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建馆110周年纪念之人物篇·
徐森玉先生与北平图书馆 柳向春(3)
梁启超《白香山诗集》未刊批点辑录 聂丽娟(1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佚文──《李诫〈营造法式〉跋》 何广棪(28)
·编纂与出版·
专栏导言 顾青(31)
原版与“盗版”间的互动:周亮工《尺牍新钞》三选与汪淇《尺牍新语》三编纠葛详考 罗琴(33)
《曲谱大成》编纂问题辨疑 黄义枢(62)
胡季堂与《通志堂经解》的补刊 杨国彭(70)
云南书局、官书局及其刻书考 梁明青(80)
宋本《册府元龟》之蒐辑配补与校勘影印始末考 胡珂 鲁明(112)
·文史新探·
唐代诗人于武陵、于邺诗集考辨 龙成松(150)
《宋会要》礼类与《中兴礼书》及其《续编》——《宋会要》礼类诸门门名及次序复原的新线索 林鹄(164)
明万里海防图筹海系研究 李新贵 白鸿叶(176)
内容摘要
·建馆110周年纪念之人物篇·
徐森玉先生与北平图书馆 柳向春
内容摘要:徐森玉是中国文博、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京沪两地的文物布局,乃至海峡两岸的文物分布,都与他有关。森玉先生曾任职图书馆多年,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壮大的亲历者。他曾在现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北平图书馆任职多年。今国家图书馆建馆将满110周年,谨将前辈森玉先生在此间工作之大概略作梳理。追念前辈,寄望来者。
关键词:徐森玉 北平图书馆 京师图书馆
梁启超《白香山诗集》未刊批点辑录 聂丽娟
内容摘要:梁启超1918年卧病期间批点的《白香山诗集》,共218条,由梁启勋过录于清康熙汪立名一隅草堂刻本《白香山诗集》之中,是稀见的梁启超学术研究未刊资料。梁启超批点白居易诗,既沿承了传统评点之学重体悟感发的特点,又融入了其思想转折时期特有的文学品鉴标准,是梁启超人生后期“情感中心说”诗学理念生成史的重要一环。本文略述此文献之性质,继而以汪立名本《白香山诗长庆集》《白香山诗后集》为次第,对梁启勋过录本进行系统释文,以供学界进一步探研。
关键词:梁启超 《白香山诗集》 未刊批点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佚文──《李诫〈营造法式〉跋》 何广棪
内容摘要:民国十四年(1925)十一月十三日,梁启超曾撰《李诫〈营造法式〉跋》一文,附录于陶湘同年刻印之《营造法式》中,惠赠其儿梁思成、媳林徽因。该文未被收入《饮冰室合集》,固《合集》之佚文也。该文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五月出版之《嘉德二十年(1993—2013)精品录·古籍善本卷》图录,本文乃谨就梁跋详作考证,并附图录与释文,以备读者参考。又提倡开创以“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辑佚一途,幸读者步趋焉。
关键词: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李诫《营造法式》 梁思成 林徽因
·编纂与出版·
原版与“盗版”间的互动:周亮工《尺牍新钞》三选与汪淇《尺牍新语》三编纠葛详考 罗琴
内容摘要:清初尺牍编选出版活动盛行,其中著名的几种选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汪淇《尺牍新语》初编近四成内容盗用自周亮工《尺牍新钞》一选,汪书所标注的许多文献来源并非事实,而是钞自周书的作者小传所附文集名。《尺牍新语》二编和广编在有自己独立稿件来源以后,因袭《尺牍新钞》二选的比重大幅下降,并逐步走向独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周亮工采取了各种应对之策:如在二选、三选的出版序中痛斥恶劣的抄袭行为;尽量将二编的内封做得精致,以吸引顾客;并通过挖改或者重刻某些版面,替换或者增补大量条目。具体操作包括对全书进行补遗、增补王士禛的尺牍、将长篇尺牍替换为短小尺牍等等,以适应市场阅读需求。此为《尺牍新钞》一选至三选不同印次面貌差别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汪淇的盗用行为虽然损害了周亮工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刺激和影响了周亮工的选编、刊印、改易活动。
关键词:周亮工 《尺牍新钞》 汪淇 《尺牍新语》 初印后印
《曲谱大成》编纂问题辨疑 黄义枢
内容摘要:《曲谱大成》是《九宫大成》的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仅有三种残稿本存世。前人对此谱的成书多语焉不详或存在误判。事实上,《曲谱大成》卷首的《总论》乃金坛人于振所作。于振雍正元年才中状元进宫任职, 故而可以排除此谱编纂于康熙年间的可能性。根据雍正朝的戏曲政策、于振生平履历及文本内证,可推断《曲谱大成》是乾隆初年官修曲谱,此谱实为《九宫大成》工程的前期成果。于振在编纂工程初期是重要的编纂官,后来或因患风痹症转由他人接任,接任者批判地继承了《曲谱大成》,并将书名“曲谱大成”变更为“九宫大成”。
关键词:《曲谱大成》 《九宫大成》 于振
胡季堂与《通志堂经解》的补刊 杨国彭
内容摘要:王士禛《分甘馀话》记载,《通志堂经解》书版在康熙年间“收贮内府”。至乾隆五十年(1785),高宗发上谕宣布内府对此书补刊完成。通过胡季堂等人的记载,发现此书版曾存贮于苏州织造局;更鲜为人知的是,《通志堂经解》在内府补刊之前,曾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三十九(1774)年间,由胡季堂等人出资进行过补刊整理。
关键词:《通志堂经解》 胡季堂 彭元瑞 苏州织造局 《四库全书》
云南书局、官书局及其刻书考 梁明青
内容摘要:清同光年间,各省官书局相继兴办,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云南书局顺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本文首先区分云南书局和云南官书局,对云南书局成立于光绪四五年间、云南官书局成立于光绪二十四年的史实作出详细考证,并通过现存局本发现云南书局与云南官书局并存三年的事实。其次,对前人所列局本去伪存真,迄今查实68种650册978卷,其中有20种局本是前人的文中从未介绍的,有6种局本藏于民间而图书馆未有收藏的。最后着重介绍局本的版本特征,特别是翻刻新式教科书和践行西方意义上的版权保护行为,这在各省官书局中独具特色。进一步明晰云南书局、官书局发展历程,突显其在云南近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云南书局 云南官书局 设立时间 局本 版本特征
宋本《册府元龟》之蒐辑配补与校勘影印始末考 胡珂、鲁明
内容摘要:中华书局1989年版《宋本册府元龟》,学界已多所利用,但对其来龙去脉尚缺乏具体之了解。该书主体部分是张元济1928年赴日访书时向静嘉堂借照,其馀部分乃国内公私藏家提供。为求卷帙完整,张元济先后试图以明钞本及明刻本配补,但最终放弃。嗣后抗战军兴、国共易鼎,商务印书馆萧条困窘,出版之事一再延宕,以致张元济终未见书,赍志以殁。直到80年代末中华书局才利用民国商务印书馆所制毛样,董理补苴,影印出版。此书之蒐辑配补与校勘影印,达一甲子,张元济、傅增湘、陈垣、赵万里、陈乃乾皆与其事,与文献学、学术史、出版史颇多关涉。
关键词:《册府元龟》 宋本 张元济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
·文史新探·
唐代诗人于武陵、于邺诗集考辨 龙成松
内容摘要:于武陵、于邺为中晚唐时期两个重要的诗人,但宋代以来长期将二人混为一谈;历代艺文志和书目文献所载二人诗集又重出互见,莫衷一是,研究者稍不留意便会落入其诗、其人的双重“陷阱”。突破此难题的一条线索是寻找二人诗集的演变过程及版本渊源,据此判定诗歌的归属。通过对现存明初汇刻唐人诗集中二人诗集版本的对比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二人诗集的原貌。另一条线索是从二人生平资料中寻找其诗歌的印证,从而反推二人重出诗歌的归属,而出土于邺家族人物墓志中的新材料是重要的突破点。
关键词:于武陵 于邺 诗集 版本 墓志
《宋会要》礼类与《中兴礼书》及其《续编》——《宋会要》礼类诸门门名及次序复原的新线索 林鹄
内容摘要:复原《宋会要》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各类下诸门的门名及排序。以往研究对《永乐大典》事目及《宋会要》辑文所留存的指示门名的种种标志进行了较充分的利用,但对其他相关文献的利用,尚嫌不足。本文针对《宋会要》礼类,尝试在这方面做初步探索。文章发现,在现存文献中,与《宋会要》礼类诸门门名及次序最接近的,应当是《中兴礼书》及其《续编》所载各门门名及次序,其重要性超过《永乐大典》事目。
关键词:《宋会要》 礼类 《中兴礼书》 《中兴礼书续编》 门名 次序
明万里海防图筹海系研究 李新贵、白鸿叶
内容摘要:筹海图是郑若曾、胡宗宪绘制的《沿海山沙图》。筹海系包括此图及受其影响摹绘的《海不扬波》等。该图系有三个突出特征:近洋,绘制有停泊战舰的岛屿;沿海,绘制出支援海洋作战的建置与辅助作战的设施;因增添沿海设施与减少内地建置所形成较短图之纵幅,也是该图系的显著特征。筹海系背后隐藏着绘图者远洋出击与近洋防御协同的海防思想。
关键词:筹海图 筹海系 《沿海山沙图》 《海不扬波》 海防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