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纸质文献正在面临一场大灾难
现在,我们必须告诉大家一个重要信息:全球纸质文献正在面临一场日益严重的灾难,存储在纸上的人类记忆与智慧,正在我们的视线内快速地消失。这不能说不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因为几千年来我们都是凭借着文字与纸张,超越时空地将记忆与智力传给后代,然而由于科技的不当应用,我们失败了。纸张正在自毁与被毁,其主要表现为:纸张发黄变脆,稍一触碰就成片掉落。即使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最终也会变成一堆废纸屑。
当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时,世界上的大批藏书正在变成碎屑,特别是19世纪初形成的纸质文献。通过这张表,大家会清晰地认识到,这场灾难涉及到全人类的纸质文献,是对人类外脑记忆系统的撞击。
表 1 世界上的大量藏书正在变成碎屑
图书馆
|
数量
|
保存状况
|
来源
|
纽约公共图书馆
|
770万册图书
|
在书架上裂为碎片
|
全国慈善捐赠机构(美)
|
美国公共图书馆
|
八千万册图书
|
处于脆化状态
|
文献
|
原西德
|
原西德1.52亿册图书中近30%
|
已经变脆
|
德国图书馆协会
|
加拿大图书馆
|
研究图书馆30-45% 的图书
|
处于破碎状态
|
加拿大保护协会
|
英国不列颠图书馆
|
200万册藏书
|
一触即破
|
文献
|
法国国立图书馆
|
100万册藏书中,9万册一触即破;67万册即将粉化;66万册处于危险状态
|
文献
|
中国
|
大部分民国文献与部分古籍
|
处于破碎状态或黄脆
|
文献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54.78%的民国文献
|
严重破脆
|
国家图书馆
|
重庆图书馆
|
90%民国文献尤其是抗战文献
|
脆化与破损
|
新华网
|
天津图书馆
|
2/3的民国文献
|
脆化与破损
|
二、由谁承担责任?
1957年美国人威廉·詹姆斯·巴洛公开了他的调查结果,并指出造成纸张脆化的主要原因是纸张中所含的酸。酸分子侵蚀了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使纸张纤维遭到破坏,纸张失去了柔韧性。
美国试验与材料标准协会将纸的寿命与纸的酸性进行关联,从这个表上就可以看到pH为7.5~9.5以内的纸张,寿命较高。
表2 纸的寿命与酸值
纸的pH
|
预计寿命
|
持久性级别
|
8.5~9.5
|
200年以上
|
最持久的纸
|
6.5~7.5
|
100以上
|
较持久的纸
|
不小于5.5
|
50~100年
|
中等持久的纸
|
小于5
|
20-50年
|
|
请大家注意这张表下部的数据。
尽管造成这场灾难的祸首都是酸,但纸张自毁与被毁,其酸的来源路径不同。自毁的纸张源于使用了酸性纸,而被毁的纸张主要是吸附了空气中的污染物。
(一) 酸性纸
2000多年前,着眼于纸上文字的持久保存,中国发明了碱性的手工纸,大量古籍跨世纪的保留人类记忆,说明了它的成功。
中国纸传出海外后,为了追求利润,
1807年德国人改进了传统纸的胶料,用廉价的明矾-松香对纸张施胶。明矾属于酸式盐,遇到纸中的水,水解后就变成了硫酸。因此,这种改进后的造纸方法,也称为酸性造紙。凡是采用这类工艺所制造的纸张,紙張的pH值約為4~5左右。硫酸不易挥发,会随纸张干燥而浓缩,导致强脱水而引发纸中有机成分变质,纸张由此脆化。
酸性纸张价廉,受到出版商的欢迎。1850年以后西方大批量生产这类酸性纸。欧美图书馆的调查发现,1850年后的出版物出版时间越早,脆化得越严重。通过这个曲线图我们看到的是,1840年后纸张脆化率直线上升,直到1950年,形成纸质文献高脆化率的平台区。
至于曲线为什么又下降了,那要归于中性纸的采用。
1877年,西方的酸性造纸工艺被引进了中国,中国出版商开始大量印制与出版酸度高的书刊与报纸。这是我国民国文献大量自毁的主要原因。
(二)空气污染
这张表是国家图书馆对古籍纸张酸性和老化程度的检测结果。我们发现不仅是民国文献,我国采用碱性纸制作的古籍也在不同程度的酸化。
通过这张表我们还可以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纸质文献,大多都在酸性状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由于纸张经时的自然劣化,加上空气污染物的硫化物、氧化物或酸化物,乃至与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的进行相关,导致纸质文献酸化劣解而破坏。
这张图表是我国2000-2008年全国废气排放情况,请注意二氧化硫。
纸张,特别是劣质纸张,对二氧化硫的吸收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被吸附在纸内的二氧化硫,会转化为硫酸,加剧纸张的酸化。
环境污染对纸质文献保存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即使采用非酸性的纸张,书页仍然会被酸化。目前我国书库还无法做到对入库空气的洗涤,这就使得各个历史时期的纸质文献在劫难逃。
必须关注的是,毁掉的不仅是书刊、报纸与文件,而是对人类的集体记忆、智慧与文化的威胁。
三、全球拯救行动
采用酸性纸制作纸质文献,加上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不仅19世纪初出版的书籍正在大批自毁,一些更久年代的书籍也在开始衰老与损毁。有资料报道,世界各地图书馆的图书至少有三分之一已经变脆,其余的图书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厄运。
对于人类文化史上的这场始料未及的浩劫,它需要众多领域的合作,采取新的战略与新的思维,来改变印刷品的纸张采用,并采用技术手段控制酸化后纸张脆化的速度。
(一)采用中性材料制作纸质文献
目标:制作持久耐用的纸质文献
自1957年美国人公布了酸是毁灭纸张的重要因素后,一项鼓励使用无酸纸与无酸胶粘剂制作纸质文献的运动从美国扩展到全球。
第一项举措是制定了印制文献的纸张耐久性标准 :
1984年,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创建了纸张耐久性标准(ANSI Z39.48-1984)。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ISO9706:1994信息与文献-文献纸张-耐久性要求》;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ISO11108:1996信息与文献-档案纸张-耐久性和耐用性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标准都不是由制浆造纸标准化委员会制定,而是文献部门主持制定的。
第二项举措是,推广使用无酸材料制作纸质文献
从20世纪中期开始,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制高耐久性文献纸张,也就是无酸纸张。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都陆续开始推广使用无酸纸,在20世纪90年代,这些国家90%以上的文献是采用无酸耐久纸印制,特别是重要文献与学术期刊基本全是采用无酸纸制作。
这张统计表是日本国会图书馆对本国无酸纸印制文献的调查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自1980年后酸性纸张的使用率急剧下降,广泛采用无酸纸印制文献;
·使用金属装订书刊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胶粘装订文献的比率迅速提高。
日本的经验说明,持久耐用的文献必须使用无酸纸并以合适的方式装订,才能使纸质文献具有长期良好的可用性。
表3 日本出版物的中性材料制作使用率的统计
年代
|
1950-1959
|
1960-1969
|
1970-1979
|
1980-1989
|
1990-1999
|
酸性纸的使用率
|
95%
|
96%
|
96%
|
66%
|
26%
|
胶粘装订采用率
|
0%
|
2%
|
26%
|
56%
|
78%
|
(调查者:日本国会图书馆)
纸质文献内,酸的来源是广泛的,使用中性纸印制文献不会永久解决纸张的酸化问题,但它至少使人类可以在较长的时期内保存文献,例如100年以上,这有利于我们有计划地解决纸质文献的其他问题,就像人类保存古籍一样。
(二)脱酸
目标:修复大量酸性纸文献。
脱酸是利用碱性材料对已经酸化的书页进行处理,试图通过酸碱中和阻止纸张的继续恶化。加拿大保护协会进行的试验表明,脱酸后的纸张寿命大大延长,甚至纸张寿命有可能延长达到几百年。
持久耐用的纸质文献,也会随着时间褪变而使纸张中酸性增加。特别是,尚没有一个国家对进入所有文献存储场所的空气都进行清洗,以排除空气污染物对文献纸张的侵蚀。因此,纸质文献的酸化就是迟早的事。但通过脱酸,我们可以控制纸张酸度的增加,从而达到延缓纸质文献的脆化,这是赢得保存时间的一种方法。
从上个世纪开始,美、英、法、德、加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了脱酸技术研究,近年来有更多的国家开展了纸质文献的脱酸工作。这是人类与纸张被摧毁因素间的一场赛跑,因此大规模集中脱酸措施被认为是值得推荐的。
这张表展现给大家的是,较早开展大规模集中脱酸工作的国家与所采用的脱酸方法,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到,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有了20-30年的纸质文献脱酸经历与经验,不少已经获得专利。
纸质文献大规模集中脱酸还在发展,因为目前的速度还不能跑到纸张毁灭的前面。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计划5年内完成100万册图书和500万页手稿的脱酸任务,也就是说每年可以脱酸20万册,而全美处于脆化状况的濒危图书约有8000万册,依此速度脱酸,需要400年!而400年后这些书都早已成为纸灰,无法挽救了。
脱酸的费用是不菲的,美国国会图书馆2002年用于纸质文献的脱酸预算就达170万美元。
脱酸是绝对必要的,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它是阻止已酸化的纸质文献彻底毁灭的唯一途径。
四、我们该从何处着手
纸质文献今天的厄运告诉我们,要以纸张与文字记录作为信息的存储工具,其根本之道就是采用中性材料制作纸质文献,并辅以脱酸处理。
纸质文献采用中性材料制作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执行起来需要有一个过程,因为这涉及到相关利益方的利益调整。仅仅依靠出版商的道义支持与文献收藏部门的宣传是难以过度的,它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手以及政治智慧进行协调。尽管如此艰难,也必须提到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有步骤地推进持久耐用的纸质文献出版。
对于大量已经酸化的纸质文献,我们需要进行脱酸,特别是修复前必须脱酸。我国目前已经有不少修复室在进行书页的手工水洗脱酸,逐页的水洗脱酸速度太慢、风险太大。要处理由酸化引起的馆藏文献的大量损坏,必须采取新的方法。
为解决燃眉之急,需要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大规模群体脱酸处理技术与设备,首先对列入国家名录的珍贵文献进行脱酸与修复。考虑到较高的投资与运维成本,我国可以成立脱酸处理中心,充分利用设备,集中解决纸质文献脱酸的应急问题。
从长远来看,我国政府应设立纸质文献脱酸研究基金,以开发适于中国不同类型纸质文献脱酸的各种技术与设备。因为,各种脱酸的方法都有损坏文献的风险,例如变色或对文献形体的损伤等。只有本国研发的脱酸技术才有可能最适于本国纸质文献的特点,也最便于不断地比较与改进脱酸工艺,使之适于不同类型的纸质文献。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刘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