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敦煌项目(IDP)第二次工作会议参会报告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刘波于2015年4月24日、25日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席国际敦煌项目(IDP)第二次工作会议。现将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此次会议由伊斯坦布尔瑞典研究所(The Swedish Research Institutein Istanbul,SRII)承办。该所建立于1962年,设于瑞典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内,其主要职责为提升中东地区的瑞典研究,着重点是人文社科领域。该所现任所长为建筑学家Johan Mårtelius,上一任所长、突厥学家Birgit Schlyter女士是此次会议的筹办人。

  会议议程分三部分:IDP工作会议、IDP与土耳其学者圆桌会谈、参观伊斯坦布尔瑞典研究所图书馆与苏莱曼清真寺手稿图书馆。

  IDP工作会议共一天半,分别在4月24日上午、下午、4月25日上午,分为三个时段进行。参加人共计十七位:Susan Whitfield、Emma Goodliffe、Samvan Schaik、Sarah Mullan(以上英国国家图书馆)、Birgit Schlyter、Patrick Hällzon、(以上伊斯坦布尔瑞典研究所)、刘波(中国国家图书馆)、罗华庆、盛海(以上敦煌研究院)、Laurent Héricher(法国国家图书馆)、Yukiyo Kasai(德国布兰登堡人文与社会科学院)、Simone Christiane Raschmann(德国哥廷根人文与社会科学院)、Eva Myrdal(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Ann Olsén、Håkan Wahlquist(以上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Alla Sizova、Viacheslav Zaytsev(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写本研究所)。IDP各合作机构中,只有日本龙谷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校没有派人出席。

  IDP工作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议题:(1)各合作机构工作现状、未来计划与面临的问题。各机构分别就自身情况作了介绍,以便互相了解对方的工作。我代表IDP国图中心,介绍了工作室回迁、设备更新、数字化工作进展、IDP推广活动、敦煌西域文献展览等情况。(2)IDP结构改革,包括采用新数据库技术、服务器设置调整、IDP网页改版等内容。与会人员就相关细节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3)IDP筹资模式与筹资活动。(4)IDP新成员机构、管理委员会与学术咨询委员会改组事宜。

  4月25日下午,举行IDP与土耳其学者圆桌会谈。除IDP工作会议参加人外,会谈还邀请了十位土耳其学者参加,他们是:Kazim Abdullaev(米玛·希南大学)、Nakis Karamagarali(安卡拉大学)、Erdal Kucukyalcin、Isenbike Togan、Oya Pancaroglu(伊斯坦布尔海峡大学)、Emine Naskali Gürsoy、Şehnaz Özca(以上Mamara大学)、Betül Özbay(Yildiz技术大学)、Osman Sertkaya(伊斯坦布尔大学)、Münevver Tekcan(Kocaeli大学)。圆桌会谈的主要议题是征求土耳其学者对IDP项目的期待与建议、讨论合作研究项目意向等。

  圆桌会谈结束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米玛·希南大学教授卡齐姆·阿卜杜拉耶夫(Kazim Abdullaev)向我馆赠送他2015初在印度出版的专著Buddhist Art of North Bactria Tokharistan(《北巴克特里亚地区的佛教艺术》)。我请他在赠书上签名。查该书我馆尚未订购,该书补充了我馆馆藏。该书我已带回,送西文编目组完成编目后,即可上架提供研究使用。

  会议间隙,与会人员参观了伊斯坦布尔瑞典研究所图书馆与苏莱曼清真寺手稿图书馆。

  伊斯坦布尔瑞典研究所图书馆以瑞典研究、中东研究有关文献的收藏与研究为主要工作范围,其藏书纳入瑞典国家图书馆的书目系统。该馆的Gunnar Jarring中部欧洲特藏,主要为19至20世纪有关中部欧洲的文献,总量约5000册,其中包括部分手稿、地图、签名本等。由瑞典的Riksbankens Jubileumsfond基金会资助,瑞典皇家科学院斯文赫定基金会与国际敦煌项目合作,对其进行数字化,主要藏品的数字化已经完成并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该所用于数字化的一款设备:将两台照相机呈九十度角安置在拍摄架上方,配合V字形的拍摄台,可以方便快捷地数字化书脊较硬、不易展平的精装书。随着翻页,两台相机的焦距可以根据书的厚薄变化,自动进行微调。

  4月25日中午,参观苏莱曼清真寺手稿图书馆。该馆藏有大量手稿,以及多位苏丹的藏书,有的书上还留有苏丹的手迹。该馆所藏手稿、珍本都已经完成数字化,分辨率采用400至600dpi。该馆所藏手稿和珍本的读者服务,主要使用数字化副本,且利用数字图像影印出版了多种书籍。该馆所有手稿均采用RFID系统排架,用来夹RFID标志的纸张自日本进口。该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特意检测过该种纸张,确认它在几百年内不会对纸张产生不良影响,方才决定采用。该馆库房系以中古时期旧建筑改建而成,房舍狭小,规划很紧密,内部设置密集架,架子高度接近房顶,高处须使用电动升降梯取书。库房有先进的温湿度监控设备与系统,每两个小时报告一次环境状况,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该馆库房的入口,采用虹膜扫描系统控制,开关门时需要扫描管理人员的眼球。

  总体上看,这两个图书馆的规模都不大,但他们的保护条件都比较优越,且数字化工作进行得比较好,馆方很重视文献保护与基于馆藏全面数字化的研究服务、资源共享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