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年第4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目录

·本刊特稿·

关于《史记》秦地名“繁庞”“西雍” 王子今(3)

·版本研究·

楼昉《崇古文诀》版本新考 李由(7)

长春中医药大学藏《周易义海撮要》版本考辨 郭晶(18)

甘肃省图书馆藏吴镇《松厓文稿三编》述要 宁俊红 杨齐(26)

·稿抄本研究·

徐渭《天池杂稿》考略及诗文辑佚 余晓栋(35)

刘恭冕《广经室文钞未刻手稿》述议 吴柱(46)

天津图书馆藏抄本《析津志》的四库学考察 邱靖嘉(58)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遂初堂诗》新考 吴航 冯玉洁(75)

·批校题跋整理研究·

国图藏《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形成及流存考 秦博(87)

新见方苞、姚范、张裕钊杜诗评点考略 童岳敏(96)

翁同龢批校《南华经解》及《庄子》孙鑛批注探研 冯坤(105)

董康诵芬室校定本《于湖先生长短句》考识——兼及朱祖谋、吴昌绶之批校 杨传庆(115)

清代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著作关系考 曾绍皇(123)

国图藏未刊揭傒斯集善本题跋辑释 王红霞(138)

浙江图书馆藏集部古籍所见王修题跋考释 姚红(147)

·文史新探·

《玉台新咏》收录刘孝仪诗原因考 黄威(159)

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增定笠翁论古》的文献价值 王定勇 陈安梅(165)

今存冯登府词集各本成书考 房瑞丽(174)

东亚同文书院1927—1943中国调查资料概述 郭传芹(182)

内容摘要

·本刊特稿·

关于《史记》秦地名“繁庞”“西雍”    王子今

内容摘要:《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及卷四四《魏世家》出现“繁庞”地名,《魏世家》作“繁、庞”,判作两地。2013年点校本两处则均作“繁、庞”。现在看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作“繁庞”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先王庙或在西雍,或在咸阳”,参考在陇西郡西县地方的秦早期遗存的考古发掘资料,可知“西雍”应读作“西、雍”。由此考察秦祭祀体系中“西”、“雍”与“咸阳”的地位,有益于秦文化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史记》   繁庞   西   雍

·版本研究·

楼昉《崇古文诀》版本新考     李由

内容摘要:南宋楼昉所编《崇古文诀》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均有广泛流传,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文章选本、批点本。其版本有五卷、十卷、不分卷、二十卷、三十五卷等系统,十分复杂。此前学者因所见材料有限,论述多揣测成分,难以说明各版本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据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唯一宋刊二十卷本全本《崇古文诀》,同时参考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孤本《古文集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刻孤本《古今文章正印》,考证出宋刊二十卷本选篇有所缺失,三十五卷本存在混入《古文关键》批语、选篇的伪编问题,二者皆非楼昉《崇古文诀》的原貌。在是书复杂的版本系统形成的过程中,南宋后期的建阳书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楼昉   《崇古文诀》   《古文集成》  《古今文章正印》

长春中医药大学藏《周易义海撮要》版本考辨     郭晶

内容摘要:长春中医药大学所藏《周易义海撮要》版刻精美、字体隽秀,颇有宋刻之风,故有学者认定其为宋刻;亦有学者经比对后认为该书版本应是清刻。在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时,馆藏单位却以明刻本进行申报,可见对于该书版本一直未有定论。经研究考证,该书应为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经解本,是书贾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的造伪产物,其目的是以清刊充宋刻,以期从中牟利。

关键词:李衡《周易义海撮要》   通志堂经解本   造伪

甘肃省图书馆藏吴镇《松厓文稿三编》述要     宁俊红、杨齐

内容摘要:吴镇是清代乾嘉时期西北地区代表作家,以诗名家,其散文创作在乾嘉文坛也独树一帜,有《松花庵全集》存世。《松花庵全集》有乾隆、宣统和嘉庆三个刻本,乾隆和宣统刻本流传较广,为大家所熟知,但嘉庆刻本流传不广,学界多所不知,今甘肃省图书馆有藏。嘉庆刻本收录作品最为全面,特别是《松厓文稿三编》一册,存文40篇,为吴镇晚年挚友杨芳灿所选编,所收文章大多数为吴镇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去世之前所写,在补充了吴镇文章数量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吴镇晚年的文学创作和交游活动,也展现了西北文坛的繁荣局面,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吴镇   《松花庵全集》  《松厓文稿三编》

·稿抄本研究·

徐渭《天池杂稿》考略及诗文辑佚     余晓栋

内容摘要:天津图书馆藏《天池杂稿》(不分卷)是目前仅见的徐渭存世晚年手稿本,其内容驳杂,收录徐氏晚年诗四十五首(含抄录五首),文八篇,灯谜、杂记若干,《酒牌》一篇。其中《百千斋诗为某赋》、《某御史巡滇,旧台长某偶持节以军与抚滇,徼御史还朝,抚者以诗二首饯,乃次答之代》、《书梦》、《送沈玉吾再北》等五首诗歌及《答朱太卿》、《寿周太母章氏序》、《太侄疏稿序代》、《答沈四书》等四篇文章为中华书局1983年版《徐渭集》所不载,是为佚作。

关键词:徐渭  《天池杂稿》  《徐渭集》

刘恭冕《广经室文钞未刻手稿》述议    吴柱

内容摘要:刘恭冕是扬州学派后期代表性学者之一,其30岁之前文稿结集为《传经堂文钞》,30岁以后更名为《广经室文钞》,并将其中部分内容刊行于世。余稿以及后来陆续所撰各篇又结集为《广经室续钞》,未及刊刻,手稿藏于刘岳云食旧德斋。1949年左右,此稿有过重新整理,更名为《广经室文钞未刻手稿》。此后流入北京,入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今《手稿》一函四册,收文21篇,其中有3篇为后人误收。《手稿》内容涉及经典考据、儒学义理、方志体例,以及序跋书札碑传等方面,体现出刘恭冕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博通的学术风格,反映了宝应刘氏家学和扬州学派在晚清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刘恭冕  《广经室文钞未刻手稿》  扬州学派  《湖北通志》

天津图书馆藏抄本《析津志》的四库学考察     邱靖嘉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四库学的视角,对《析津志辑佚》曾利用过的清末徐维则铸学斋原藏《析津志》抄本进行了专题研究。此书现藏于天津图书馆,系清四库馆臣《永乐大典》辑佚稿本,很可能是专为纂修《钦定日下旧闻考》而誊抄精校的一个本子。据此,可了解《钦定日下旧闻考》纂修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及对《大典》辑佚、文字讳改等相关四库学问题的思考。此外,查阅该书原本亦可校正《析津志辑佚》中的若干讹误。

关键词:《析津志》  《永乐大典》 《钦定日下旧闻考》   四库学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遂初堂诗》新考    吴航、冯玉洁

内容摘要: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间抄稿本《遂初堂诗》二卷一册,以往研究皆认为系清初学者潘耒作于康熙二十九年的未刊编年诗稿。但综合潘耒行迹、诗稿内容所集中反映的座主门生关系、诸同年关系以及存世史料来看,其作者绝非吴江潘耒,而是长洲尤珍。该本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并以尤氏祖堂之号“遂初堂”命名,与尤珍之清康熙间精刻本《沧湄诗钞》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但刻本按古、近体诗编列,以类相从,删去原稿诗篇多至二十余首,保存下来的绝大多数诗篇也有不同程度的删削改动,从中亦可窥见尤珍修改之心路历程

关键词:吉林大学图书馆  《遂初堂诗》   潘耒   尤珍

·批校题跋整理研究·

国图藏《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形成及流存考    秦博

内容摘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系沧州 孙氏家族旧藏文物,手卷上汇集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名臣43人的亲笔题赞,其中不乏姚广孝、“三杨”等元老重臣的作品,其文物及历史文献价值不言而喻。梳理、考证题赞者的身份信息,还原手卷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明初以曾棨为代表的江右籍翰林院文学侍臣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窥见明初翰院文化之一斑。勾勒手卷在孙氏后人手中的传承情况,可揭示明清士绅以文献故物作为家族凝聚力物质载体的情况。

关键词:《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  翰林院   宗族意识文献流传   姚广孝  孙楷第

新见方苞、姚范、张裕钊杜诗评点考略     童岳敏

内容摘要:新见的方苞、姚范、张裕钊《杜诗评点》为姚永概过录本,底本是郑法玉勾草堂本《杜工部集》。三色笔过录,方苞批点为黑笔,姚范批点为红笔,而张裕钊批点是绿笔。三家皆有圈点,但每首诗歌的侧重各有不同。批语只有方、张二家,两人批杜之作,既重视源流,也论风格、气韵。从批评对象看,有综括全诗的旨意,也有对字句的辨析。相对而言,方苞批语虽稍显简略,但要言不烦,而张裕钊更侧重于杜诗风格、诗法技艺的全面评析。

关键词:方苞   姚范   张裕钊   姚永概   杜诗评点

翁同龢批校《南华经解》及《庄子》孙鑛批注探研    冯坤

内容摘要:国家图书馆藏清同治五年皖城藩署刻本《南华经解》,有翁同龢跋及批校。其中所过录明闵齐伋刊本孙鑛《庄子》批注,为我们理解孙鑛《庄子》批的流布和接受填补了中间环节。与他本对校,揭示了孙鑛《庄子》批的演变源流——先在明末的古文批点风气中被删改“提纯”为文艺性评论,又在晚清诸子学复兴的背景之下为高级知识分子所注意并试  图弥补其中的大幅删削。处在“文艺化”与“经典化”两种时代风尚之间,孙鑛《庄子》批成为了时代思潮的典型缩影。

关键词:庄子   翁同龢   孙鑛   闵齐伋   《南华经解》

董康诵芬室校定本《于湖先生长短句》考识——兼及朱祖谋、吴昌绶之批校     杨传庆

内容摘要:《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拾遗》一卷《补遗》一卷,董康诵芬室据影宋乾道传钞本校定,今藏南开大学图书馆。董康据《南词》本《于湖词》对传钞本字句、词题、篇次加以校订,又据毛晋汲古阁本及《南词》本《于湖词》作《补遗》一卷,综合三本,校定重钞,编成了当时最为完备的《于湖词》。后朱祖谋、吴昌绶等又对董康校定本重加校勘,特别是吴昌绶利用汲古本、《南词》本《于湖词》及《花庵词选》、《绝妙好词》等对董校本字句精心校订,并对《于湖词》版本进行了深入准确地考察。吴昌绶对《于湖词》的校考代表了当时张孝祥词集研究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董康   《于湖先生长短句》  朱祖谋  吴昌绶  批校

清代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著作关系考     曾绍皇

内容摘要:评点和诗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特殊的批评形式,在创体时间、形式体制和批评方法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这是二者可相互借鉴的客观基础。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家往往身兼批点者和诗话作者的双重身份,这是二者多互为采撷的主体因素。清代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著作的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杜诗未刊评点是某些诗话著作或笔记类著作的直接来源;诗话的繁盛为杜诗未刊评点综合评本的形成提供了资料来源。当然,清代杜诗未刊评点所引诗话与相关诗话著作亦存在或增删、或补充、或辨正的相异之处,这些转录过程中的差异或变动侧面凸显出不同诗学研究者诗学理念、取舍标准、关注重心等层面的差异。探讨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著作的关系,可管窥清代杜诗评点及杜甫诗话发展演变的冰山一角。

关键词:杜诗   评点  诗话

国图藏未刊揭傒斯集善本题跋辑释     王红霞

内容摘要:揭傒斯,字曼硕,元文学家。今国家图书馆藏揭傒斯诗集、文集、诗文合集共有十余种,且均保留了各家收藏或校勘题跋。如张蓉镜、季锡畴、孙原湘、黄丕烈在跋语中梳理了明天顺五年沈琮广州府学所刻的《揭文安公文粹》在清代的流传和收藏情况,其余诸家识语对于进一步考察揭傒斯集子编撰、刊刻、印刷、收藏等问题,亦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故将未刊的题跋予以整理,并做必要考释。

关键词:国图   未刊   揭傒斯   善本   题跋

浙江图书馆藏集部古籍所见王修题跋考释     姚红

内容摘要:王修是清末民国时期浙江长兴藏书家,为“浙西三名士”之一,对版本目录学颇有研究。浙江图书馆藏王修捐赠的三千余册珍贵古籍,多有批校题跋,或考订版本,或纠缪补阙,或评论人物,颇具学术性和史料价值。

关键词:浙江图书馆   题跋   王修

·文史新探·

《玉台新咏》收录刘孝仪诗原因考     黄威

内容摘要:据《陈书》记载,徐陵在梁代曾遭刘孝仪弹劾免官,以南朝弹劾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看,徐陵在编撰《玉台新咏》时不应该收录其仇人的诗作。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该书卷十录有刘孝仪诗两首,颇使人感觉疑惑。通过对徐陵仕宦履历的考察可知,当时弹劾徐陵者为御史中丞臧盾而非刘孝仪,《陈书》所记有误。因弹劾事件与刘孝仪无关,《玉台新咏》收录刘氏诗并无可怪之处。

关键词:《玉台新咏》  徐陵   刘孝仪   臧盾

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增定笠翁论古》的文献价值     王定勇、陈安梅

内容摘要: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增定笠翁论古》系新发现的《笠翁论古》初版的修订本,也是后来《史断》所据的底本,填补了《笠翁论古》流变过程中缺失的关键一环,纠正了前人认为该书并无修订本的误解。《增定笠翁论古》的扉页题识、序言二篇、凡例四则、史论三篇、评语若干皆仅此一见,可补各家文集之遗佚;该书标榜“论策兼资”,刻意服务科举考试。《增定笠翁论古》保留了李渔生平的真实记录,参以旁证可考订疑义:李渔因“《无声戏》案”而发生创作转向,“随庵主人”系李渔的别号,沈因伯入赘李家时间为顺治十七年。

关键词:李渔   《增定笠翁论古》  《一家言》  《无声戏》案   余怀

今存冯登府词集各本成书考     房瑞丽

内容摘要:冯登府是浙西词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但因其词集版本情况比较复杂,因而学界对其词的创作成就认识不足。实际上他的词集从早期的创作,到最后的刊刻定本,是经过多次修改、重订而形成的,最终结集为《种芸仙馆词》五卷三种,包括《花墩琴雅》二卷、《钓船笛谱》一卷和《月湖秋瑟》二卷。梳理冯登府词集的成书过程,对于研究冯登府词的创作历程及其词学观念的形成,乃至浙西词派后期的走向和转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冯登府   《种芸仙馆词》  版本

东亚同文书院1927—1943中国调查资料概述     郭传芹

内容摘要:东亚同文书院在其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在中国开展大规模旅行调查,调查成果数以千计,涉及中国社会方方面面,为日本政府和军部提供了重要情报,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这些调查资料主要包括旅行日志和调查报告,旅行日志是参与调查的学生沿途所见所闻的记载,调查报告则是对某一地区或专题所做的专门调研。他们通过铁路或水路,以实地踏查的旅行方式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搜集了关乎中国国情的一手调查资料。目前国内所藏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档案,是书院撤退时遗留下来的,这些调查资料相当珍贵,反映了书院在整个中日战争期间的行为,其调查内容和特点值得深入研究,这些调查也对研究战时日本在中国实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亚同文书院   中日关系   调查报告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