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3月 为了落实党中央(81)37号《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文件和胡乔木关于抢救与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指示精神,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文化部图书馆局)在北京召开筹备文献抢救工作会议。杜克、谭祥金、王言夫、裴兆云、张一千、李哲民等参加会议。会上提出文献抢救方案,并确定裴兆云担任技术组组长,负责设备选型定购、人员培训、标准制定等各项准备工作,张一千负责财务工作。
4月14--21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在北京召开有北京图书馆及部分省、市图书馆缩微技术干部参加的座谈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利用缩微技术抢救文献资料、技术人员的培训及建立公共图书馆系统的缩微机构进行了讨论。
9月17--24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在成都召开图书馆缩微工作座谈会。北京图书馆及上海、四川、重庆、辽宁、吉林、南京、山东、山西、湖南、广东等省、市文化厅和图书馆负责人及从事缩微复制的技术人员37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确定了以上11个图书馆为第一批缩微拍摄馆,并就如何落实文献抢救工作进行了探讨。
11月17--12月10日 为文献抢救工作做准备,文化部图书馆局委托裴兆云、刘士华、余少秋、梁永新、张铸、周湘媛等同志,集中在北京研究制定缩微技术标准。
1984年
3月11--22日 文化部组织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技术考察团赴日本考察访问。考察团成员有李哲民、裴兆云、梁永新、张铸、吴建中。
3月26日--4月4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派张一千、刘士华、余少秋、周淑媛4人赴日本进行缩微技术考察。
4月3日—6月22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在北京举办首届图书馆缩微技术人员培训班。首批设立的11个缩微拍摄馆39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4月11—24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在上海嘉定举办报纸整理培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北京图书馆和辽宁、吉林、山西、山东、南京、湖南、广东、四川、重庆、上海11个省、市图书馆24人。
7月6日 文化部党组听取了图书馆局的汇报,决定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
7月 应日本缩微复制公司邀请,文化部图书馆局派四川省图书馆何先进、山西省图书馆赵建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林海、北京图书馆杨予清、南京图书馆杨企鹏5人赴日本接受为期半年的缩微技术培训。
1985年
1月26—31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15个省、市图书馆的负责人及缩微技术人员37人参加会议。鲍振西副局长到会并宣布:正式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对外全称“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英文缩写为“CNMCLR”。会上通过了“中心”的章程(草案)和工作计划。
4月15—20日 缩微中心在山东烟台召开资料整理和缩微技术研讨会。14个省、市图书馆39人参加,会议通过了《文献资料缩微复制范围及有关规定》,对报纸、善本拍摄标准进行了研究,并下达了1985年各拍摄馆的报纸缩微拍摄任务。
5月14日 文化部文图字(85)第784号文,批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章程》,并发文各省(市)文化厅、局、北京图书馆和缩微中心实施。
5月29日 图书馆局字(85)第30号文聘请李竞同志任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主任。同年北京图书馆党委任命裴兆云同志为缩微中心副主任。
7月17—23日 在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期间,缩微中心召集无缩微设备的省、市图书馆负责人,就文献抢救工作合作问题进行了座谈。
9月18日 缩微中心向文化部图书馆局并国家出版局呈送《关于抢救并复印发行少量文献资料的请示报告》。国家出版局边春光局长批示“抢救并复印发行少量文献资料,供图书馆收藏和学术单位研究用,有必要”。
10月13—27日 应缩微中心邀请,日本缩微摄影株式会社理事长广冈毅一行4人来我国北京、四川、大连等地访问讲学。
10月23—25日 缩微中心与中国情报协会缩微复印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办缩微摄影技术讲座,缩微界100余人参加。
10月27日—11月2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举办缩微质量检查培训班,11个拍摄馆18人参加。
12月 缩微中心制订了《文献资料缩微复制范围及有关规定》、《文献资料整理编辑规程》、《中文报纸缩微品著录条例》、《古籍缩微品著录条例》、《35毫米银盐无孔片报纸缩微拍摄标准》、《在35毫米胶片上缩微摄制线装古籍的规定》、《缩微母片库管理细则》。
12月 为落实报纸拍摄计划和提供补缺线索,缩微中心向11个拍摄馆印发了《全国报纸联合目录》。
1986年
3月5—8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33个图书馆共60 余人,鲍振西副局长到会并讲话,缩微中心主任李竞作了1985年的工作总结。会上重申了文献抢救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经过讨论,统一了认识,团结、协作成为共识。
4月26—27日 缩微中心在上海举办了文献整理研讨班。15个图书馆37人参加。主要就《中文报纸缩微品著录条例》、《线装古籍缩微品著录条例》进行了研讨。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四川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报纸、善本整理工作的方法和经验。
5月20日 缩微中心向文化部图书馆局并国家出版局呈报《关于古旧文献影印复制和缩微品出版发行问题的补充报告》。
6月5—9日 缩微中心在长沙召开文献整理研讨会。19个图书馆负责文献整理工作的30余人参加。
8月15—18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召开部分拍摄馆缩微管理工作研讨会。上海、南京、辽宁、吉林、山西、山东、重庆、湖南、广东、四川10个省、市图书馆15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进一步落实了全年拍摄指标。
9月17日 国家出版局(86)出综字第810号文批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的影印工作,可以影印确属需要抢救并有较重要学术和史料价值的少量文献资料和古籍”。此文件还规定,缩微中心影印选题需报文化部图书馆局审批,并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于国家出版局备案。
10月5日 经文化部批准,由缩微中心选派北京图书馆边维华、辽宁图书馆邱治、浙江图书馆陈天伦、上海图书馆刘庆建、缩微中心郑沛然5人赴日本缩微复制公司参加为期半年的缩微技术培训。
10月24—31日 缩微中心在重庆召开缩微技术交流会。总结和交流了经验,就技术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讨。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南京、辽宁、吉林、山西、山东、重庆、湖南、广东、四川、浙江、天津、湖北、甘肃14个省、市图书馆51人参加,会后进行了实际操作比赛和理论考核,并评出了团体总成绩和个人拍摄、质量检查、笔试的名次。
12月8—18日 缩微中心在杭州为新配备缩微设备的浙江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湖北图书馆、甘肃图书馆举办缩微技术培训班,有26人参加。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1465种,报纸60种。作为抢救的另一种形式,首次影印出版了3种古籍。
1987年
2月13日 文化部文图字(87)第5号文《转发国家出版局“关于古旧文献影印复制品出版发行问题的复文”的通知》。此文件下达缩微中心,并抄送各省(自治区)、市文化厅(局、文管会)、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部办公厅、计财司。
2月17—19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召开15个拍摄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总结1986年任务完成情况和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安排了1987年的工作。
4月10—13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在威海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献缩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38个图书馆共58人。杜克局长到会并讲话,会上总结了1986年的工作,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制定了1987年的工作计划。
4月25日—5月10日 经文化部批准,缩微中心派李竞、裴兆云、杨洪波、毛谦一行4人,赴美国进行为期15天的缩微技术考察,参加“美国影像信息管理协会”年会。
5月13日 缩微中心在上海电影机械厂举办国产冲洗机和拷贝机培训班,15个拍摄馆19人参加。
6月17日 全国缩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委员会是在国家技术监督局领导下,负责制定我国缩微技术标准的全国性组织,并与ISO/TC171组织对口。鲍振西副局长任主任委员,李竞同志任秘书长,秘书处设在缩微中心,日常工作由缩微中心负责。
8月8—12日 缩微中心在吉林召开文献编辑整理研讨会。会上对《中文期刊缩微品著录条例》、《关于建国前中文零散报纸的协调、整理和拍摄的意见》进行了研讨。有吉林等15个省、市图书馆45人参加。
11月24日—12月7日 经文化部批准,缩微中心邀请日本缩微摄影株式会社董事长广冈毅一行3人对华进行访问和技术交流。
12月 缩微中心制定《中文期刊缩微品著录条例》、《关于建国前中文零散报纸的协调、整理和拍摄的意见》、《缩微原底片质量检查细则》。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5197种,报纸481种,影印出版古籍2种。
1988年
2月25—27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召开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15个拍摄馆19人参加,会上听取了各拍摄馆1987年的工作汇报,商议1988年的工作及管理办法。
3月28日 文化部管理局对1987年缩微复制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及各管主管缩微工作的馆长,给与通报表彰。
3月31日—4月3日 文化部图书馆局在武汉召开第四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35个图书馆共55人。鲍振西副局长到会并讲话,缩微中心主任李竞总结了1987年的工作,部署了1988年的任务,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
6月28日—7月3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举办中文就期刊拍摄和编辑整理讲习班,对期刊整理和编辑中的有关规定和实施办法进行了详细讲解,15个拍摄馆40人参加会议。
8月28日 1986年制定的《文献缩微管理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经修改后正式施行。
10月22—28日 缩微中心在湖南长沙举办以缩微设备为主体的技术交流会。各图书馆31人到会。各馆汇报近年来设备使用情况;特约上海电影机械厂示范安装、调试机械;并对《缩微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工作简则》进行了讨论。
12月5—13日 经文化部批准,裴兆云、刘士华、王良慧、边维华、李名世、林海一行6人赴香港出席’88国际信息管理会议。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1488种,报纸359种,影印出版古籍3种。
1989年
3月9—12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召开图书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总结1988年度各拍摄馆完成任务的情况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1989年各馆拍摄计划,15个拍摄馆23人参加了会议。
7月1—10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举办缩微品质量检查培训班,对近年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示范和考试,15个拍摄馆的19人由缩微中心颁发了结业证书。
7月15—18日 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创建文明图书馆活动经验交流会。缩微中心、上海图书馆复制部被评为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辽宁图书馆技术部邱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文化部的表彰。
8月1日 受缩微中心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为期一年的缩微技术函授班开课,缩微中心和15个拍摄馆的90多名学员以及外系统缩微技术人员20多人参加学习。
9月16日 文化部图书馆司(原图书馆局)图字(89)第10号文,对1988年度取得较好成绩的辽宁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给予通报表扬。
9月22—25日 缩微中心在杭州召开缩微品发行工作座谈会,就缩微品的发行问题进行了讨论。
10月20—23日 应缩微中心邀请,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亚澳地区部长沙其敏先生一行3人来京举办缩微管理和缩微技术讲座,有40人参加。
11月2—16日 缩微中心在成都举办期刊整理拍摄工作研讨会,15个拍摄馆25人参加。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2358种,报纸452种,影印出版古籍2种。
1990年
6月21—23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召开图书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提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抓紧文献拍摄的善后工作,促进文献缩微品的投入使用。15个拍摄馆22人参加了会议。
8月1日 由缩微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为期一年的缩微技术函授班结束,缩微系统103名学员获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颁发的《缩微技术结业证书》。
10月23日 文化部图书馆司发出通知,对1985-1989年在缩微复制工作中做出成绩的的北京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及15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10月27—31日 文化部图书馆司在苏州召开第五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36个图书馆共73人。李竞主任总结了缩微中心成立5年来,在抢救祖国历史文献中取得的成绩。鲍振西副司长作了会议总结发言。会上还举办了反映文献抢救工作的图片、实物展览。讨论了缩微品的发行问题,部署了今后的工作。
10月30日 缩微中心发出通知表彰1989年在缩微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湖北省图书馆谢德安、四川省图书馆藤新生、湖南图书馆周湘媛等15名同志。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1354种,报纸292种,期刊1527种,影印出版古籍4种。
1991年
4月4—11日 缩微中心在武汉召开15个拍摄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自1991年起缩微工作的重点转入拍摄建国前出版的期刊。会议期间举办了期刊整理与拍摄工作研讨会。
5月 缩微中心制定《文献缩微品原底片质量等级及计分办法》,各拍摄馆均按此《办法》执行。
5月28日 文化部图书馆司图字(91)第8号文通知各地,“缩微中心将向部分无缩微设备的公共图书馆,无偿赠送一批解放前出版的报纸缩微品及目录,作为馆藏的补充和为读者服务”。
5月29日 缩微中心制定《16mm期刊缩微品原底片的规格及其制作规则》。
6月27日 文化部文图函(1991)1228号文发出“关于重申缩微母片胶国家母片库保存的通知”,强调各图书馆根据缩微中心计划拍摄的缩微品母片必须上交国家母片库集中保存。
10月28—31日 缩微中心在济南召开缩微摄影技术交流会,15个拍摄馆20余人参加。
12月16—19日 缩微中心在昆明召开古籍影印出版工作座谈会,有20多人参加,主要对各图书馆古籍情况摸底,筹备成立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辑出版委员会。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854种,报纸201种,影印出版古籍4种。
1992年
2月13日 北京图书馆党委任命李健同志为缩微中心副主任。
2月26日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匡亚明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会,商讨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缩微中心陈翔华应邀出席并发言(载《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介》第256期)。匡亚明、王子野等同志对陈翔华发言很重视,在赞赏缩微中心影印工作的同时,要求为古籍整理的现代化与争取散佚国外的古籍回归而多做工作。
3月9—10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图书馆召开15个拍摄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会议听取各图书馆1991年工作汇报和1992年工作计划;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明确文献抢救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月25日 缩微中心为完善影印出版工作,制定了《公共图书馆系统古籍影印出版协作方案》。
5月4—7日 文化部图书馆司在贵阳召开第六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图书馆主管领导和业务技术部门负责同志50余人,文化部刘德有副部长致贺信,图书馆司鲍振西副司长主持会议,缩微中心主任李竞总结了1991年的工作,制定了1992年的计划。
5月26日 缩微中心根据贵阳会议精神,决定不定期编印《缩微工作动态》,主要反映各拍摄馆的工作进展,业务交流、研讨、培训等缩微工作中的活动。
6月4—8日 缩微中心在南昌举办美能达RP605阅读复印机培训班,9个图书馆16人参加。
9月 缩微中心完成了《缩微品制作标准汇编》的编辑工作。《汇编》对中心历年制定的技术标准、著录条例等有关文件,在确保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是文献抢救工作的一本技术指南。
10月12日—12月14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图书馆举办缩微技术培训班,各拍摄馆24人参加,培训主要内容有:基础理论、缩微技术、缩微标准、实习操作。
10月5—27日 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辑出版委员会正式成立,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这是一个为了发掘与抢救中国古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典籍,由缩微中心发起并筹备,全国34家公共图书馆参加的协作机构。会上确定编委会任务,通过了工作简则和组成人员名单。决定编委会办事机构设在缩微中心。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2059种,报纸228种,期刊739种。
1993年
3月31日—4月2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召开15个拍摄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主要交流1992年的文献抢救工作进展情况,作了1993年的工作安排。
5月22—25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辑出版委员会第一次常务编委会,决定出版《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并研究了近期古籍影印规划及有关工作。
8月24—28日 缩微中心在天津举办期刊编辑整理与缩微母片质量检查研讨班。北方6个图书馆10余人参加,会上就期刊整理与缩微品质量检查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
9月6—13日 缩微中心在湖南举办期刊编辑整理与缩微母片质量检查研讨班,南方12个图书馆20多人参加研讨。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2871种,报纸62种,期刊1192种,影印出版古籍10种。
1994年
3月28—30日 缩微中心在福州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有18个图书馆25人参加。会上总结了1993年的工作,研究了1994年的工作计划,表彰了在文献抢救工作突出的天津图书馆。
6月22日 由民政部批准,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在北京成立。任继愈为名誉理事长、杜克为理事长,裴兆云任法人代表兼秘书长,秘书处设在缩微中心。
9月7日 缩微技术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正副主任委员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刘士华主持。会上对工作简章进行了讨论和修订,决定成立学术、设备、培训三个工作组,由边维华、张铸负责学术组,毛谦负责设备组,李健负责技术培训组的工作。
10月7—14日 缩微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在四川绵阳召开首届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学术研讨会。 共收论文 46 篇 , 会上宣读了部分论文。技术指导委员会评出优秀论文多篇,文化部图书馆司对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11月1—5日 缩微中心在苏州举办古籍善本拍摄前整理工作培训班。江西、安徽、福建、苏州、 陕西、河南 6 个图书馆 17 人参加了会议。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2451种,报纸1种,期刊1373种,影印出版古籍11种。
1995年
2月20日 缩微中心制定《关于建国后报纸期刊续拍中标板使用问题的说明》。
3月 北京图书馆党委任命李健同志为缩微中心主任 , 郑沛然同志为副主任。
3月8-10日 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辑出版委员会第二次常务编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16 人出席会议,研究编辑出版工作情况 , 并议定影印书目。
3月29日-4月2日 缩微中心在南吕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有18 个图书馆 30 人出席会议,会上总结1994 年的工作,明确了1995 年文献抢救任务。
9月10-19日 缩微中心在济南举办缩微设备维修培训班。对多种型号的拍照机、冲洗机、拷贝机的机械电器原理、维修保养方怯进行了详细讲解,18个拍摄馆40人参加了培训。
12月27日 文化部图书馆司对提前完成拍摄任务,综合指标达到优秀的天津图书馆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12月 缩微中心全年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 2036 种,报纸20种,期刊1591 种,影印出版古籍 10种。
1996年
4月4-8日 缩微中心在广州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有 22 个图书馆的技术部 主任和文献整理、编辑人员 30 余人出席,李健主任 做了 1995 年的工作总结,部署了1996年的工作。文化部图书馆司派代表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拍摄 馆做好文献抢救第一阶段的收尾工作。
4月15日 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辑出版 委员会,特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中华书局总编辑傅璇琼编审为顾问。
5月17-22日 缩微中心在苏州举办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质量检查培训班,17个图书馆的质量检 查员参加了培训。
6月11-15日 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辑 出版委员会第三次常务编委 ( 扩大 ) 会议在敦煌召 开。有 20 多人参加会议 , 会土听取了陈翔华同志关 于编委会工作的回顾及今后设想的汇报 , 陆宏基同志做了关于编委会 1994-1995 年第一批影印古籍收支 情况说明。会上还审议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 献珍本汇刊第三批拟印讨论书目》。
7月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6 年第七期 ( 总 308 期 ) 出专辑 ( 共 12 篇文章 ) 介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古籍影印工作及所出版的古籍。
8月6-9日 文化部图书馆司在辽宁召开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规划座谈会。周小瑛副司长就文献缩微规划的制定与落实提出了建议,缩微中心主任李健汇报了文献抢救工作近况,来自10 个图书馆的 20 位专家,对下一阶段的文献抢救工作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8月24-30日 缩微中心在1996 年北京IFLA大会期间的展览会上,介绍了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抢救工作,展示了十年来取得的成果。裴兆云同志在 大会上宣读了获奖论文《中国珍贵文献的复制与抢救》。李健同志在"演进中的学术图书馆与东亚研究"专题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我国图书馆的缩微工作》发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还专题报道了文献缩微工作。
9月3-5日 缩微中心在北京召开缩微技术工作座谈会。主要议题是: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缩微技术与计算机、光盘技术的结合应用。旨在对缩微技术的发展前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进行论证 , 为制订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文化部图书馆司、科技司均派代表参加并讲话。有9个图书馆18人参加。
10月 缩微中心1-9月己拍摄并入库古籍善本2435 种,报纸7种,期刊1700种,影印出版古籍 11种。
1997年
3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技术部主任技术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
4月 缩微中心启动建国后报纸调研。下发《现报选定原则》。
5月 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工作研讨会在福州市举行。
6月 缩微中心启动革命文献调研。
12月 缩微中心启动地方志文献调研。
1998年
5月 缩微中心在合肥举办“建国后报纸摄制规范”培训班。
9月 首次“海峡两岸缩微技术交流会”在台北举行。
11月 文化部关于北京图书馆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批复。
1999年
4月 缩微中心在湖南常德图书馆召开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
2000年
3月 缩微中心在辽宁省图书馆举办《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和丹诚图书集成系统培训班。
4月 缩微中心在安徽省歙县召开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工作会议。
8月 缩微中心在长春召开第八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
10月 启动“缩微文献扫描工作”。
11月 在南昌市举办“全国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缩微整理摄制培训班”。
2001年
4月 在河南图书馆召开公共图书馆民国书调查工作会议。
2002年
10月 “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在福建省召开;“阅读复印机维修培训班”在成都举办。
2003年
4月 参加“第一次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听取了国家标准委领导关于清理整顿国家标准的工作布置。
5月 缩微中心在南京图书馆召开了“第九次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
2004年
4月 在四川省图书馆举办“期刊缩微品书目数据录入培训班”。
2005年
4月 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
6月 全国文影标李健、杨洪波等赴德国参加ISO/TC171年会。
10月 在甘肃兰州举办“2005年全国缩微技术培训班”。
2006年
4月 在深圳召开了“2006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
9月 全国文影标、中国文影协2006年年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
11月 “文献档案数字化建设研讨会暨阅读复印机维修培训班”在成都四川大学举行。
2007年
6月 缩微中心派李健、杨洪波等参加ISO/TC171年会。
9月 全国文影标、中国文影协2007年年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
10月 在河南开封市图书馆召开了“第十次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
2008年
4月 在广东召开“200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
11月 中国文影协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009年
4月 在安徽黄山召开“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
10月 在江苏扬州举办“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
2010年
4月 全国文影标第五届换届会议暨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2010年年会在江苏省苏州独墅湖图书馆召开。
7月 由中国文影协学术工作委员会、全国文影标主办的GB/T 1.1-2009宣传贯彻培训班在河北省承德市举办。
8月 在天津召开了“缩微文献影像数据库研讨会”。
10月 “201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 在湖南长沙举办。
2010年,缩微中心制订并提交了《文献缩微工作可持续发展思路及规划》、《缩微文献部“十二五”科研规划》,正式开展彩色缩微拍摄项目。
2011年
4月 “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在河南南阳召开。
7月 由中国文影协学术工作委员会、全国文影标主办的“数字影像存档、数字仿真技术研讨班”在国家图书馆昌黎培训基地举行。
8月 “全国文影标、中国文影协2011年年会”在黑龙江黑河召开。
11月 “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广西南宁举办。
2011年,缩微中心正式启动数字资源转缩微胶片(数转模)工作。
2012年
5月 “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2012年海峡两岸缩微技术交流会”在台湾举办。
11月 “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 在安徽青阳举办。
2013年
7月 缩微中心组织7位馆长召开“缩微工作研讨会”。
10月 “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在山东烟台召开。
12月 “全国文影标、中国文影协2013年年会”在贵州贵阳召开。制订并提交《2013-2015年缩微中心工作规划》、《2013-2015年国家图书馆馆藏缩微文献工作规划》。
2014年
4月 “201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在天津召开。
5月 全国文影标张阳、李志尧等赴南非参加ISO/TC171年会;中国文影协王浩、王乐春等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缩微技术交流会”。
9月 “201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在武汉召开。
11月 “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工作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开展。
12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十三五预研专家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
2015年
4月 “2015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全国巡展活动在江西启动。
6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正式启动“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缩微建设工作”,批复天津图书馆等6家成员馆为第一批数字缩微建设单位,福建省图书馆等5家成员馆为第二批数字缩微建设单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全国巡展河南站、安徽站启动。
7月 “2015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在青岛举办。
8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全国巡展天津站启动; “2015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在合肥召开。
10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全国巡展广西站启动。
11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全国巡展贵州站启动;中国文影协、全国文影标201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
12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各成员馆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联合目录》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全部出版。
2016年
1月 国家图书馆启动建国初期中文报纸(1949-1965年)抢救工作
1月28日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十三五”规划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白雪华、吉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吴爱云、天津图书馆副馆长李茁、江西省图书馆副馆长何振作、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聂曼影、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钱毅等10余名图书馆界、档案界专家参加研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出席并主持会议。
2月25日 2016年国家图书馆员工大会召开,缩微文献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被授予“国家图书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5月11日 2016年度全国公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会议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谭发祥、山东省图书馆纪委书记周兵,以及来自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余家成员馆文献缩微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7月 2016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在台北举行。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秘书长、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主任李晓明参加了会议。
7月19日 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全国文影标主任委员魏大威、副主任委员董建伟、陈林荣,第五届委员会秘书长李健、第六届委员会秘书长李晓明以及部分第五届、第六届委员参加了会议。副主任委员董建伟主持会议。会议对第五届委员会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宣读了《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关于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5个分技术委员会换届和组成方案的批复》,并为第六届委员颁发聘书。会议通过了李晓明秘书长所作的第六届委员会工作计划。
8月11日 缩微文献部召开2016年下半年业务工作讨论会,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出席,业务管理处处长毛雅君、研究馆员贺燕、缩微中心主任及科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8月21日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全国巡展在四川、辽宁、黑龙江三省同时举办,展期一个月。四川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王成平,省档案局(馆)信息技术处处长戴万伦、省科技成果档案馆原馆长柴德玉、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党跃武、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何光伦、副馆长谭发祥,黑龙江省图书馆馆长高文华、副馆长张大尧,辽宁省图书馆副馆长卢丹、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主任李晓明,副主任张阳、王浩等,分别出席各地巡展开幕式。
8月21日—24日 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主办,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和辽宁省图书馆联合承办的“2016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技术培训班”在沈阳市举办。本次缩微技术培训班旨在提高各成员馆民国图书、建国后报纸的文献整理及拍摄水平、开展缩微品的长期保存保护技术研究,并推广“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缩微建设工作”。来自全国15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近40余名缩微工作者参加培训。
11月22日 由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文影协、全国文影标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国家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文影协理事长、文影标主任委员魏大威出席会议并作年度工作报告。文影协副理事长、文影标副主任委员马淑桂主持会议。副理事长徐建华、杨成斌,秘书长李晓明分别在会上做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会员单位代表、委员等50余人参加会议。
11月24日 文化部科技提升计划项目“中文字符数转模技术研究”通过验收委员会专家评审,顺利结项。该项目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市照相机总厂、天津图书馆三家单位联合申报,2015年6月正式立项,旨在于全面调研国外数转模技术原理及实现办法,深入研究中文字符“数转模”标准规范及实现手段,研发“数转模”样机,为设备的国产化搭建技术环境。
2016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总工室先后前往天津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进行了缩微设备巡检及抢修,巡检设备包括缩微拍照机、冲洗机、拷贝机等,巡检内容包括各馆设备故障排查、检修及老化配件更换等。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各成员馆(含国家图书馆)共拍摄各类文献175,433种,总拍摄量7,322万余拍,其中善本古籍32,062种1,853万拍,报纸2,796种2,063万拍,期刊15,232种1,849万拍,民国时期图书120,676种1,341万拍,普通古籍4,667种213万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