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域外汉籍·
圣彼得堡藏西域梵文写本释读新进展 周利群(3)
哈佛藏明刊本《吏部职掌》考——兼及上图藏本 李军(16)
剑桥大学图书馆藏稿本《郑堂读书记》述论 谢辉(44)
·中外文化交流·
闽刻《十三经注疏》山井鼎手校本价值考论 王晓静(54)
津田左右吉的论著及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影响——以民国时期为中心 刘岳兵(66)
·信札整理研究·
徐尺牍稿本考论 陈庆元(80)
刘承幹致缪荃孙函札考释 吴青(94)
孙德谦致曹元弼书札七通考释 许超杰 王园园 (115)
陈训慈致朱家骅、沙孟海等手札考释 张凯(129)
·文史新探·
乐府曲调《婆罗门》考辨 韩宁 徐文武(144)
新见卢元昌《半林诗稿》考略 刘晓亮 徐国荣(155)
查慎行《南斋日记》考证二则 陈玉兰(165)
《张佩纶日记》与丰润张氏藏书考论 谢海林(170)
《史记会注考证》断句例释 杨海峥 陈思(182)
内容摘要
·域外汉籍·
圣彼得堡藏西域梵文写本释读新进展 周利群
内容摘要:圣彼得堡藏敦煌写卷是散落在全世界的敦煌文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陆上丝绸之路研究或称西域研究也成为一个历时弥久的国际项目。当来自古代西域的其他语种文本得到广泛研究之时,保存在圣彼得堡的梵文写卷在过去一百年间几乎一直在沉睡。《中亚出土佛教写本:圣彼得堡所藏梵文残片》是辛岛静志教授与玛格丽塔·沃罗比耶娃-吉斯雅托夫斯卡雅博士领衔的日俄中等国学者共同努力十多年的结果。此卷刊布有:中亚来的《虎耳譬喻经》,中亚和吉尔吉特来的《无胜军长者授记》,《土库曼斯坦木鹿城的譬喻经选集》,彼得罗夫斯基藏品中的《大涅槃经》。除了平行文本的转写,本卷同时提供了前述写本的清晰彩印照片。以《虎耳譬喻经》圣彼得堡梵本对尼泊尔梵文精校本的多处修订为例,说明此卷诸多中亚写本在修订其他传世本以及探明文本源流、廓清文本传播路径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东方文献研究所 西域梵文写本 《虎耳譬喻经》
哈佛藏明刊本《吏部职掌》考——兼及上图藏本 李军
内容摘要: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明刊《吏部职掌》十册。通过与上海图书馆同名藏本及相关文献的比较,确定二者为同一版片所印,实为天启初刊行的《吏部志》之抽印本,出自部志卷三十一至四十的“职掌”门。该门是宋启明在张瀚万历二年主持纂修的《吏部职掌》上增加“增考”而成,故哈佛本、上图本记为“张瀚纂、宋启明增补”为宜,大致印行于崇祯年间。哈佛本《稽勋(司)册》已非原貌,是从张瀚本同名册配补而来。
关键词:《吏部职掌》 《吏部志》 宋启明 哈佛燕京图书馆 后印本 抽印本
剑桥大学图书馆藏稿本《郑堂读书记》述论 谢辉
内容摘要:周中孚《郑堂读书记》稿本,历经朱为弼、丁日昌、刘承幹收藏,于1949年流入英国,今藏剑桥大学图书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的南京图书馆藏《郑堂读书记》稿本,实际应是周中孚为上海藏书家李筠嘉编纂的一部藏书志。稿本《郑堂读书记》有多处文字可正刻本之误;其在作者仕履方面与刻本之不同,可以考见《郑堂读书记》部类排列和佚稿之情况;稿本中的增删之处,也可考见《郑堂读书记》之撰述历程及宗旨。
关键词:剑桥大学图书馆 《郑堂读书记》 周中孚 李筠嘉 嘉业堂
·中外文化交流·
闽刻《十三经注疏》山井鼎手校本价值考论 王晓静
内容摘要:山井鼎是日本享保年间取得经学校勘里程碑地位的第一人,他的校勘成果萃为《七经孟子考文》二百卷,并被中国乾嘉学者卢文弨、阮元广泛采用。关于山井鼎足利校书的时间、过程,今借助日本京都大学藏山井鼎手校本,才可以给出具体的结论:集中在享保五年秋、享保七年八月十三日到享保八年十一月廿五日两个时间段,持续到享保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在此时间内完成了《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左传》、《毛诗》、《论语》、《孟子》七经及古文《孝经》的校勘。手校本以闽本为底本,保存了山井鼎校经的原始面貌,直观体现了山井鼎以版本对校为主的校勘方法,同时提供了大量不见于《考文》的条目、按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山井鼎 足利校书 《七经孟子考文》
津田左右吉的论著及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影响——以民国时期为中心 刘岳兵
内容摘要:津田左右吉是近代日本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其关于日本史和中国历史地理、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著作及相关思想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周作人、王国维等人的思想和学术生涯中的某一个时期都与其论著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同时,一些同时代中国学者也尖锐地批判津田左右吉的有关中国思想文化的论著在方法论上存在着以先存“蔑我文明”之己见“解释事实”、甚至“翻果为因”的致命缺陷。民国学者对津田左右吉论著及学术思想的探讨,体现了中日学术思想交流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关键词:津田左右吉 中日学术交流 王国维 周作人
·信札整理研究·
徐尺牍稿本考论 陈庆元
内容摘要:徐流传至今的稿本《红雨楼集·鳌峰文集》十二册,其中第三册至第八册为尺牍,藏上海图书馆。数百年来,徐兴公尺牍颇受关注,陈寿祺、陈衍等都有过简要论述。经过反复核对统计,稿本共有尺牍742通(含各自独立的残篇),去其重复2通,启体滥入1通,今存739通,尺牍收件人计352人(残件无法判断收件人不计,一通书信有两位以上收件人只计前一位)。徐去世后,稿本几经易手,收藏者重装,编排无序;我们重加编排,统计各年所作篇数,今存尺牍最早的是万历二十年(1592),最晚为崇祯十五年(1642),所存尺牍最多的是崇祯十三年(1640),计75通;五十一年间,有十年的尺牍全部散佚。收件人篇数最多的是李峻19通,5通以上计32人。兴公尺牍内容丰富,一方面可与其诗文互证及订补,另一方面披露了徐协助曹学佺编《石仓十二代诗选》、《石仓明文选》的细节,亦涉及到家事与乡里琐事等。
关键词:尺牍 徐 曹学佺
刘承幹致缪荃孙函札考释 吴青
内容摘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二十一通刘承幹致缪荃孙函札,内容多为刘承幹请求缪氏帮助鉴定古籍,亦谈及《毛诗疏义》、《宋会要》、《吴兴备志》等多部古籍的刻印与流播。整理与考释这批手札,不仅可以了解相关古籍的辑刻与流传过程,还可以管窥其时相关人物的交游过程及心态,为研究刘缪二人的学术思想提供新的线索。
关键词:刘承幹 缪荃孙 嘉业堂 艺风堂
孙德谦致曹元弼书札七通考释 许超杰、王园园
内容摘要:曹元弼、孙德谦为近代经史大家。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复礼堂朋旧书牍录存》内有孙德谦致曹元弼书七通,多属论学之作,有助于考察孙德谦与曹元弼的交游,更可探求孙氏学行。书札亦涉及苏州存古学堂人事兴废,孙德谦对新旧学人的评骘,及其对传统儒家礼教的坚守与对新风尚的批判等,从中可见孙氏作为遗民学者在民国的处境及其对民国的态度。
关键词:孙德谦 曹元弼 《复礼堂朋旧书牍录存》
陈训慈致朱家骅、沙孟海等手札考释 张凯
内容摘要:阐扬乡邦文献,复兴浙学,可谓民国浙江学人的群体诉求。通过整理数通陈训慈佚札,可以了解:抗战前后,陈训慈依托江浙学界与政界的人际网络,先后主持浙江省立图书馆,筹办浙江文献展览会;参加教育部史地委员会,创建中国史学会;协助竺可桢,在困境中发展浙江大学;保存文澜阁《四库全书》,传承文化命脉;积极投身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竭力挽回战时文物损失,以期复兴浙学。新发现的信札,既可深入考察抗战前后陈训慈昌明学术的理念与行事,更可为考察民国学界的多元面貌,尤其是近代浙学演变提供有效的知识参考。
关键词:陈训慈 浙学 浙江文献展览会 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
·文史新探·
乐府曲调《婆罗门》考辨 韩宁、徐文武
内容摘要:婆罗门乐是天竺乐,大约在隋朝时传入中国。《婆罗门曲》源自于婆罗门乐,婆罗门乐在流传过程中与龟兹乐融合,《婆罗门曲》因而常被归入胡曲。唐代著名的舞曲《霓裳羽衣曲》乃唐玄宗据《婆罗门》而制,至今仍有《婆罗门曲》古谱留存。初唐时期出现了杜元琰诵《婆罗门咒》,《婆罗门咒》是天竺人常念的一种咒语,与《婆罗门曲》没有直接联系。李益的《婆罗门》“回乐峰前沙似雪”流传甚广,后世《婆罗门》曲辞创作受玄宗月宫得《霓裳羽衣曲》传说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婆罗门乐 婆罗门曲 婆罗门咒 霓裳羽衣曲 乐府
新见卢元昌《半林诗稿》考略 刘晓亮、徐国荣
内容摘要:卢元昌为明末清初名士,著述多种,然因“江南奏销案”之牵连,多遭禁毁,其诗集《半林诗稿》虽多为杜诗学者与目录著作提及,然因残缺不全,且未见整理,故学界尚不清楚其具体面目。今新见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有《半林诗稿》刻本庚辛壬癸四集,为其他文献所未载。又见南京图书馆藏有《半林诗稿》抄本甲乙丙三集,内容亦为学界所未道。今合此七集而考之,可见为其后期所作,内容丰富,能够代表其诗词的艺术成就,亦可据之而考见其籍贯、交游及晚年的生活状态等,探见身处明清鼎革之际士人对清廷的态度、沉沦下寮之心态,以及补苴清代诗词文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卢元昌 《半林诗稿》 江南奏销案
查慎行《南斋日记》考证二则 陈玉兰
内容摘要:南书房制度递嬗、人员变迁及日常运行情况于清史研究至关重要,而相关研究所能依据的文献极为鲜见。查慎行《陪猎笔记》、《南斋日记》不仅对查慎行研究是极可珍视的第一手资料,对南斋制度研究也极其重要。《历史档案》2014年第2期发表了对《南斋日记》稿本的介绍文章,于相关研究有所助益。但由于稿本文字漫漶、行草率意,使相关介绍存有缺憾:一是将日记稿本写作时间由康熙四十三年误成康熙四十六年,以致所论史事与史实南辕北辙;二是将张廷玉的始入直时间误成查昇的,并颠倒了查慎行、查昇的叔侄关系。为免误导,特加考证。
关键词:查慎行 《南斋日记》 南书房 查昇 张廷玉
《张佩纶日记》与丰润张氏藏书考论 谢海林
内容摘要:张佩纶为晚清著名藏书家,其藏书来源的主要途径有受赠、购买、传抄等。光绪十九年十月购得仁和朱氏结一庐藏书185箱,藏书开始激增,有数万卷之多,辛亥革命前达到顶峰,多达5百馀箱。从《张佩纶日记》来看,张佩纶藏书的精华以抄本居多,还有部分宋元明清精刻旧椠和名帖拓本。藏书的目的一是为了娱情,二是为了治学。
关键词:张佩纶 《张佩纶日记》 结一庐
《史记会注考证》断句例释 杨海峥、陈思
内容摘要: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对《史记》正文及“三家注”全部作了点断,其标点体系简明完整。对疑难文句的点断,广泛徵引各家论说,考辨分析,择善而从。通过将《史记会注考证》与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对读,详加考辨,可以体现日本学者《史记》研究的特点及成就,也反映出了泷川资言充分利用日本所藏各种写本和刻本,对《史记》进行全面校勘的成果。
关键词:《史记会注考证》 《史记》 泷川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