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1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回信精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召开了第十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由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澳门大学图书馆、孜珠寺等8家古籍收藏单位携手免费面向社会新增发布古籍资源18705部(件)。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出席会议,并作发布资源介绍。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将超过15.8万部(件)。其中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的专题资源库达到29个,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6万部(件),45家单位发布古籍资源超过5.2万部(件)。

经过百余年积累,甘肃省图书馆目前已形成普通古籍、善本特藏、西北地方文献共同构建的历史文献资源体系。截至2024年底,拥有各类实体馆藏文献总量532万册(件),其中古旧籍文献38万册件,汉文古籍2.2万余部25万余册,善本古籍4千余部9.7万余册,西北地方文献21万册(页),特别是西北地方志收录较为齐全。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各图书馆存有西北地方志793种,甘肃省图书馆收藏有682种2257部,占现存种数的86%。此次甘肃省图书馆发布的古籍数字资源是《西北地方文献古籍善本全文数据库》。图片

为进一步发挥古旧籍和地方文献的学术价值,方便读者便捷利用,近年来,甘肃省图书馆积极推进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先后参与“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华珍贵典籍资源库”“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陇右文库”“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影印出版工程”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完成1510种5.8万册400万筒子页古籍与地方文献的图像数字化,形成数据量约1000TB。图片

按照“边建设边发布利用”原则,甘肃省图书馆率先建设了《西北地方文献古籍善本全文数据库》,收录包括《[雍正]陕西通志》《[乾隆]甘肃通志》《[乾隆]宁夏府志》《[顺治]西镇志不分卷》《[宣统]新疆图志》等在内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等古籍善本188部1051册11.26万筒子页。这些古籍均是明清时期的善本,版刻类型有刻本、活字本、朱墨套印本等多种类型,还包括《[康熙]静宁州志》《[嘉靖]秦安志》2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该数据库向社会公开发布,读者无需注册,以全文图像形式提供在线阅览,可进行题名、责任者检索,也可按地区集中浏览,具有保存与下载功能,方便学者研究利用。
肖学智表示,甘肃省图书馆是首次参加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活动,今后将持续做好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不断提高古籍资源开放共享水平,让更多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不断提高读者古籍阅览需求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让文明触手可及。
发布网址:
http://dbase3.gslib.com.cn/DigitalResources/toSingleSearchView/89/XBDFWXGJSBQWSJK
来源:甘肃省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