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本讲座介绍了老龄化现象,阐述了比如积极老龄化等概念,然后讨论了常见老年心理问题,包括老年人心理的不好和好的各种体现,提出了心理调整的办法,并且呼吁全社会注重家庭的护理,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中医的健康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保持健康要防微杜渐,强调未雨绸缪,“治未病”。二、保持健康要讲顺天时,强调一个“顺”,不要“逆”。三、保持健康要注意饮食,强调“食”字为先,但不能夸大食疗的作用。本期讲座中,史欣德老师将为大家讲解中医的健康智慧。
粮食安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最基本的期盼,因为有了粮食安全,人们才能不断追求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我国这样一个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大国,人口多、家底薄,粮食问题尤为复杂和重要,那么粮食安全到底是怎样的问题,能让无数老百姓都尤为关心,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粮食安全方面是不是有良好的表现,蒋高明老师进行了分析。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饮酒容易得口腔癌、食管癌,胃癌。吃东西太快太烫,同样有损害。袁凤兰教授建议大家改变生活习惯,提倡大家少吃发霉食品,少吃熏制品,另外还有腌制品和剩菜剩饭。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使癌症减少四成到五成左右。
石林老师认为对于自己的情绪状态有一个了解和调理非常重要。消极情绪危害身体,可以摧毁一个团队的创意激情、吞噬一个团队的热情、引起对工作的拖延、错误率、事故。而积极情绪会使人更加成功,能够带来更大的工作激情与激发创造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满意感。
讲座涉及中国梦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结构、国学五经、易学源流、易道、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从太极图看三家互补、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等几个方面。
本场讲座首先讲述了《传家》这套书的成因,源于任祥老师要把中国人的精致生活介绍给全世界的初衷。其次梳理了《传家》的构架与基本内容,这套书谈的是生活中的四季,因此被分成春夏秋冬四本,每个季节又分为六个单元,包括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和生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