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藏文古籍修复中心正式成立著名寺庙古籍保护工作全面开展
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下,西藏自治区藏文古籍修复中心近日在拉萨正式挂牌成立,首届藏文古籍修复培训班开班。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兼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任淑琼,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西藏古籍保护中心领导出席仪式,来自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自治区档案局等重要古籍收藏单位和文物单位的42名学员参加了仪式。
随着西藏自治区藏文古籍修复中心的成立及运行,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寺庙古籍普查、修复、数字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着重推动布达拉宫、哲蚌寺、罗布林卡、萨迦寺等藏文古籍收藏量大的著名寺庙古籍保护工作全面开展,这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深入宗教系统,广泛开展佛教古籍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
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具体指导与支持下,西藏古籍保护中心多方协调努力,促进古籍保护工作深入宗教寺庙,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在全面完成阿里、那曲等地区古籍普查基础上,正式启动布达拉宫、哲蚌寺、罗布林卡、萨迦寺等著名大寺的专项普查工作。宗教系统积极参与名录申报,西藏共有13家单位的158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7家寺庙参与申报,占总数的53.8%,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4家单位列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色拉寺与大昭寺联合开展古籍数字化、整理出版等再生性保护,成立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色昭办公室,完成4万部古籍数字化,整理出版了大藏经等480种珍贵藏文文献。布达拉宫在多年进行古籍整理的基础上,与色拉寺等寺庙进行所缺大藏经的相互补藏,同时开展对蓝靛纸羊脑笺技艺、传统写经等古籍保护传统方法的研究与传承。对寺庙喇嘛广泛开展古籍保护培训,将培训成果与职业技术资格相挂钩。以培训带动实际工作的形式开展古籍普查、修复,由专家带领学员对白嘎寺新发现的13麻袋破损古籍进行修复。开展偏远地区寺庙古籍整理与抢救性保护,对日喀则吉隆县、山南隆子县、拉萨墨竹工卡县藏有古籍的寺庙给予经费支持,改善软硬件环境。依托“国家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对西藏地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开展数字化,各大寺庙8月底即将全面完成首批数字化任务。
2008年,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文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发文启动西藏古籍保护工作专项。西藏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文件,成立了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先后投入5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工作的开展。为支持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先后投入300余万元,为西藏购买配置相关设施设备,资助西藏古籍整理出版项目,指导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人才培养、成果展示等工作。下阶段,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继续加大援藏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本期送:文化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人事司、财务司、文化科技司、公共文化司、机关党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各省(市、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
本馆领导班子成员。
本期发:各部处、科组。
(共印350份)
总第4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