、对外交流水平、展示中国文化。

  1.密集展示我馆的对外交流成就,制作并播放国家图书馆英文宣传片;与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合作举办“大爱无疆——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文献展”,并邀请与会代表参加开幕式;组织参会代表参观我馆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举办的“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组织“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专题展”;在会议上就我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专题报告。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展示了我馆近年来开展对外交流的成果,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2.组织参会代表参观我馆典籍博物馆和数字图书馆体验区,展示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

  3.组织参会代表观看在我馆艺术中心举办的《国图国粹国韵“三国”演绎》新京剧演出,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三)利用国际会议平台,积极拓展双边交流

  我馆积极利用这一时机,与来京参会的各国家图书馆代表团开展密集的双边交流,密切了联系,加深了相互了解,为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