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年第1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目录

·敦煌文献研究·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误缀四题 徐浩 张涌泉(3)

敦煌疑伪经六种残卷缀合研究 张小艳(17)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大乘无量寿经》缀合研究 张磊 左丽萍(36)

·版本研究·

国图藏宋刊巾箱本《春秋经传集解》考论 方韬 刘丽群(49)

《中说》版本源流考 邓小军(61)

《董解元西厢记》版本的流变 夏心言(82)

·书札整理研究·

日本新近发现梁启超书札考注 吕顺长(91)

缪荃孙致吴士鉴信札考释 陈东辉 程惠新(102)

·题跋整理研究·

张绍仁、黄丕烈书籍交往初探——以静嘉堂藏《秘册汇函》张绍仁手校题跋为中心 刘斯伦(137)

赵烈文《天放楼金石跋尾》考释 王胜明(148)

·藏书史研究·

新发现的汪氏振绮堂四库进呈书目 杨洪升 李雪(172)

慕学勋及“慕氏藏书”初考 李国庆(179)

内容摘要

·敦煌文献研究·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误缀四题   徐浩、张涌泉

内容摘要:《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已在国图馆藏范围内对部分敦煌文献进行了局部缀合,有的缀合存在误缀的问题。本文选取该书已缀合的93组《大般若经》写本为考察对象,从内容、行款、残字、书风书迹等方面加以综合检验,将《国图》误缀的五组归纳为四类,揭示误缀的原因,并就敦煌残卷缀合的方法试作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敦煌文献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  《大般若经》  缀合  误缀

敦煌疑伪经六种残卷缀合研究   张小艳

内容摘要: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百多种疑伪经,绝大多数都不载于清以前的藏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其中不少都是残卷(片),给整理研究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提谓波利经》、《像法决疑经》、《普贤菩萨说证明经》、《首罗比丘经》、《救护身命经》、《救疾经》是六朝隋唐五代宋初时较为流行的六种疑伪经。本文通过对这六部疑伪经在敦煌文献中现存面貌的考察,弄清其所存卷号、完整或残缺的情况;并从内容接续、残字拼合、行款相同、字迹书风相近等角度的比较分析,将这六经中的25号残卷(片)缀合为12组。通过缀合,使这些原本分裂的残卷得以团聚一处;借助于缀接后的写本显示的较为完整的信息,不仅可给这些残卷(片)作出准确的定名,还可对其形制、内容与性质作出更为客观、可靠的判断。

关键词:敦煌文献  佛教疑伪经  残卷缀合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大乘无量寿经》缀合研究    张磊、左丽萍

内容摘要:敦煌本汉文《大乘无量寿经》共约1261号,包括730馀号残卷或残片,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695号。通过对国图所藏残片的内容、断痕、行款、书风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将其中的22号残片缀合为8组。缀合后能对相关写卷的性质做出更为客观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敦煌文献  《大乘无量寿经》  缀合

·版本研究·

国图藏宋刊巾箱本《春秋经传集解》考论   方韬、刘丽群

内容摘要: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刊巾箱本《春秋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左传》刻本之一。通过考察刻工可知,该书很可能是南宋初杭州地区翻刻的北宋巾箱本。该书的卷末尾题与唐石经一致,这应是《春秋经传集解》早期刻本的一个特征。巾箱本上的标抹点校保留了早期阅读者若干信息,而今《四部丛刊》宋刊本应是阅读者校勘所用的重要校本。今用敦煌残卷、南宋嘉定九年兴国军学本所载闻人模《经传识异》校以巾箱本可知,巾箱本不仅多处异文与敦煌本相合,而且可能是闻人模所用校本之一,其文献价值应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春秋经传集解》  南宋  巾箱本  标抹点校  校勘价值

《中说》版本源流考    邓小军

内容摘要:本文考察《中说》历代叙录和今存版本,厘清其版本系统和版本源流。所考察之版本以清末为下限,著录今存四十种不同版本,包括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所藏宋刻本五种,其中北宋刻本两种。《中说》版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系统:一、宋初通行白文本系统;二、北宋阮逸注本系统,此是《中说》版本之主流系统,又可分为4个子系统:1.北宋阮逸注原本系统、2.宋元纂图音注本系统、3.明清删注白文本系统、4.元明选本系统;三、宋明改编本系统。

关键词:《中说》  版本  系统  源流

《董解元西厢记》版本的流变   夏心言

内容摘要:《董解元西厢记》现存的九种明清版本,皆为明代嘉靖年间张羽整理本的衍生。直接来自张羽整理本的刻本,目前有“风逸人本”和“适适子本”两种,前者应为嘉靖年间刊刻,极有可能是张羽的原刻本;后者应为万历年间刊刻,根据八卷的分卷形式,其刊刻时间当早于同属万历年间的黄嘉惠刻本、《新刊合并》刻本。《董解元西厢记》的版本经历了一个卷数演变过程,由最初的八卷本分化为二卷本,后来形成二卷本和四卷本两个版本系统。这种演变既包含编撰者统一丛书体例的需要,亦包含商业出版趋新逐利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董解元西厢记》  版本  诸宫调  张羽

·书札整理研究·

日本新近发现梁启超书札考注    吕顺长

内容摘要:本文对日本高知市立自由民权纪念馆所藏的梁启超致山本宪信札计8通进行整理介绍。信札主要涉及梁启超1898年流亡日本后与大阪汉学家山本宪交往的内容,显示康梁等人抵日之初存有借助日本政府及民间力量改变国内政治状况的幻想,反映梁启超对汪康年等人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严重不满,记录了梁启超停留日本期间部分活动内容。作为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戊戌变法史的研究史料,弥足珍贵。

关键词:梁启超  山本宪  汪康年  书信  维新变法

缪荃孙致吴士鉴信札考释   陈东辉、程惠新

内容摘要:杭州图书馆藏有缪荃孙致吴士鉴信札44通(其中部分为残段),未曾刊布。这些信札的撰写时间大多在1912-1919年缪荃孙寓沪期间,内容又多与《清史稿》之编纂相关。本文根据《艺风老人日记》、《艺风堂友朋书札》及相关资料,将这些信札依时间顺序排列,加以考释。

关键词:缪荃孙  吴士鉴  《清史稿》  信札

·题跋整理研究·

张绍仁、黄丕烈书籍交往初探——以静嘉堂藏《秘册汇函》张绍仁手校题跋为中心   刘斯伦

内容摘要:学界以往有关张绍仁的介绍,材料多出自黄丕烈跋文,涉及其人亦往往是黄氏研究之附。本文则从张绍仁视角出发来观察两家往来。现藏静嘉堂文库的张绍仁旧藏《秘册汇函》所收书中,有七种经其手校并题跋,而这些跋文都可以在黄丕烈跋文中找到相呼应的内容。通过对比两家题跋,可以对张绍仁校勘所用底本的来源有更清晰的认识,了解更多二人在这一时期交游中的细节,并由此重现围绕此书展开的典籍流通、校勘网络。

关键词:张绍仁  黄丕烈  静嘉堂文库  《秘册汇函》   题跋

赵烈文《天放楼金石跋尾》考释   王胜明

内容摘要:《天放楼金石跋尾》是晚清藏书家和金石学家赵烈文多年玩赏和研究金石拓片的评论和总结,跋语涉及铜器铭文考释、器物源流考述、碑帖版式考辨及真伪鉴定等多个方面。其中部分金石拓片为天放楼所藏,是天放楼金石碑帖逸散后仅能窥其当年之盛的文字资料。通过考释,可见其独到眼光和深厚的鉴定功力,其中诸多观点,是长期鉴定大量古器物实践的经验总结,对今天的文物鉴定依然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赵烈文  《天放楼金石跋尾》

·藏书史研究·

新发现的汪氏振绮堂四库进呈书目   杨洪升、李雪

内容摘要:汪氏振绮堂以献书四库馆而享有盛名,其献书数目学界多据《进呈书目》之“浙江省第四次汪汝瑮家呈送书目”与《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确定为219种。今发现南开大学图书馆所藏玉笥山房钞本汪諴《振绮堂书目》卷首另载一汪氏进呈书目,收书109种,经考查其实为汪氏第二次进呈书目。其书有100种见于“浙江省第十一次呈送书目”,但未被明确标示系汪氏进呈之书。《纂修四库全书档案》则记此次浙江进呈书系“零星觅获”,亦不言具体来源。这使汪氏第二次进书的贡献长期湮没。此一发现为研究浙江藏书家进呈书提供了新材料与新思路。

关键词:汪諴  《振绮堂书目》  汪氏振绮堂  进呈书  四库馆

慕学勋及“慕氏藏书”初考   李国庆

内容摘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郑裕彤东亚图书馆的“慕氏藏书”,乃北美中文古籍收藏中可观者之一。原书主清末民初慕学勋,山东蓬莱人,历时二十多年,网罗遍及四部,积至四万馀册,编有《蓬莱慕氏藏书目》。不幸慕氏遽而早逝,藏书几经周折,1935年落户北美多伦多大学。倏忽八十多年,因无现代书志,且又远隔重洋,不易查检,国人惟凭二三者介绍,略知大概。然管窥蠡测,讹误难免。而以讹传讹,有至于假作真时真亦假之势。本文爬梳文献,证以最近披露之慕氏藏书印章,以期为慕氏正名号,还历史以真相。

关键词: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  慕氏藏书  慕学勋  慕玄父藏书印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