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6年第1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目录

·版本研究·

宋刻《南岳稿》考证 程章灿(3)

瀛本周必大文集版本源流考 闫建飞(15)

《孙山甫督学集》版本考述 赵广升 朱崇先(26)

·稿抄本研究·

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考略 苗润博(35)

梁章钜《玉台新咏定本》价值考述 张蕾(47)

·批校题跋·

奚禄诒批点杜诗考辨 曾绍皇(56)

天一阁藏顾广圻校《仪礼注疏》考述 周慧惠(70)

影印巾箱本《琵琶记》俞平伯、周作人题跋释录 韩春平(87)

·名人手札·

章太炎上曲园老人手札考释 俞国林 朱兆虎(92)

吕思勉与张毓英通信汇考——兼谈吕思勉与中国象棋界之交往 李文才(128)

·辑佚与辨伪·

新见宋人碑志辑考汇评——《全宋文》补目五十七篇 罗昌繁(139)

万历本《百琲明珠》非伪作辨考——兼论杨慎《词品》与《百琲明珠》的承传关系 朱志远(151)

·文史新探·

竺法济《高逸沙门传》索隐 阳清(162)

《中鉴录》的编辑、刊布与存藏 周保明(169)

明代文言小说《斩蛟记》作者考 万晴川(179)

明朱安《李空同先生年表》辨误 郝润华(185)

内容摘要

·版本研究·

宋刻《南岳稿》考证      程章灿

内容摘要:《南岳稿》是晚宋著名诗人刘克庄早年的诗集,因其牵涉江湖诗案而被禁,原书久已失传,原貌不可得见。2006年,湮没已久的宋刻《南岳稿》四卷忽然重现拍卖市场,引起文献版本学界和古籍收藏界一阵轰动,但随后藏家秘之,研究者并未看到全帙。最近,笔者有幸获睹此本,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南岳稿》原有五卷,总称“南岳五稿”,非一时一次刻成,五稿皆可单行,时人亦往往分别而称之。第二,宋刻《南岳稿》篇目序次与现存各本后村集中所收的《南岳稿》有较大差异,虽然其年代较早,但亦非江湖诗案发生前的原貌,已经被抽换增删过。第三,根据宋刻《南岳稿》的异文,不仅可以窥见刘克庄对自作诗的具体修改,而且可以为《刘克庄集笺校》增添一个新的校本,并订正《刘克庄集笺校》的讹误。

关键词:《南岳稿》  刘克庄  江湖诗案  校勘价值

瀛本周必大文集版本源流考      闫建飞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考察瀛本周必大文集的版本源流。文章指出,底本知圣道斋本并非以往学者认为的谢深甫本,而是张鸿声旧藏,主体却是抄自宋宾王本。校本张敦仁本并非开禧初刊本;王赠芳所借和彭邦畴所用翰林院本为同一版本,即四库底本,欧阳棨所用者抄自四库底本。通过梳理瀛本源流,发现瀛本难称善本,周必大文集亟待新的整理本。

关键词:周必大文集  瀛本  张敦仁本  翰林院本  知圣道斋本

《孙山甫督学集》版本考述      赵广升、朱崇先

内容摘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孙应鳌的《孙山甫督学诗集》明刻本一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孙山甫督学文集》明刻本两部,大陆无藏。本文通过比勘两馆所藏刻本的版式、异文,并参考相关书目和序跋,考证两馆所藏为同一版本,即刻于隆庆元年的《孙山甫督学集》。静嘉堂所藏《孙山甫督学集》对校勘整理孙应鳌诗文集、研究孙应鳌诗文艺术特色及任瀚的文学批评思想具有价值。

关键词:孙应鳌  《孙山甫督学诗集》  《孙山甫督学文集》  《孙山甫督学集》  版本

·稿抄本研究·

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考略      苗润博

内容摘要: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是一部尚未引起学界重视的《总目》稿本。本文的研究表明,此本与上海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所藏《总目》残稿原本属于同一部稿本,皆抄成于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修改下限为四十七年七月。将台图残稿与天津图书馆所藏稿本加以对比、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弄清《总目》诸稿本之间的关系,明确其修纂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调整、修改幅度,深化对四库学相关议题的认识。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稿本  台北“国家图书馆”  四库学

梁章钜《玉台新咏定本》价值考述      张蕾

内容摘要:梁章钜《玉台新咏定本》为纪昀《玉台新咏校正》的过录本。此本自信为“定本”,其价值正在于做了许多超越简单“过录”的努力。“定本”之“定”从多方面途径得以实现,主要包括:对《校正》之考订与眉批部分或简化或补充的处理;批语取自《校正》的不同版本,而加以综合与融通;对《校正》的疏误之处时有修订。梁章钜定本对原作的补充、修订之功,在诸过录本中尤具不可忽视的价值。此外,《校正》稿本中删除了一些不无价值的批校之文,全赖梁章钜定本得以保存。该书对《校正》不同版本批校之语的去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纪氏原本几经修订的情形,启发我们重新考量《校正》完成的时间跨度。

关键词:梁章钜  《玉台新咏定本》  纪昀  《玉台新咏校正》

·批校题跋·

奚禄诒批点杜诗考辨     曾绍皇

内容摘要:奚禄诒是清初重要的杜诗专家,其贡献主要在于杜诗评点,但因其评点未付之梨枣,流传不广。复旦图书馆藏善本、题“奚禄诒批点《杜诗详注》”一书是了解奚禄诒杜诗研究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奚禄诒生平、交游及此杜诗批本情况的具体考辨,可知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奚禄诒批点《杜诗详注》”非奚禄诒亲手批本,而系他人过录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过录本奚禄诒杜诗评点,较黄叔璥过录本评语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奚禄诒评点杜诗时,善于从地域文学的视角来观照杜诗,以“得力”与否作为诗歌用字优劣的批评标准,并顺应时代文学思潮的批评特质,在清代杜诗批评史上别具一格,具有重要的杜诗学和文学批评史价值。

关键词:奚禄诒  杜诗评点  《杜诗详注》  “得力”

天一阁藏顾广圻校《仪礼注疏》考述     周慧惠

内容摘要:天一阁藏顾广圻校《仪礼注疏》,为明万历二十一年北京国子监刻崇祯重修《十三经注疏》本,校本主要是宋刻单疏本《仪礼疏》,并参校影宋抄本《仪礼要义》等书。是书经顾广圻数度批校,校改不下千处。顾广圻是张敦仁汇刻《仪礼注疏》、汪士钟刻《仪礼疏》的实际主持者。张本所用的宋本疏,并非直接来自宋本,其依据即为天一阁藏的顾校本;而汪刻虽然号称“覆宋”,但其实对宋本有大量有意识的校改,其校改痕迹也保留在顾校本中。另外,段玉裁、阮元所依据的单疏本均来自顾校本。一般认为,顾广圻校勘古籍以不轻易改动原文为特色,但从该书来看,他的校勘思想或许更为复杂多变。

关键词:天一阁  《仪礼注疏》  顾广圻  校勘实践  “不校校之”

影印巾箱本《琵琶记》俞平伯、周作人题跋释录     韩春平

内容摘要:被誉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广受欢迎,并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版本和研究文献。兰州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一部罗纹纸印制的《琵琶记》,系民国时期依据属于元本系统的《新刊巾箱蔡伯喈琵琶记》影印,由于是俞平伯和周作人两位文化名人收藏、鉴赏的题跋本,并铃拓两人各自印鉴,从而为本书增加了不小的价值。该本初为周作人所收藏,嗣后出借于俞平伯,俞氏在书末题写了跋语,并另纸撰写了校记。原书归还后,周氏也在书中作了题跋,并决意将本书赠予俞氏供其研究;相关情况具见题跋之中。本文在对两篇题跋进行录文的基础上,对两跋内容及各相关背景进行了必要的阐释,旨在为学界提供新的学术资料。

关键词:《琵琶记》  俞平伯  周作人  题跋

·名人手札·

章太炎上曲园老人手札考释     俞国林、朱兆虎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见章太炎上曲园老人俞樾手札的整理与考释,一方面考察此批信札的保存、流传情况;另一方面梳理章太炎早年生平、求学、交游、著作等情况,厘清章太炎与俞樾暨诂经精舍、康有为与俞樾的关系,解决《春秋左传读》成书及初印时间、《膏兰室札记》撰作时间以及章太炎接触西学的时间等问题,为研究章太炎的学术思想、政治思想提供新的线索。

关键词:章太炎  俞樾  宋云彬  书信  诂经精舍  《春秋左传读》

吕思勉与张毓英通信汇考——兼谈吕思勉与中国象棋界之交往     李文才

内容摘要:吕思勉先生不仅精擅中国象棋,且于棋局、棋谱、弈史均有相当精到的研究。然长期以来有关吕氏与中国象棋界的因缘,一直缺乏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以资佐证。扬州收藏家张永庆先生所藏11通吕思勉致扬州著名棋手张毓英的信函,以及张氏致吕氏的书信2通,内容均与象棋有关,既包括吕氏对棋局棋艺的看法,也有他对棋界人物的臧否,更多的则是帮助协调张氏编撰、出版棋谱方面的内容。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吕氏与扬州棋坛名手张毓英的交往和私谊,还有助于认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浙沪一带象棋发展的情况,填补了吕思勉先生与中国象棋界关系研究史料方面的空白。

关键词:吕思勉  张毓英  书信  中国象棋

·辑佚与辨伪·

新见宋人碑志辑考汇评——《全宋文》补目五十七篇      罗昌繁

内容摘要:从《分水访碑录》《丽水宋元墓志集录》《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曲沃县卷》《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沁水县卷》《栝苍金石志》《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墓志汇编》诸书中,可辑录《全宋文》未收宋人碑志五十七篇,这其中包括王缙、何澹、洪迈等名臣文人之作,可补当时士人仕履与交游。而有关丽水何氏、叶氏、潘氏等家族的碑志,亦对宋代社会史研究有裨益。

关键词:《全宋文》  辑佚  碑志

万历本《百琲明珠》非伪作辨考——兼论杨慎《词品》与《百琲明珠》的承传关系     朱志远

内容摘要:《百琲明珠》为杨慎在明嘉靖年间所编词选,见诸藏书家著录,却罕有传本。迄今为止,仅上海图书馆藏万历四十一年刻本,有杜祝进序及曹楝亭、韩李卿、张竺孙诸家藏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赵尊岳将其刻入《明词汇刊》,遂为目前通行本。张仲谋《明词史》认为此书为原本应不可信,序中所题“嘉靖朝蜀杨慎选集、万历朝楚杜祝进订补”云云,或为“晚明人或即杜祝进的伪托”。兹检文献,并考察杜祝进其人事迹,可知万历本《百琲明珠》确系承自原本,实非后人伪托;同时,明代重要词学理论著作《词品》之成书,亦与迻录《百琲明珠》词目及评语有关。因此,《百琲明珠》的价值与意义有待重新认识和评价。

关键词:《百琲明珠》  《词品》  杨慎  杜祝进  曹寅藏书

·文史新探·

竺法济《高逸沙门传》索隐     阳清

内容摘要:《高逸沙门传》为东晋竺法济撰著,是书出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文本在唐前已无多见,兹辑录佚文十三则。作为僧人类传,《高逸沙门传》有意彰显沙门之高逸情怀,它一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世说新语》的弘教宗旨,另一方面促成了《世说》的文本建构,同时亦为慧皎《高僧传》的最后完成提供了重要素材。《高逸沙门传》虽存吉光片羽,却因其推动六朝僧传走向繁荣,从而在佛教文献学中占有一席之位。

关键词:竺法济  《高逸沙门传》  佚文  《世说新语》  《高僧传》

《中鉴录》的编辑、刊布与存藏      周保明

内容摘要:晚明时期,宦官专权益盛。朝野人士或以引导宦官言行之向善,或企图结好宦官势力争夺朝政话语权,或出于以一己学说俘获君心之私念,纷纷致力于历代宦官传记文献的汇辑与评论,思想家王畿所辑《中鉴录》即是其中之一。《中鉴录》七卷,《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明刻本,藏故宫博物院。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有明万历三十九年刘成跋刊本五册。两本同版,故宫本后印,有多处剜改、删削,主要表现在目录、序跋、正文内容等方面,剜、删特征一贯,版片配补痕迹亦相当明显,内阁本则较完整地保存了该书原貌,其在日本的递藏轨迹相对清晰。《中鉴录》的编辑初衷乃寄望有助于宫廷宦官教育,且在万历朝廷产生了一定影响,也为晚明政治思想史和宦官史研究留存了宝贵史料。

关键词:《中鉴录》  王畿  故宫本  内阁本

明代文言小说《斩蛟记》作者考     万晴川

内容摘要:孟森断定《斩蛟记》为陈继儒作,至今袭为定论。但孟文所引材料没有任何明确证据可以证明《斩蛟记》不是袁了凡作,而是陈继儒作,孟文中所说的袁了凡头巾气重、王衡对了凡不满等,皆与事实不符。更重要的是,孟文漏引了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的一条重要材料,这条材料恰恰有力证明了袁了凡是《斩蛟记》的作者。

关键词:《斩蛟记》  作者  袁了凡  陈继儒

明朱安《李空同先生年表》辨误      郝润华

内容摘要:明人朱安所撰《李空同先生年表》,是考察研究李梦阳生平事迹及创作的早期重要资料,故被明清以后学者广为征引。然而,认真阅读考查该《年表》,发现其中存在许多记载错误与疏漏之处,包括生平事实、交游、作品系年诸方面。因此,有必要对该文献中的错误一一做出考证纠谬,以便厘清李梦阳生平史事,为研究其事迹、文学创作提供较为可靠的文献资料依据。

关键词:李梦阳  朱安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