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新书推荐 | 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时间:2021-05-14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编著者:安徽博物院 编

  ISBN:978-7-5013-7005-4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正文页数:682页

  内容简介

  本书系安徽博物院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安徽博物院藏1912年以前古籍数据一万余条,每条数据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内容丰富。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

  本书书影

  前言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经过多年的征集、收藏和保护,安徽博物院古籍藏量达到15000多部,近11万册。收藏古籍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涵盖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地域特色显著,包含大量极具文献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地方志书、宗谱及皖籍名人专著;版本形式多样,包括刻印本、木活字印本、稿本、抄本等。馆藏古籍中有53部古籍先后入选第一至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6部入选首批《安徽省珍贵古籍名录》。

  我院收藏古籍四部分类体系完整。经部,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类别,如馆藏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吴兴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读风臆评》是对《诗经·国风》的评论,可谓“千古陈言,一朝新彻”。史部,含通史、断代史等,内容上起西周,下迄晚清,凡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书,我院多有收藏,如明万历清真馆刻本《唐摭言》、明天启五年(1625)刻本《资治通鉴》等。子部,有老子、庄子、管子等诸子百家的相关著作,如馆藏明刻朱墨套印本《道德经》有宋苏辙注、明凌以栋批点,苏辙以佛解《老子》,借佛学智慧增进道家精神,“使五千余言烂然如皎日”。集部,有总集、别集等,如明嘉靖刻本《秦汉魏晋文选》、清康熙十七年(1678)刻本《王阳明先生全集》等,又如明刻朱墨套印本《唐诗始音》,“天下学诗而嗜唐者,争售而读之”。

  馆藏地方志和家谱藏量丰富。徽州在宋元明清时期,志书和家谱的纂修始终未辍。馆藏重要的地方志书有明弘治十五年(1502)刻本《[弘治]徽州府志》,这是最早冠名“徽州”之《徽州府志》,为歙县虬村黄氏刻工的初期代表作。馆藏家谱版本上起元,下迄清,其中元泰定元年(1324)刻本《新安旌城汪氏家录》为海内外孤本,元代家谱存世量较少,该谱为研究元代家谱的修纂、体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

  馆藏新安理学及桐城文派等相关著述颇丰。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新安理学集大成者。我院藏有朱熹相关著作如明嘉靖十九年(1540)刻本《晦庵文钞》、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朱子全书》等。明弘治十年(1497)祁司员等刻本《新安文献志》,是明代新安理学代表人物之一程敏政辑录的南北朝以来新安先贤事迹文章,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数据价值。我院还藏有清代桐城文派诸代表人物的著作,如清咸丰二年(1852)刻本《方望溪先生全集》(清方苞著)、清咸丰四年(1854)会文堂石印本《惜抱轩全集》(清姚鼐著)等。

  安徽地方自然人文专著收藏亦独具特色。明万历十六年(1588)刻本《新安蠹状》是明代万历时期徽州知府的文件汇编,记述万历年间徽州社会万象,史料价值很高。清顺治五年(1648)褱古堂刻本《太平山水图画》,为清初著名画家萧云从所绘,描绘了清代江南省太平州的风景名胜古迹,是传统山水画镌刻到画版上的杰作。

  除此之外,我院还藏有不少稿本、抄本。如清程瑶田的《莲饮集》,《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长子吴烺的《杉亭集》,清翰林学士、近代收藏家许承尧的《疑庵词》《疑庵杂抄》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我院作为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单位,全面推进古籍普查和古籍保护工作,逐步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2010年6月,我院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标志着我院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1年4月底,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确定我院为《中华古籍总目·安徽卷》参编单位之一。为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作,我院迅速启动,制订科学有效的书目编纂工作计划,开始对古籍进行分类排序、逐册核对,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上录入古籍相关信息,形成普查登记表。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又将全国古籍普查与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结合起来,组织人员继续整理、录入馆藏古籍信息,最终完成了全部馆藏古籍的普查工作。为了能更准确地将馆藏古籍信息展现给读者,我院的古籍普查人员与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专家进行了多次沟通与交流,修改录入信息,调整体例,最终于2020年完成了《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编纂和审校工作,该书共收录古籍10849部61634册。

  《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顺利出版,离不开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石梅主任的指导与帮助,离不开皖西学院舒和新老师的认真核查,离不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们的再三审校,离不开我院古籍普查人员不畏严寒与酷暑的辛勤工作,在此我们对严谨执着的专家和员工们表示感谢!同时,因专业知识有限,文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各位专家及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

  2020年5月

  目录

  《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1

  《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前言1

  340000-1881-0000001至0010849(古籍普查登记编号)1

  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97

  书名笔画索引517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