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科技
古保论坛│刘家真:科技对保护古籍的作用和展望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日期:2017-07-12
作者: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刘家真

  编者按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古籍保护的基础和保障。2017年5月25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刘家真女士对古籍保护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做了介绍,并展望未来十年中古籍保护技术的发展。来听听刘家真女士的发言吧!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刘家真 

  2017年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成立的十周年。在古籍保护中心正确指引以及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者的努力拼搏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其中最耀眼的成就之一就是科学技术成为了古籍保护的工具。

  十年来,古籍保护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了“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扩大了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海外中华古籍的调查与数字化回归;同样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首次基本摸清中国大陆地区古籍的家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有效地改善了古籍存藏环境;同样是利用科学技术设备,提高了古籍的修复效率。

 

  可以说,十年来古籍保护首次如此全面地运用科学技术,有效提升了我国古籍保护与传承的整体能力与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应不仅仅是保护古籍的工具,更应是有助于我们对保护古籍的认知!这就是就未来五年到十年,科技在古籍保护领域应发挥的引领作用。

  例如,我国的古籍修复目前仍然处于手工作坊模式,十年来我们培养了大量的修复人员,但我们却尚未来得及对修复大师的精湛手艺进行科学的分析、提炼与总结,使修复技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之成为具有科学原理支撑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古籍修复理论。

 

  又如,古籍的修复过程也是对古籍再认知的过程,只有将科学研究贯穿于古籍修复的全过程,才能保障古籍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的古籍保护科技领域,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文化“传”和“承”的方面都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及发挥科技的引领及支撑作用。在这样的需求下,古籍保护与科技融合亟须一个国家层面的更大平台,集成现有一切有利资源,协同创新,让科技为保护古籍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在今天的会议上,我已经看到了古籍保护工作者与高校、企业跨域合作的曙光。我们相信,今后的五到十年,科学技术将与古籍的传承与保护融合,在下一个十年的庆祝大会上,将会有一批便于古籍保护传承及保护的新技术、新设备涌现,大量的古籍保护成果将凝聚科学的智慧。

  也许,古籍保护中心成立的二十周年大会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因为,古籍保护已经迈出了图书馆界,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参与,使二十周年大会成为一个文化传承与科技应用及创新的盛典。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