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NLC)和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的交换馆员项目是双方合作时间较长、模式较为成熟的项目之一。参考咨询部张李江为2014年赴新加坡项目交流人员之一,具体时间为2014年11月3日至11月23日,以下为其报告内容。
一、项目前期准备
为了确保在新加坡学习更有针对性,在出发之前,根据国际交流处的要求,在和部门主任沟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和新加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收藏情况,本人确定了如下工作兴趣领域和交流期间欲进行的工作及交流部门。
工作兴趣领域
1.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特别是科技评价与评估服务;
2.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学。
交流期间欲进行的工作及交流部门:
希望在新加坡图书管理局的协助下,重点调研如下几个单位:
1.李光前参考图书馆:调研新加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展的各项服务;
2.唐城图书馆、新家坡档案馆:调研收藏的南洋华侨华人研究文献;
3.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调研高校的参考咨询服务和南洋华侨华人研究文献。
在新加坡学习交流期间,NLB根据我们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相关的学习、参观、交流和业务研讨,使我们对新加坡及新加坡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新加坡图书馆管理局组织结构与业务功能划分、新加坡图书馆特色馆藏、新加坡大学图书馆咨询服务、新加坡档案馆馆藏与服务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本次交流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二、新加坡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
1.1995年以前新加坡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
新加坡图书馆为法定机构,实行总分馆制,全国图书馆体系分为3级:在国家层面设立国家图书馆,在东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分设3家区域性中心图书馆,在人口聚居区和主要工、商业区内设立社区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既是国家馆也是公共馆,作为国家图书馆,其职能主要由《来福士国家图书馆法令》确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接受国内出版物的缴送;第二,全国书目中心;第三,全国联合编目中心。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职能,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能够对有关新加坡的文献进行获取、典藏、组织和提供阅览,从而在新加坡知识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1995年至今新加坡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
(1)1995年,新加坡通过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法,成立了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规定其作为国家图书馆,履行以上国家馆的一切相关职能。该法案同时规定了NLB的职能和权力。
(2)NLB的隶属关系以及组织结构
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ationalLibraryBoard,以下简称NLB)隶属于通讯及新闻部,其管辖的由公共财政投资设立和运行的图书馆、档案馆共有28家,其中包括1家国家图书馆、1家国家档案馆(2013年从国家文物局并入NLB)和26家公共馆(其中3家区域图书馆、10家独立图书馆和13家购物中心图书馆)。
NLB核定编制数为1019名,截止2014年10月,NLB共有正式员工1020人(正式员工指合同期一年以上的人员,其中包括退休返聘人员、项目制以及部分非全日制人员等),绝大部分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正式员工的人事管理工作由NLB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部负责。
NLB的外聘人员主要指从事安全保卫、后勤服务保障以及归书、顺架、文献加工的业务外包人员,外聘人员的管理由各图书馆设置行政专员进行管理。
公共图书馆三种类型划分主要依据馆舍建筑面积、馆藏文献类型和数量决定:
新加坡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多种族国家,英文、中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均为官方语言,因此,各公共图书馆均同时收藏这4种文字的出版物,其藏量以英文为首,其后依次为中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等文种。
(3)新加坡高校图书馆新加坡目前有4所公立大学,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最著名的两所大学。与国内高校图书馆类似,这两所高校的图书馆也主要为学校教师学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提供服务。
3.NLB组织机构设置和岗位管理
(1)NLB组织架构2014年,NLB进行了机构重组,现在NLB的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本次活动期间我们先后与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资源揭示与管理部、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部、技术与创新处、公共图书馆等单位进行了业务交流和调研。
(2)NLB岗位聘任与管理工作
NLB人员资源管理与发展部门自1995年就引入了美国公司(HayGroupPrivateLto)的岗位设置管理模式。该模式根据NLB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将岗位设置为图书馆员系列、行政管理系列(主要指)和综合保障系列,并将岗位按照薪酬划分为17个等级。其中图书馆员系列为7-23级:
行政管理系列为15-23级
综合保障系列10-21级。
NLB各个岗位级次职务对应的工作经验、现实表现、取得学历要求标准很清晰,衔接很紧密。高学历职员不可能从事简单工作,低学历的职员也不可能从事复杂工作。当然,因为每个级次和级次晋升的指标要求比较清晰,每个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也明确得多。
NLB的岗位考核指标比较明确,基本上从三方面进行人员考核:(1)、行为指标(包括工作态度、合作系数、沟通与协调能力、政策把握程度等)(2)、日常工作(完成的日常咨询数量、加工数量、服务读者的人数、展览的举办场次等)(3)、项目制工作完成情况(承担项目的完成进度、推广取得的效果以及相关主题活动的影响力等)。
此外,每个部门或科组都有自己的年度KPA(KeyPerformanceAera),相当于我馆的部门职责,考核时根据KPA进行考核。
4.NLB的资源管理和揭示
在NLB,除国家档案馆外,包括国家图书馆NL在内的所有图书馆的选书工作是由一个分散在各馆的采书团队进行处理,这是近两年NLB新的调整,以前采书基本由NLB下设的一个专门团队负责。各馆的图书馆采选人员根据各馆的定位,通过一个统一的选书平台(ESA)确定需要采购的图书,将订单提交给资源管理部门。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各馆的预算情况(必要时和各馆沟通)确定是否执行订单。图书到加工中心后,有资源揭示部门采用杜威十字分类法和国会主题词表完成编目,由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文献的贴标、加工和分发。具体分发工作由合作单位国家邮政公司承担。
此外,资源管理组还负责法定呈缴文献的管理,呈缴本的编目也是由资源揭示部门负责。
由于美国国会主题词表对新加坡特色文献的内容不能很好地揭示,NLB成立了一个包括3个专职和多位外包人员的KOS(knowledgeorganizationsystem)项目小组,负责制定适用于新加坡主题文献的TTE(ThesauousandTaxomonyEditor),包括多种词汇、地名、机构演变及相互关系等。其中机构演变及相互关系在查询新加坡历史相关文献中的应用前景巨大。同时,该项目小组正在开展与NAS的合作。目前已经初步生成了一个此表,正在不断完善。该词表在NLB文献检索中的应用还有待加强。
5.李光前参考图书馆的咨询服务
NL作为国家图书馆,在馆藏文献方面是新加坡最全的,与我馆不同,该馆的所有文献都不提供外借,只提供阅览。该馆馆藏文献包括英文、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文。该馆参考咨询服务包括一般性服务和深度咨询服务,由专业咨询馆员承担。
(1)一般咨询服务及管理
提供到馆咨询、邮件咨询和表单咨询(ReferencePoint)两种主要的咨询形式,其中到馆咨询由分布在各阅览室的值班人员负责。此外,NLB设计了一套电邮服务系统(NOS平台),读者可以通过该平台提交咨询问题,咨询馆员通过认领的方式完成咨询处理。系统能完整记录咨询问题的提交、认领、解答情况,同时,咨询馆员对每单咨询进行分类(包括①指向、②参考和③研究)等后续操作,业务主管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咨询的处理情况进行审查(包括解答的及时性、正确性、分类的准确度等)。参考咨询馆员解答咨询的数量、质量和效率作为其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深度咨询服务NL原来有一支15人的团队在开展针对国家部委的研究性咨询服务,2014年的机构重组将15人的团队缩减到4人。目前该小组承接了多家部委机关的服务。现在NL不再提供针对企业的服务。
该小组工作目标包括:
1)协助决策;
2)协助作出具有充分信息支撑的决定;
3)发现和确认发展趋势和动态;
4)确定最佳的应用实践;
5)确定发展标杆;
6)协助开展情景规划。
该小组提供的咨询服务与产品:
1)工业趋势预警(Industrytrendsalert)
提供特定主题领域最新发展的概述,跟踪该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周期可以是每周、每月或每两个月,一般包括20-25篇文献的概述。每期费用为3000新币。
2)专题研究(Ondemandresearch)
该产品针对用户特定的需求开展专门的研究,每份研究结果包括15-25条带摘要的索引文献。
3)工业文摘(Industrydigest)
包括常规性或特定要求的服务,主要提供特定工业或主题领域详细的趋势、动态和背景信息,包括图表和书目,咨询结果一般有10-15页/期。
4)研究报告(researchreport)
针对特定主题详细的信息,包括对相关内容的分析。报告包括表格、图形和信息图表。一般页数在40-50页之间。每年一次,每份费用在7000新币以上。
(3)国民信息素养培训项目——SURE(网址http://www.nlb.gov.sg/sure/)
为了提高新环境下新加坡国民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辨别能力。NLB设计了SURE项目,SURE是Source、Understand、Research和Evaluate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其中source代表“溯源”,核实信息来源,确保信息来源可靠。Understand代表“理解”,理解所阅读的信息,寻找事实而并非观点。Research代表“深究”,进一步求证并深入了解,在下结论之前进行深入调研,查找和对比不同来源。Evaluate代表“判断”,寻找平衡,公正判断,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任何事情至少都有利弊两个方面。NLB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并调拨经费开展这项工作,凸显了NLB在对提高国民信息素养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4)新加坡记忆项目该项目与国家图书馆正在承建的“华夏记忆”工程相近,也是通过收集、组织整理、揭示与新加坡相关的信息,通过网络提供用户使用。该工程具体包括HistorySG、MusicSG、NationalOnlineRepositoryoftheArts(NORA)、NewspaperSG、Periodicalsindex(PERIND)、PictureSG、SingaporeDigitisedBooks、SingaporeInfopedia和WebArchiveSingapore(WAS)。该项目采用边建设边服务的思路,目前已经可以提供部分数据的网络访问。(网址:http://eresources.nlb.gov.sg)
6.新加坡国家档案馆(NAS)馆藏和服务
NAS的网址(http://www.nas.gov.sg/nas/)
(1)NAS(nationalarchivesofsingapore)简介
1968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根据国会法令而成立。成立迄今已经有46年。2013年NAS划归NLB管辖。
NAS的主要任务:作为新加坡政府机构史料的保管者来保存和保护珍贵档案。NAS的愿景是成为本区域领先的档案机构,及可靠的新加坡文化遗产记录来源。NAS的使命是作为新加坡政府机构史料的官方保管者,新加坡国家档案馆(NAS)制订并执行政府。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规定的NAS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点:
1)监管:制订完善档案管理政策和计划;向各个机构提供档案保管建议和服务;鉴定、选择和接收政府机构移交的重要历史档案。处理政府部门、国家机关(organofstate)和法定机构(statutoryboard)的档案,向拥有自身档案馆的新加坡国防部(MINDEF)、新加坡贪污调查局(CPIB)及内部安全局(ISD)提供专业指导。向新加坡国家档案馆(NAS)移交的档案:包括政府文件、建筑蓝图、学校记录、谅解备忘录(MOU)/协议、地形图表、结婚证书等等。
2)征集:按照图书馆管理局的指导原则,通过收购、捐赠、遗赠或其它方式征集文件、刊物或其它材料。
3)保存:保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政府部门档案。
4)口述历史:建立口述历史计划,记录社会记忆。
5)查阅:确保保存的档案能被档案创建机构和公众长期查阅。
6)传播利用:通过出版、展览和文化遗产活动,促进新加坡人对历史遗产的认知和认同。
(2)NAS档案资源的利用
目前该馆大部分资源都提供网上目录检索,部分信息提供网络访问。还有部分未解密或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档案不能访问,部分档案不能通过网络查询到目录信息,只能到NAS阅览室进行阅览。
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
(3)NAS口述历史中心
档案在保持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和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加坡非常重视对本国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新加坡1965年建国后,通过系统的档案分析,发现缺藏最大的主要是新加坡政治发展和“日治”时期的档案,包括华人反日、抗战和新加坡先驱人物的档案(如华工的历史档案)。为弥补这一块缺陷,NAS从1968年开始进行口述史数据储备,已经先后收集了4000多位受访者超过21,000小时的口述档案。2009年之后先后有2000多个小时的口述史资料(包括录音和文稿)已经上网提供服务。口述史项目目前有12名工作人员,包括6位访员、听打人员、保藏人员和管理人员。上世纪80,90年代口述史项目在新加坡华人抗战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做了很多的“日治”访谈。口述史资料以英文记录为主,也包括部分涉及“会馆记录”的中文信息。
7.大学图书馆咨询服务
根据之前的计划,我们对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了走访和交流,现分别概要介绍如下
(1)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英文名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缩写为NTU,简称“南大”,是一所享誉国际,位列全球大学40强的高等教育学府。NTU为全球科技大学联盟成员和创始校,2014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39位,在QS2014-2015年顶尖年轻高校排名超越香港科技大学位列全球第一。NTU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工程学府之一,商学院(NanyangBusinessSchool),传播学院,教育学院(NIE)优势突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商科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上享有盛誉。目前在校学生数33500,国际学生比例超过20%。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包括Art,Design&MediaLibrary、BusinessLibrary、ChineseLibrary、Communication&InformationLibrar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Library、LeeWeeNamLibrary、WangGungwuLibrary,馆长蔡发祥(choyfattcheong),目前拥有40名专业馆员和55名管理辅导员。
根据日程安排,我们利用半天时间参观了南洋理工大学王赓武图书馆、中文图书馆和LeeWeeNamLibrary。其中王赓武图书馆比较有特点,简要介绍如下:
王赓武图书馆隶属于华裔馆,原为华裔馆资料室,藏书大多来自各界捐赠,其中1万多册由著名学者王赓武教授所惠赠。2003年9月,该资料室以王赓武教授的嘉名命名,以表彰他在海外华人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图书馆藏书的巨大贡献。2007年4月起,该馆归并于南大图书馆统一管理。目前,该馆藏书约38,800余册,中英文兼具,以中文图书为主,还有少量过刊、丛书、新闻剪报、多媒体光碟等。内容涵盖华人历史与海外华人研究资料,文、史、哲,宗乡会馆出版物,南大历史研究资料等。未来,其馆藏发展战略是:大力发展华人历史与海外华人资料馆藏,特别侧重于新马以及东南亚华人华文研究,力争建成一个研究级别的海外华人研究信息中心。该馆收藏的部分民国时期中小学教育读本,有些来自当时的中国,部分为当地转印的国内脚本,对了解当时旅居新加坡华人的文化教育很有帮助。
NTU图书馆与国内高校图书馆类似,主要为校内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科研提供各类服务。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该馆着力帮助老师通过课程博客(courseblog)、学术博客、机构知识库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课程展示、帮助教师展示和推介其科研成果,提高教师的学术影响力,引入altmetrics开展学术影响力评估。该馆开展学科馆员制度,每个专业馆员都具有学科馆员和日常工作双重身份,同时还要完成协同工作和参与项目小组工作。工作内容包括资源发现、资源推介、辅助使用、培训、参考咨询等工作。
该馆提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能转变,从信息提供者向服务学习、教学和研究转变。在馆员能力提高方面,通过鼓励与外机构的合作交流和学习外,每个月提供1天的自我学习时间。
(2)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英文名(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缩写NUS),最早可追溯自1905年设立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及1927年设立的莱佛士学院(那时的新加坡是英皇的殖民地),1949年这两所学院合并成马来亚大学,后改名新加坡大学。1953年南洋大学在东南亚华人社群的倾力支持下成立,成为新加坡第二所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同南洋大学正式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大学已拥有9大学院,共50多个学系,提供高水准的学术课程。此外,学校还拥有9个研究生院、多所研究机构及多个研究中心。
NUS共有7家图书馆,包括CentralLibrary、CJKohLawLibrary、ChineseLibrary、HonSuiSenMemorialLibrary、MedicalLibrary、MusicLibrary和ScienceLibrary,其中医学和法学部分承当了国家级医学和法学图书馆的职能。该馆共有人员70多人(包括兼职人员),此外还有大约130名支援人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中央图书馆、中文图书馆和东南亚研究所的图书馆。
NUS图书馆的服务。该馆除了提供常规高校图书馆服务外,还提供基于endnote的个人文献管理培训、开展基于Bibiliometric的学术影响力分析,此外,也对外开展专利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深度咨询服务。
东南亚研究所收藏世界各国出版的与新加坡文化、经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文献,以英文为主,包括越南语等东南亚语种,中文文献较少,少于1%。收藏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照片、期刊和舆图。
三、遗憾
1.NLB针对中小企业服务基本停止,不再单独针对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设计。
2.在NUS图书馆调研时,对方介绍服务时提到了基于Bibiliometric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和深度咨询服务,但是我们针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深入提问时,对方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
四、感受
这次为期21天的馆员交换活动,除了了解上述知识外,还感受到了很多值得总结的内容。
1.NLB专业的接待和细致的安排。
2.20天团队成员之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让我们对各自部门的业务有了更为充分的了解,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参考咨询部张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