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献》杂志创刊号回顾与展望·
李逵六先生访谈录 (3)
《资本论》法文版翻译出版始末钩沉——基于一批新见马恩信札的研究 鲁路(6)
·建馆110周年纪念之典籍旧事·
从国图敦煌本《维摩诘经》系列残卷的缀合还原李盛铎等人窃取写卷的真相 张磊 周思宇(24)
·写本与印本·
专栏导言 杜泽逊(37)
重庆图书馆藏郑氏注韩居抄本《慈湖春秋传》考说 黄觉弘(40)
藤花榭本《说文解字》底本及校刊考 董婧宸(47)
上海图书馆藏《语石》稿本考述 姚文昌(62)
罗钦顺《困知记》版本源流考 林展(72)
两种《宋元学案》黄璋校补稿抄本再认识 金晓刚(88)
《淮南子》北宋本流传考辨 李秀华(103)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图书楼藏《永乐南藏》述略 郎菁(117)
台湾藏宋刊《反离骚》为嘉定十年本《楚辞集注》残卷考——兼论嘉靖袁褧本《楚辞集注》出自嘉定十年本 管仁杰(126)
王绩集三卷本来源考 郎瑞萍(141)
国图藏《天游山人集》残本价值辨证 解扬(150)
国图藏抄本《辨志书塾文钞》与李兆洛别集流传 杨珂(158)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格斋赓韵宋贤诗》文献价值初探 赵昱(172)
内容摘要
·《文献》杂志创刊号回顾与展望·
《资本论》法文版翻译出版始末钩沉——基于一批新见马恩信札的研究 鲁路
内容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致《资本论》法文版发行人系列书信的新发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献发现史上的一件盛事。它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在《资本论》法文版翻译出版过程中所起重要作用的认识,同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书信在马克思主义文献总体中无可替代的价值,即它对于我们熟悉经典作家的创作活动、解读经典著作可以起到有效作用。
关键词:《资本论》法文版 书信日期考证 翻译出版过程
·建馆110周年纪念之典籍旧事·
从国图敦煌本《维摩诘经》系列残卷的缀合还原李盛铎等人窃取写卷的真相 张磊、周思宇
内容摘要:通过对已公布的敦煌本《维摩诘所说经》写卷进行普查,比定写卷内容、书风、行款、裂痕,笔者在前贤的缀合成果之外,又将255号残卷新缀合为95组;在此基础上,以两组国图所藏《维摩诘经》系列残卷的复原为例,考察李盛铎等人盗窃、撕裂经卷的手段。
关键词:敦煌文献 《维摩诘经》 残卷缀合 李盛铎
·写本与印本·
重庆图书馆藏郑氏注韩居抄本《慈湖春秋传》考说 黄觉弘
内容摘要:重庆图书馆藏郑氏注韩居抄本《慈湖春秋传》十二卷,实为《永乐大典》辑佚本。其证有三:其一,《注韩居书目》卷一著录此书系“四库馆抄出”,《永乐大典书目(残本)》著录“杨简《春秋传》”;其二,郑氏注韩居抄本《慈湖春秋传》中僖公、襄公合三十五年经传皆阙,而这是《永乐大典》辑佚本《春秋》经解著述内容上的共同特点;其三,更重要的是,《永乐大典》残卷今存《慈湖春秋传》原文十一条,而此十一条皆在郑氏注韩居抄本中,文辞几乎全同,仅有数字讹脱之异。特别是郑氏注韩居抄本所载双行小注,尤为其从《永乐大典》辑抄的确证。同样是《注韩居书目》卷一著录“四库馆抄出”的敬铉《春秋备忘》,亦当为《永乐大典》辑佚本。
关键词:杨简 《慈湖春秋传》 郑氏注韩居抄本 《永乐大典》辑佚本
藤花榭本《说文解字》底本及校刊考 董婧宸
内容摘要:清嘉庆十二年(1807)额勒布主持刊刻的藤花榭本《说文解字》,是清代第一部依宋小字本行款翻刻的《说文解字》。根据《说文解字》的版本系统、行款比较、文字比勘可知,藤花榭本的主要底本,当为刊刻主持者额勒布旧藏的宋本《说文》。藤花榭本刊刻时,并未依底本的板心刻工、大小字数、避讳翻刻,既保留了底本的一些讹字,同时又据通行的汲古阁剜改本校改篆形和说解,并间有据段玉裁《汲古阁说文订》所言的“宋本”校改说解之例,形成了复杂的文字面貌。考察藤花榭本的校刊情况,一方面可以明确乾嘉时期宋本《说文》在汪灏、鲍漱芳、额勒布处的递藏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深化对清代相关仿宋刊本的认识。
关键词:《说文解字》藤花榭本 《汲古阁说文订》 额勒布 仿宋刊本
上海图书馆藏《语石》稿本考述 姚文昌
内容摘要:上海图书馆藏有《语石》稿本一部,系作者手稿誊清,后来又经叶昌炽本人批改,张炳翔校阅。《语石》稿本的文本层次分明,内容丰富,保留了《语石》撰写、校改、刊刻等多个阶段的痕迹。本文以此《语石》稿本为中心,结合《语石初稿》《缘督庐日记》等相关材料,全面考察《语石》从撰写到刊刻的整个成书过程,进而揭示这部稿本对于《语石》文本研究的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石》 稿本 成书 学术价值
罗钦顺《困知记》版本源流考 林展
内容摘要:明儒罗钦顺撰著的《困知记》是程朱理学脉络下的经典读本,存世的版本众多,版式内容互异。本文在现阶段可掌握的文献范围内,逐一梳理其四卷本、六卷本与节本等不同传刻系统。在此文献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四卷本在明嘉靖年间的广泛流传是出于罗钦顺与其同志的刻意推广,意在对抗声势日盛的王学。此书后续的增补,乃至不同版本六卷本的面世,则是后人借此书发声,同样具有针砭王学的现实意义。随着王学在晚明清初的式微,此书的层累过程才告一段落,其在清代虽也数经刊刻,内容则大体相同。
关键词:罗钦顺 《困知记》 王学 宋明理学
两种《宋元学案》黄璋校补稿抄本再认识 金晓刚
内容摘要:对比两种《宋元学案》黄璋校补稿抄本与通行百卷刻本,可解决一些遗案,亦能纠正相关讹误。余姚本共有学案五十七个,非五十二个。傅图本大体以余姚本誊抄而成,不过内容互有增删。百卷刻本在学案署名上存在前后抵牾及误判,而傅图本对一些案语的归属,也有疏误。稿抄本的存在,有资于增补、校勘通行本的讹罅,也有裨于观测学术史轨迹的变动,对重新认识《宋元学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宋元学案》 《宋儒学案》 《元儒学案》 黄璋 王梓材
《淮南子》北宋本流传考辨 李秀华
内容摘要:北宋本是《淮南子》已知古本中最重要的版本之一,刻印于宋仁宗朝(1023—1064),是一种混有许慎注和高诱注的拼合本。两宋时期,流传较广,并开始为藏书家收藏。元明时期,却渐成孤本,被锁于深闺。清代前中期,其传播迎来活跃期,不但相继为曹寅、黄丕烈等名家收藏,而且走出深闺,日益凸现其校勘价值。晚清民国以来,一度活跃的北宋本又跌落冷宫,封藏在杨以增家族的海源阁达70馀年。1929年为日本人购得,转藏大连图书馆,后来可能被转运至前苏联,或毁于战火。就其渊源看,北宋本与日本所藏唐钞本及苏颂所见七本,在祖本上应存在关联。就其流变看,其影响有限,仅有三种影钞本,即顾广圻本、陈奂本和刘履芬本。前两种是影写原本,后一种是影写陈奂本。
关键词:《淮南子》 北宋本 孤本 影钞本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图书楼藏《永乐南藏》述略 郎菁
内容摘要:经初步整理,榆林市星元图书楼所藏《永乐南藏》计有88部1098卷1107册。该残藏起“寒一”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六一,终“鱼十三”号《密云圆悟禅师语录附年谱》末卷,包含明永乐所刻正藏、万历刻续藏、及最后增入的清顺治续藏一种,正藏部分有明清补版。清雍正五至六年(1727—1728)陕西榆林定慧寺请印,江南陈龙山经房印装。榆林保存的这个大藏经版本,为《永乐南藏》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永乐南藏》 江南陈龙山经房 榆林市 定慧寺 星元图书楼
台湾藏宋刊《反离骚》为嘉定十年本《楚辞集注》残卷考——兼论嘉靖袁褧本《楚辞集注》出自嘉定十年本 管仁杰
内容摘要:台湾藏宋刊《反离骚》一卷本,长期以来都被当作嘉定六年章贡郡斋本《楚辞集注》残卷著录。今通过比勘,发现前人的判断有误,此宋刊《反离骚》实际应为之前未见流传的嘉定十年朱在南康军本《楚辞集注》之残卷。据此,可进一步推定明代嘉靖十四年袁褧本《楚辞集注》即出自嘉定十年本。通过对袁褧本的考察,反映出嘉定十年本《楚辞集注》在结构编排以及文字内容等方面更接近朱熹遗稿原貌,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宋刊《反离骚》 朱熹 《楚辞集注》 嘉定十年本 嘉靖袁褧刊本
王绩集三卷本来源考 郎瑞萍
内容摘要:关于王绩集三卷本的来源,学界普遍以为陆淳所删,将王绩集三卷本与陆淳《东皋子集略》二卷本等同为一。事实上,王绩集三卷本与陆淳《东皋子集略》矛盾重重,将王绩集三卷本收录作品、诗题、异文、编次与王绩集五卷本、各总集、类书等比对后发现,王绩集三卷本乃后人缀辑而成,并非源于陆淳《东皋子集略》。由王绩集三卷本的版本体系可揭示其多个版本来源,这与明清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相关,也是当时好尚辑佚的风气使然。
关键词:王绩 三卷本 陆淳 《东皋子集略》 版本
国图藏《天游山人集》残本价值辨证 解扬
内容摘要:本文以明儒杨应诏《天游山人集》在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残本、日本内阁文库藏二十卷足本与该书被选入《明儒学案》的文字对勘。认为国图藏《天游山人集》虽为残本,但收录文字更为严谨精炼,刊刻亦精;二十卷足本的目录却与收文并不全然吻合,卷中各篇文末也有行文粗疏之弊,因此残本所存更胜于足本中的相应文字。用《明儒学案》与两者互校,可知黄宗羲所用为如今国图藏残本原书,辅以《学案》对杨应诏思想的判断,更旁证了《天游山人集》残本原书更胜于内阁文库足本。据此,本文认为对于存世文献的残本与足本,在使用上当有辨证的眼光。选用文献,不能凭借其残篇或全帙就遽断优劣,而应该根据研究对象,合理判断选用。
关键词:《天游山人集》 《明儒学案》 残本 足本
国图藏抄本《辨志书塾文钞》与李兆洛别集流传 杨珂
内容摘要:李兆洛作为阳湖文人群体的领军,生前未曾整理刊行自己的诗文,殁后由其弟子高承钰、黄志述等辑录遗文,先后纂成道光本《养一斋文集》、咸丰本《李养一先生集》及光绪本《养一斋集》三种。今国家图书馆所藏抄本《辨志书塾文钞》十六册,为李氏别集的一个早期初稿,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却长期为人忽略。通过考察此书与道光本、咸丰本、光绪本诗文集的递嬗关系,得见现存四种李氏别集的文本差异与各自的优劣得失,从而便于为李兆洛诗文的整理工作选定底本,亦由此可知李氏弟子作为整理者在李兆洛别集的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李兆洛 《辨志书塾文钞》 《养一斋集》 别集版本考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格斋赓韵宋贤诗》文献价值初探 赵昱
内容摘要:朝鲜时期孙肇瑞的《格斋赓韵唐贤诗》《格斋赓韵宋贤诗》,以高丽时期流传至朝鲜半岛的《唐贤诗范》和宋贤七言绝句选集为基础,增入孙氏的逐一次韵之作而成。此二书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合编《格斋赓韵唐贤诗宋贤诗》一册,为海内孤本,价值珍贵。本文着重考察了《格斋赓韵宋贤诗》的版本、体例、内容、影响等,指出它所依据的宋贤七言绝句选集或编成于南宋初年,且很早就流传到了朝鲜半岛,成为域外佚存文献;书中较多保留了北宋诗人诗作的早期文字面貌,并有49首宋佚诗,在校勘、辑佚方面皆可重视;同时,还揭示了孙肇瑞次韵原书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旨趣,以期呈现其作为域外佚籍的文学及文化意义。
关键词:《格斋赓韵宋贤诗》 孙肇瑞 朝鲜汉籍 总集 辑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