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四十多年的历史。1982年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又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2010年,天一阁入选文化部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随着我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全面深入以及天一阁藏书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天一阁博物馆的呼吁下,宁波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考虑到天一阁原有的古籍书库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古籍等文物的庋藏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规划与建设,2010年4月,一座青砖黛瓦极富江南传统民居风情的建筑群在天一阁西北角正式落成,这就是天一阁的古籍新书库。新书库总占地5000平方米,面积虽然不大,但形式古朴、内涵深邃、理念现代、设施先进,是天一阁在新时期集古籍整理、研究、修复、数字化等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库房与设施。它的落成是天一阁深入贯彻古籍普查精神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宁波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安徽省古籍中心等60家单位及中心机构发来贺信、贺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做了相关报道。
屈指算来,这幢书库已经是天一阁第三代的藏书楼了。天一阁最早的藏书处是“宝书楼”,学界以“天一阁”称之。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告老返乡之后,为了给自己花费一生收集的七万卷书籍找一个藏书处,创建了天一阁藏书楼。他取《易经》郑玄注中“天一生水”,以水克火之义,命名为“天一阁”。宁波知府王原相手书“宝书楼”书匾题于其上,至今仍完好无损地悬挂于天一阁楼上中堂之上。从明代至新中国成立,数百年来,范氏家族十三代人薪火相传,秉承先人遗志,恪守家族遗规,几经磨难,忠实履行保管藏书的职责。期间,天一阁藏书虽历经磨难,从七万卷,减至民国的一万三千卷(不含清代文献,如乾隆御赐的《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等),但它已经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它“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余秋雨语)
由于天一阁在保存理念上采用“天一生水”,以水克水为指导,故而其建筑形态上分二层,上面一层,一个大通间,下面六层,亦喻“天一地六”之义。在防火防盗方面,天一阁前凿有“天一池”以备不时之需、在四面门窗上安在防盗窗以防不测。在防虫防潮方面,天一阁亦有“芸香辟蠹”、“英石吸潮”的传统,而且每年天一阁霉季过后,天一阁后人都要定期检查藏书(即民间所说的晒书)。还有个特点是天一阁的书橱是二面都可以打开,通风是很方便的。加之天一阁制定了“书不出阁,代不分书”等阁规,至今天一阁能够存世也不是偶然的。不过,作为库房,它存在很多缺陷,由于它的密闭性能不好,天一阁存世的明代文献,大部分虫蛀严重,破损率高达80%以上,个别文献甚至出现“书砖”现象,一时无法揭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天一阁。历届领导对天一阁的保护也很重视,宁波当地的藏书家、收藏家为拯救濒临败落的天一阁,纷纷把自己的珍品捐赠给天一阁,使天一阁古籍藏品达到16万册,30余万卷,其中善本达到3万册8万余卷。
考虑到天一阁的保管情况,以及纸质类文物极易受自然环境侵害而酸化、虫蚀、霉变、焦脆、板结、破损,一座古老藏书楼所具备的保存条件是远远达不到文物保管要求的,加之藏书楼本身也是一处需要特殊保护的国宝,因此在当时宁波市政府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条件下,于1981年重新建造完成了一个新书库,面积960平方米,因书库位于天一阁之北,故称“北书库”。北书库是天一阁第二代藏书楼,具有防潮防蛀防盗的功能,当时可称条件一流、设施先进的书库。北书库唯一的遗憾就是按照国务院最新标准无法实现24小时恒温恒湿,只能由人工来控制温湿度。国内很多单位采用改造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天一阁及有关领导结合了诸多因素,决定在天一阁西北库新建一个书库,这就是我们新书库建设的由来。
而今的新书库(暂未命名)传承范氏天一阁的流风遗韵,继北书库的收藏经验,造型典雅、布局宛转,实行完全的智能化管理,是庋藏古籍善本的琅嬛福地。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色或者建设理念:
一、建筑主题:天一生水
新书库的建造继承了宝书楼“天一生水”的重要理念,将防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首先,仿造宝书楼前凿池蓄水、以水克火的方式,在新书库天井中营造了两汪清池,池中睡莲宛转,游鱼历历,既美化了环境,又延续了“天一生水”的文化内涵。其次,办藏分离。宝书楼为了防止外界生活火源对藏书楼的威胁,范氏故居与宝书楼之间隔有一条2米宽的通道。为了防止明火,新书库吸收了这种生活区与藏书区隔离的建筑理念,在布局上将古籍库房和辅助管理用房(办公用房)分开,在古籍库房与辅助管理用房区之间设了一条2.5米宽的通道。并且,两个区域之间不能随意来往,唯一的进出口采用门禁刷卡的形式,只有持有门卡的工作人员才能实名进入库房区域,这就有效杜绝了各种对古籍库房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人为因素。再次,新书库内设置了分区域的气体灭火装置系统,采用了当前最先进杜绝静电的矿物电缆和烟感、温感消防报警。该装置设有火警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和手拉启动装置,当遇到火警时,自动灭火装置可在一分钟内喷出惰性气体,抑制明火燃烧。这一举措,使天一阁纸质类藏品完全可以达到灭火的要求,以此确保了文物的安全。
总之,新书库继承了天一阁“天一生水”、“以水制火”的传统理念,应用气体灭火装置等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使得新书库较之古代的藏书楼,拥有了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建筑形式:形承古制
天一阁内有一个以宝书楼为中心的传统建筑群。这个建筑群经过文化的积淀、时间的洗礼,形成了典雅古朴、书香脉脉的美学特征,是宁波传统建设一个代表。为了与这样的审美情趣相协调,新书库在形式、高度、体量、色调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力求在形式上与古建筑群保持高度的一致。
比如,新书库的整体建筑为两层斜坡屋顶,与江南小楼的温婉情调十分相宜;新书库一楼古籍库房采用大通间,这是对应明代宝书楼的楼上大通间。第二层设计成前后三进库房,对应了传统建筑院落前后三进格式;宝书楼的高度为9.5米,新书库山墙的最高点为9.42米,没有超过宝书楼,不会阻断这座明代优秀建筑的任何眺望空间,使新老建筑浑然一体;新书库紧邻北书库,北书库青砖黛瓦,山墙两边用马头墙装饰,非常古雅。为了延续这种风格,新书库在设计上吸收了许多原书库的设计元素,在外形上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封火墙、青砖、灰色本瓦等形式,使得它与北书库在建筑风格上一脉相承;院墙和回廊是天一阁古建筑群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新书库在设计中广泛采用这种形式,书库与书库之间、库房与辅助用房之间都用幽深的庭院和曲折的回廊来连接,使新书库成为天一阁古建筑群的自然生长物。
另外,新书库与周围的环境也十分协调。天一阁内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是个优雅宁静的藏书圣地。当年著名园林专家、大风堂弟子陈从周教授为天一阁设计园林时,就以上百棵自然生长了几百年的香樟木为中心,疏池叠石,因地制宜,未损乔木,宛若天成。新书库同样继承了这样优秀的设计理念和布局安排,设计时尽量由树木的位置来决定庭院的位置,将自然元素引入空间布局之中,与自然相知相亲。这些几十年树龄的树木融入新书库,使新书库顿时充满了盎然生机,把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了。除此之外,新书库还充分利用了各种绿化景观元素,如水池、园林、草坪、观赏性树木、盆景花卉等手段。尽管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远不如砖木灵动,但当我们将有生命气息的景观元素互相搭配时,整个建筑群从点到线到面,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室内到室外,都展现出和谐的自然、人性之美。
三、建筑功用:卿云覆护
明代散文学家归有光有言:“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新书库的形式和建制价值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她能否担当其守护古籍的重任。我们的新书库应该如卿云护持古籍一样充当古籍神圣的守护者。
天一阁古籍新库房主要分四个空间(不含接待等辅助用房),即普本库、善本库、冯家库和书画库。所有的库房都采用最先进的防火、防盗、祛湿、辟蠹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集防护、监控、通讯为一体。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全天候控制的恒温恒湿设备,它可以使库内湿湿度控制在温度18—22℃,湿度为40—60%之间,解决了天一阁400多年长期困扰的保管难题。新书库防卫森严,每道门都设有门禁和钥匙,并实行双人双锁,只有两位库管员同时到岗,方能进入库房。
考察到实际情况,新书库使用书橱350个,其中双面橱250个,单面橱100个。材质主要为榆木及樟木。虽然新书库采用较先进的恒温恒湿设备,防潮辟蠹得到了现代技术的保证,但我馆并未抛弃芸草辟蠹的传统,在每一个书橱中都放上一定数量的芸草包。芸草、樟木,再加上古籍本身固有的墨气,使得整个库房书香绕梁、不绝如缕。
为了更好保护、利用阁藏古籍,我们还投入巨资进行了古籍数字化工程。天一阁古籍数字化,是指将馆藏的各类纸本古籍,诸如刻本、钞本、稿本、批校本等,以影像和全文两种形式进行复制,在充分提取影像数据和全文数据的版式、文字、图标等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方便存取的数据库,开发出拥有快速海量检索、完备阅读功能的网络平台,使古籍资源可查、可读、可利用、可衍生。2009年6月,天一阁古籍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2010年12月正式开通外网。外网开通后,你坐在家里鼠标一点就可以浏览到我们阁藏的海量资料,有影像,也有全文。影像可以感受到原书的纸张、墨色、行款、书法等最原始的风貌,全文则可以进行内容检索。目前,我们共扫描古籍近3万册(250多万页),制作古籍全文数据1千余册,将阁藏的所有善本以及阅览次数很高的家谱全都数字化了。数字化为古籍提供了永久性的保护,解决了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
为了让民众更好利用数字化的成果,我们还在新书库的南边配套修建了一座二层小楼“待访楼”作为古籍电子阅览室。阅览室开放半年来,到古籍阅览室查阅古籍的读者就达到了一千余人次。这座小楼原本由范氏后人居住,从原址整体搬迁过来,结构典雅,古意盎然,与新书库以及周围的古建筑浑然一体,现在成了新书库的一景。
从范钦时代的宝书楼到七十年代的北书库,再到新世纪的古籍新库房,这三代藏书楼在各自的时代中都担当了庋藏重任。古籍新库房继承了前辈优秀的建筑理念、典雅的建筑形式,并在现代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这个时代的高峰。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典藏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饶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