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少数民族古籍研究·
专栏导言 聂鸿音(4)
托林寺佛塔新出土古藏文文书的书写年代与价值 王瑞雷(7)
回鹘文xj222-0661.09文书若干问题新探 杨富学 葛启航(19)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补考一则 和智(42)
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件补释 孙飞鹏(48)
黑水城出土西夏砲结构图再考 梁松涛 李胜玉(64)
西夏文《大藏经》“帙号”与勒尼语《千字文》 孙伯君(74)
大谷大学藏《猓猡译语》译者身份考——兼与松川节、聂鸿音先生商榷 聂鹏 孔祥卿(86)
国家图书馆藏《满汉皇舆山河地名考》探析 顾松洁(100)
瓜州榆林窟《惠聪窟记》研究 杨冰华(116)
·域外汉籍·
《虚堂和尚语录》形成及日本流传考 江静 李丹(127)
日藏《崇祯历书》抄本及其影响考论 李亮(144)
日本内阁文库藏清初《进士三代履历便览》考略——兼论清代科举录的刊刻、阅读与收藏 陈晨(162)
《二荷花史》探考——兼论与《小青记》之关系 徐巧越(179)
内容摘要
·少数民族古籍研究·
托林寺佛塔新出土古藏文文书的书写年代与价值 王瑞雷
内容摘要:文章遴选西藏阿里地区托林寺佛塔出土文书三例,在解读其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书中出现人物的生平事迹,借此考察出土文书的书写年代与价值。该佛塔出土文书中的多数是古格王室当时负责“国政”(rgyal srid)的孜德与负责“教政”(chos srid)的西瓦沃在位期间所签发的官方文书,其书写年代应处在11世纪中晚期至12世纪初,下线不晚于西瓦沃的圆寂年代,公元1111年。该批文书的发现为学界解读11—12世纪古格王国与近邻洛域的战争、寺院僧侣制度、王室对普通民众的奖惩形式等提供了稀有材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关键词:托林寺 古藏文文书 古格王国 西瓦沃 孜德 吐蕃
回鹘文xj222-0661.09文书若干问题新探 杨富学、葛启航
内容摘要:回鹘文文书xj222-0661.09是记录高昌回鹘历史的珍贵文献,记录了高昌回鹘可汗对唆里迷(焉耆)和怛逻斯的收复以及契丹属部六姓鞑靼(Altï Tatar)叛投高昌回鹘之事。前贤的研究多依据萨曼王朝夺取怛逻斯是在893年而将文献所反映的史实归于高昌回鹘早期(866—1006)。其实,该怛逻斯并非中亚塔拉斯河流域的怛逻斯,而是焉耆西侧长期充任高昌回鹘与喀喇汗王朝边界的另一个怛逻斯。前贤研究多认为契丹属部六姓鞑靼之归附是在高昌回鹘王国的初期,也不成立。文书中大量部名、地名见于文献都在11世纪以后, 故而可将文书所反映史事归于高昌回鹘中后期(1006—1209),而且应在11世纪中叶以后。至于漠北六姓鞑靼之归附高昌回鹘,虽发生在1004—1125年之间,但与1012年辽将耶律化哥讨伐阻卜事并非一码事。文书所述高昌回鹘可汗率军收复焉耆、怛逻斯事,很可能是高昌回鹘发动的一次针对喀喇汗王朝势力东侵的反击战。结合各种因素,可以把文书的时代推定在11世纪中叶以后至1125年辽朝灭亡之前。
关键词:回鹘文文书 xj222-0661.09 萨曼王朝 喀喇汗王朝 高昌 回鹘 怛逻斯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补考一则 和智
内容摘要:本文据《俄藏黑水城文献》第8册补释《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九《贪奏无回文门》与《誓言门》从俄译本到诸家汉译本所缺的条文,共22行、170馀字,内容涉及地边有他国投诚者来索信词为誓及对其投诚事宜的规定,及无理行文字、寻恩御旨、私语誓和逆盗为誓等五个条款。
关键词:《俄藏黑水城文献》 西夏文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补译
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件补释 孙飞鹏
内容摘要:《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是大乘佛教般若部的一部重要典籍。本文对出土于黑水城、现藏大英图书馆以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片进行释读、缀合及考订。新考释出23个编号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件,其中22个编号为大英图书馆藏(此前学界共考订出英藏该经残件总计36个编号)。修订2件先前学者考订略有不足的该经残件。新考订的残件分布于《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卷上、卷中、卷下的15个不同品名中,其中属于17品、18品、19品、20品、22品的一些残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此前所见该文献的缺失内容,这为学术界拼配出一部完整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关键词:西夏文 《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 黑水城 英藏
黑水城出土西夏砲结构图再考 梁松涛、李胜玉
内容摘要:收藏于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的黑水城出土文献Инв.No.5217号,绘制有西夏砲结构图,并以西夏文标示各部件名称。这件文献是现存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绘制的武器图样,在中国军事史、科技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学界对该文献关注不多,目前只有日本学者做过研究。本文纠正日本学者在西夏文录文、译释中的错误;对其没有命名的部件进行考订,指出西夏砲结构图中未释出的部件分别为鹿耳、狼牙钉和楔子,这类零部件主要起到增强砲身稳定性的作用;并对原图中抛竿残缺部分进行复原。
关键词:黑水城 Инв.No.5217 西夏文 西夏砲结构图
西夏文《大藏经》“帙号”与勒尼语《千字文》 孙伯君
内容摘要:存世西夏文佛经也像汉文“大藏经”一样,在卷首标有《千字文》帙号,内容主题是对祖先开疆拓土、所建功业的颂赞。这些《千字文》帙号用字似乎并不是记录存世西夏文献所常见的“黑头”所说的党项语,而是用西夏历史上“赤面”曾使用的“勒尼语”词语创作的。此前,关于西夏时期是否编定了完整的西夏文《大藏经》问题,学界向有争议。而透过黑水城出土很多佛经都带有帙号这一事实,以及梳理与桓宗母亲罗太后相关的佛经发愿文,可以发现西夏汉文佛经的翻译从景宗元昊开始,在崇宗天祐民安元年(1090)完成主体之后,历经仁宗(1139—1193在位)、桓宗(1193—1206年在位)两朝的补译和校正,到桓宗末年(1206)前后在罗太后的主持下,整部西夏文《大藏经》得以编订完成。
关键词:西夏文 《大藏经》 帙号 勒尼语 西夏学
大谷大学藏《猓猡译语》译者身份考——兼与松川节、聂鸿音先生商榷 聂鹏、孔祥卿
内容摘要:《猓猡译语》是清代乾隆年间采录的彝汉对译系列辞书,大谷大学现藏一册,名为“建昌属沙骂梁山各猓猡译语”。本文根据词条校释及田野调查所得,推测该书并非彝人独立译写,而应是凉山当地汉族知识分子与彝族毕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由于合作双方语言沟通不到位,加之文化认知差异,致使书中部分词条的彝文意义与汉义词项不合。此外,从彝汉对音来看,注音汉字反映的也并非彝人口中的西南官话,而应是凉山当地汉语方言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猓猡译语》 词条校释 采录流程 译者身份
国家图书馆藏《满汉皇舆山河地名考》探析 顾松洁
内容摘要:《满汉皇舆山河地名考》是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一部地理类满汉合璧文献,此书与乾隆四十三年(1778)绘成的《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将其与舆图作详细比对,揭示其内容及其与舆图的关系,并对此书成书时间和作者进行考证。文章认为此书与战迹舆图有渊源关系,书前所题“乾隆庚辰年”并非其成书时间,作者达椿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书名中“皇舆”是指清入关前的政权疆域。
关键词:《满汉皇舆山河地名考》 《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 乾隆庚辰年 达椿
瓜州榆林窟《惠聪窟记》研究 杨冰华
内容摘要:瓜州榆林窟第15窟、第16窟保存西夏时期阿育王寺赐紫僧惠聪等人在此修行四十馀日所留题记,学界对其只做了录文并未深入解读。本文在前人释读基础上重新做了录文,并就题记所反映的西夏瓜州民族成分、赐衣制度、佛教徒身份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做了解读:西夏时期瓜州民族成分复杂,惠聪一行中的弗兴、安住等人可能是中古遗留下来的粟特人;西夏佛教赐衣制度继承唐宋而来,惠聪是最高等级的赐紫僧;惠聪一行人身份多样,朱什子等僧人为出家弟子,弗兴等人为在家弟子。另外,王温顺及供养钱粮的安和尚等人分别是白衣行者、行婆;西夏瓜州整体经济水平低下,但也不乏家境优渥的世家大族,他们是佛教事业的主要赞助人。
关键词:瓜州 榆林窟 阿育王寺 惠聪 题记 西夏社会
·域外汉籍·
《虚堂和尚语录》形成及日本流传考 江静、李丹
内容摘要:目前通行的《虚堂和尚语录》是南宋禅僧虚堂智愚中日两国弟子、法孙历时半个世纪,三次编纂、共同完成的成果。在日本形成了五山版、古活字版、雕版刻本等多种版本以及以“抄物”为代表的数种注释本,并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四卷本、所谓“七卷本”、十卷本等多种形式。《语录》在中国的流传并不久远,似乎也未得到广泛的阅读,最终至于散佚。在日本却广为流传,并形成了多种翻刻本和训释本。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禅宗在日本的蓬勃发展有关,也是智愚在日本的法脉“应灯关派”长期在禅林占据主流地位的结果。
关键词:《虚堂和尚语录》 虚堂智愚 版本 日本流播
日藏《崇祯历书》抄本及其影响考论 李亮
内容摘要:江户中期作为“唐船持渡书”的《崇祯历书》以商业渠道传入日本,其中在日本流传较广的朱白寉校订《崇祯历书》一百二十卷抄本,含有多种明本之未刊著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崇祯历书》抄本在日本的传播得益于仙台藩户板保佑等天文学家参与幕府改历,以及广纳门徒传授西洋历算等活动。除了传抄《崇祯历书》,江户学者在研学历算过程中,还针对中国与日本地理经度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对《崇祯历书》的内容进行调整。天保改历之后,由于《历象考成后编》以及兰学天文著作的传入,《崇祯历书》逐渐淡出日本天文学家的视野。
关键词:《崇祯历书》 朱白寉 江户天文学 仙台藩 户板保佑
日本内阁文库藏清初《进士三代履历便览》考略——兼论清代科举录的刊刻、阅读与收藏 陈晨
内容摘要: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清初《进士三代履历便览》,内含顺治、康熙两朝二十五科进士履历便览及三科登科录,可补国内所藏之缺,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本文在考察诸科履历便览编刻情况的基础上,讨论此部连续性题名文献对于科举史及清初政治、人物研究的意义;并以清初履历便览为中心,讨论清代士人对本朝科举录的收藏与阅读情况。
关键词:清代 科举录 履历便览 内阁文库
《二荷花史》探考——兼论与《小青记》之关系 徐巧越
内容摘要:《二荷花史》是木鱼书中独出机杼的作品,但此前的研究多以晚清刊行的丹柱堂与五桂堂作为底本,也未注意到这部歌本与其他广府俗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将英藏的华翰堂原本与其他版本进行比对,不仅可以梳理此作的版本系统,掌握其流变历程,更能借此一窥清代岭南的出版生态。此外,这部歌本与巴伐利亚图书馆藏木鱼书《小青记》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与主题思想上有互文性。此作为岭南曲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中的唱词更是研究东莞方言与清代粤语发展的宝贵语料库。
关键词:《二荷花史》 《小青记》 互文性 域外汉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