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建馆110周年纪念之典籍篇·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缀合勘误二十一例 胡辉平(3)
《小蓬莱阁金石目》之金目 黄易著 卢芳玉整理(15)
·甲骨金文研究·
专栏导言 黄天树(41)
谈一版新缀卜辞中的“商人”和“中商”问题 吴雪飞(45)
与商妇相关的两条甲骨史料 吴丽婉(52)
论西周金文中的“鬲鼎” 张乐(57)
吴越剑铭拓本考证二则 马晓稳(64)
金文夫妻同字称谓释例 黄锦前(72)
录尊真伪再考辨 吴盛亚(78)
《殷周金文集成》师兑簋拓片勘误二则 刘卓异(86)
·目录学研究·
《遂初堂书目》类书类未著录《文苑英华》考 翟新明(100)
《文渊阁书目》版本系统考论 刘仁(119)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小说家类考 张玄(134)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发覆——以清代别集为例 陈恒舒(152)
台湾藏《文汇阁〈四库全书〉目录》抄本考 唐宸 黄汉(166)
《讱庵藏词目录》与现代词学因缘 陈昌强(177)
内容摘要
·建馆110周年纪念之典籍篇·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缀合勘误二十一例 胡辉平
内容摘要:学界关于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的缀合成果众多,收集缀合成果进行实物验证,既能排除误缀,又能促进甲骨资料整理的完整性。文章利用馆藏实物对400馀组涉及馆藏甲骨2片甲骨以上的缀合成果进行复核,辑得缀合信息有误及误缀等二十一例,并附图予以解析。
关键词:甲骨 缀合 校勘 误缀
《小蓬莱阁金石目》之金目 黄易著、卢芳玉整理
整理者按:国家图书馆藏稿本《小蓬莱阁金石目》(馆藏号:SB16724),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黄易未刊著作之一,1册,凡61叶,121面,首题“小蓬莱阁金石目”。半叶9行,行24字,黑口,四周单边,乌丝栏,单鱼尾,鱼尾下方书年代,书口下方书页码。外签题“三代至宋元金文目”,下钤“小松所得金石”白文方印,右侧题“黄小松司马藏”。正文首页钤“宝汉堂”朱文长方印、“树镛之印”白文方印、“汉画室”白文方印,末页钤“韵初所得金石文字”白文方印。有清同治五年(1866)七月十六日沈树镛和民国十七年(1928)三月二十六日刘公鲁题跋(详见文末附录)。
此书题为“金石目”,实际著录三代至宋金元时代金文,共328种,是黄易藏金石拓片总目之金文目录,与石目合称“金石目”。此目所收历代金文品目如下:三代98种,汉127种,魏2种,晋4种,北魏2种,北齐2种,隋4种,唐38种,后唐1种,后晋1种,后周1种,吴越2种,后吴1种,南汉1种,南唐1种,宋14种,金8种,元21种。
此目著录体例前后一致。每一条目首行顶格书题名,题名下以小字说明各个部分的书体;次行低三字作释文,释文短者全录,过长者或节录起首数字,或不录,仅简单说明年月、题名等重要信息;然后说明此本为何氏拓本,此器今藏何处以及拓本来源;个别条目之下,作者后加按语,极个别者尚有待补的空格。
首页前朱墨书:“安徽颖州府有唐钟铭,阴文正书约数百字,唐开元年,在开元寺。”此目释文皆避清讳,如铜镜铭文中多“朱鸟玄武”、“朱雀玄武”之类,黄易皆录做“朱鸟元武”“朱雀元武”。另有与今日规范繁体字不同之写法,例如“器蓋”之“蓋”,黄易皆写作“盖”。为保存稿本原貌,以上两种情况皆照录。
·甲骨金文研究·
谈一版新缀卜辞中的“商人”和“中商”问题 吴雪飞
内容摘要:林宏明先生新缀合的一版卜辞中,“商人”、“中商”与东西南北四方或四土相对。“商”处于天下之中,故称“中商”。“商人”,指商之族群。商、中商概念的合一,说明卜辞中的商地指以安阳殷墟为中心的王畿区域。
关键词:新缀卜辞 商 中商 商人
与商妇相关的两条甲骨史料 吴丽婉
内容摘要:文中罗列两条与商妇相关的甲骨史料。第一条是《殷遗》205与《洹宝斋》17缀合以后新见的称谓“妇辛”,这是武丁对妇好的殁称,可直接印证妇好的日名为“辛”。武丁称妇好为“妇辛”,“妇”的指称里面有一种指商王妻室,是不可否认的。第二条是《合集》31935和《合补》8760缀合以后通过“妣辛”和“中妇”的比照,可窥测“中妇”的地位和商代称“妇”者的身份地位。
关键词:甲骨卜辞 商妇 妇好 日名 祭祀
论西周金文中的“鬲鼎” 张乐
内容摘要:叔鼎铭中的“鬲鼎”,金文中仅此一见。由于此器器形不传,故关于“鬲鼎”一词,学者或以鬲形鼎为释,或以为言鼎而连类相及鬲也。笔者认为所谓的“鬲鼎”,实乃鬲字之繁体, 字亦见于虢文公子作鬲、子硕父鬲及虢宫父鬲等器。在叔鼎铭中只不过因偏旁之间相隔较远而被误认作两字。根据金文中自名者器皆为鬲,可知叔鼎器形亦当是鬲而非鼎。
关键词:鬲鼎 鼎鬲 叔鼎
吴越剑铭拓本考证二则 马晓稳
内容摘要:本文考证了金文拓本著录中的两个问题。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者旨於睗剑旧有两种不同的拓本,之前不少著录都误以为是两柄不同的越王剑。我们辨识出了其中一种是一个“错误”的拓本。程瑶田《通艺录》中提及司马达甫收藏的一柄古剑,我们认为即是著名的吴王夫差剑。通过对司马达甫卒年的考证,可知司马达甫是目前所知该剑的第一个收藏者。程瑶田《通艺录》较早辨识出活字模痕并描摹出來,是该剑早期著录中的一个重要摹本。
关键词:拓本 者旨於睗剑 吴王夫差剑 程瑶田
金文夫妻同字称谓释例 黄锦前
内容摘要:本文对金文中夫妻同字称谓现象进行举例分析,通过这一称谓规律,确定有关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原来看似本不相干的器物系联起来,将原本零星分散的材料串联、集中起来,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全面的史料。金文中的夫妻同字称谓,是与古书所载不尽相同的特例,丰富和更新了我们对古代礼制的有关认识,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之间的互补互证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具体的理解。
关键词:夫妻同字 人物关系 铜器系联 史料 古代礼制
录尊真伪再考辨 吴盛亚
内容摘要:录尊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真伪迄今仍无定论。容庚曾认为此器乃卣之有铭残底而镶入无字尊内。但这个意见并未得到公认,近年来也不断遭到质疑。台北故宫博物院一直未公布录尊的X光射线透视照片,学者的讨论多基于对器物外部的观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本文采用版本学的思路,对录尊的收藏与流传历史进行梳理,共勘校十一种铭文拓本,考察其各自产生的时间及彼此的因承关系,发现拓本可以截然分为两类。而只有原器损毁,有铭文的卣底镶嵌到尊内这一过程,才可能导致两类拓本之间差异。
关键词:录尊拓本 版本学 真伪 流传
《殷周金文集成》师兑簋拓片勘误二则 刘卓异
内容摘要:刘体智善斋旧藏“元年师兑簋”两件,《殷周金文集成》编号分别是4274、4275。通过比对字形,知4274之盖铭当为伪作。“三年师兑簋”本只有一件,归丁麟年,丁氏在未除锈前对器铭施拓,除锈后再施拓。罗振玉误以未除锈时之拓属另一器,《集成》将此之作为另一件三年师兑簋的拓片,编号4319。此二拓均有问题,权威金文著录书籍如《殷周金文集成》等当予存疑。
关键词:元年师兑簋 三年师兑簋 《殷周金文集成》 勘误
·目录学研究·
《遂初堂书目》类书类未著录《文苑英华》考 翟新明
内容摘要: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最早保存在元陶宗仪所编《说郛》中,其类书类与总集类互著《文苑英华》被近现代学者视为讨论总集是否可以归属为类书的最重要例证之一。但通过对此例证缘起的文献梳理、对见存明抄百卷《说郛》本的考察可以发现,《遂初堂书目》类书类所著录者实为《戚苑英华》而非《文苑英华》。见存明抄《说郛》本不误,自明末重编百二十卷《说郛》本始妄改“戚”为“文”,谭莹、缪荃孙因仍其误,张宗祥校刻《说郛》而径改明抄本,均导致学术界对此的错误认识,其背后则隐藏着混同总集与类书的学术心理。
关键词:《遂初堂书目》 《文苑英华》 《戚苑英华》 总集 类书
《文渊阁书目》版本系统考论 刘仁
内容摘要:明代文渊阁在书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渊阁书目》一般认为是正统六年杨士奇等人整理新移贮文渊阁藏书所编写的账簿式目录。然存世诸本可分为漫堂钞本系统、四库底本系统及塾本系统,三个系统的版本在内容与形式上皆有较大差异。就其性质而论,四库底本系统应当是正统六年杨士奇等整理藏书时所编写的目录定本,漫堂钞本系统为定本的草稿本,而塾本系统则为万历三十三年编写《内阁藏书目录》前以定本为基础进行藏书检点时的核查本。
关键词:《文渊阁书目》 《四库全书》本 塾本 漫堂钞本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小说家类考 张玄
内容摘要:上海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成书于乾隆四十六年,作为第一次成书进呈的《总目》全稿,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从这部残稿小说家类来看,上图稿本继承了此前《总目》的纂修成果,而在之后《总目》小说家类的修订中,并未进行大幅度的删改。通过比较分析可知上图稿本在《总目》的纂修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承启作用。此外,上图稿本中保存了四库纂修官的修订意见,通过纂修官对提要内容、分类、排序等诸多方面的修订,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总目》小说家类的纂修过程以及四库小说观念、分类的生成史。
关键词:上图稿本 《四库全书总目》 修订稿 小说家类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发覆——以清代别集为例 陈恒舒
内容摘要: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是乾隆四十六年二月至四十七年七月期间四库馆臣修订《四库全书总目》时抽换下来的零页汇集。它反映了这一阶段《四库全书总目》的面貌及其变化,仅从清代别集部分就可以看出,一些原拟抄录的著作被移入存目(原因很可能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抄录),而相应提要的褒贬倾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于我们认识《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残稿 著录 存目 提要 褒贬
台湾藏《文汇阁〈四库全书〉目录》抄本考 唐宸、黄汉
内容摘要:台湾藏《文汇阁〈四库全书〉目录》抄本是现存唯一一份文汇阁《四库全书》书目。通过考证文汇阁库书相关史实和历任董事生平,可判断其底本成于嘉庆年间,出自文汇阁首任阁董谢士松之手,历经谢氏家传,渊源有自,至道光、咸丰间得抄手转抄,传留于世。此抄本对于学界了解文汇阁《四库全书》的变迁,探讨文汇、文宗二阁的密切关系,解决《四库全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文汇阁 《四库全书》 文宗阁 谢士松 版本目录
《讱庵藏词目录》与现代词学因缘 陈昌强
内容摘要:林葆恒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词家、词籍收藏家。本文首先通过一系列新材料,细致考述了林葆恒的生平,纠正学界关于其身世的错误认知。其次,通过对其《讱庵藏词目录》的文献学考察,发掘该书的意义,考察林葆恒词籍收藏情况,并涉及这些藏籍在林葆恒身后的离散。再次,论述林藏词籍在林葆恒编选《闽词徵》《词综补遗》等书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全清词钞》《金陵词钞续》《清百家词录》《全清词》等书在编辑过程中对林藏词籍的借鉴和使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林葆恒及其词学业绩在现代词坛上的各种因缘。
关键词:林葆恒 《讱庵藏词目录》 《词综补遗》 《全清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