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版本研究·
《雪窦录》宋元本旧貌新探:以东亚所藏该录稀见古版为中心 商海锋(3)
新发现的至正刊本《宋史》残叶 任文彪(16)
罗王常《秦汉印统》本末考 王洪军(19)
·出土文献研究·
甲骨文中值得重视的几条史料 王子杨(28)
《苍颉篇》的两种汉代版本及相关问题研究 白军鹏(41)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侧书”诗诗义新证 彭砺志(50)
鄯善出土《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卷题记考 许云和(56)
·题跋整理·
鲍廷博序跋辑存 马培洁(61)
国图藏周星诒子部善本题跋辑考 白云娇(75)
·辑佚与辨伪·
钱谦益集外文四则 赵会娟(97)
李慈铭序跋辑释 张桂丽(103)
《周秋汀八十寿序》著作者考辨 赵兴勤 赵 韡(113)
徐旭旦《世经堂词钞》中抄袭之作考 黄强(117)
·稿抄本研究·
天津图书馆藏《百家词》性质考实 刘少坤(128)
新见荷兰高罗佩藏清初稿本《秋舫日记》考略 施晔(136)
·文史新探·
董逌所记石经及其《鲁诗》异文 虞万里(148)
《五车韵府》文献源流与性质考论 万献初(166)
海峡两岸分藏康熙绘本“京杭运河图”研究 席会东(177)
汪师韩“孙樵古文伪作”说驳正——兼及《孙文志疑》的学术价值 丁恩全(184)
内容摘要
·版本研究·
《雪窦录》宋元本旧貌新探:以东亚所藏该录稀见古版为中心 商海锋
内容摘要:重显《雪窦录》为北宋前期宗门语录之首。其成书始为七集八卷,初以写本流传,神宗朝奏请入藏未竟,初刻不晚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再刻,由雪窦德云主持,宁波刻工洪举执刀,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雪窦四集”实该刻存世孤本。理宗淳祐元年(1241)该录东渡日本,镰仓时代正应二年(1289)由东山湛照主持,以开禧本为底本覆刻成三刻,是为五山版初期代表,日本东洋文库藏该刻唯一足本,据其可补已佚之宋僧德云《序》。元泰定元年(1324)宁波刻工徐汝舟执刀成四刻,石川武美记念图书馆、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台北“国家图书馆”各有该刻零本,据其可补已佚之元僧如芝《序》、自如《疏》。“雪窦七集”自南宋中叶起,按语录、偈颂、诗歌之体裁分装三册,其再、三、四刻皆为十一行本之同一源流。该录至明初建文朝始入大藏,此后即略去《颂古》,至明末《嘉兴藏》已不复宋元旧貌。
关键词:雪窦七集 宋本 元本 五山版 东亚文献交流
新发现的至正刊本《宋史》残叶 任文彪
内容摘要:国家图书馆所藏〇八〇三号古籍善本被著录为《金史》“纪二十六”,然实为至正刊《宋史》残叶,共十叶,分别为《宋史》卷二六《高宗纪六》叶二至十和卷六〇《天文志一三》叶四。据此,可以校正百衲本及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的某些错误。又《宋元书式》影印之《宋史》卷四九六《蛮夷传四》叶一亦为至正刊本。
关键词:至正刊本 《宋史》 《金史》
罗王常《秦汉印统》本末考 王洪军
内容摘要:本文考查明万历吴氏树滋堂刻本《秦汉印统》的作者及出版流传情况。罗王常字延年,其父罗龙文攀附严世蕃坐案被杀,遂隐匿于顾世安家,变姓名为王常字幼安。罗氏家富古印,王常编有《集古印谱》,署名顾氏,是为钤拓本《顾氏集古印谱》六卷。后朝廷大赦,王常改字延年,增补木刻《集古印谱》六卷,又称《印薮》。三十年后,王常再次递修增补印谱,为《秦汉印统》八卷,署名也变更为罗王常,此本由新安商贾吴元维伯张捐资助刻,故又称“海阳《吴氏印谱》”。
关键词:罗王常 王常 《秦汉印统》 《集古印谱》 《印薮》
·出土文献研究·
甲骨文中值得重视的几条史料 王子杨
内容摘要:甲骨卜辞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本文通过对《合补》10640、《合集》36775、《村中南》319三版甲骨卜辞的重新解读,辅以传世文献,指出这三版甲骨材料分别反映了商代社会不同侧面的历史讯息。
关键词:甲骨卜辞 解读 商代历史
《苍颉篇》的两种汉代版本及相关问题研究 白军鹏
内容摘要:关于《苍颉篇》作者及流传等情况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这是后代学者研究此书的基础文献之一。在历年来所发掘及发现的汉简中,经常有《苍颉篇》或相关内容,经过对这几批相关材料的研究,本文认为《苍颉篇》在汉代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了两次大的修改,从而形成了“断章”前及“断章”后的两种版本。“北大简”及“阜阳简”中的《苍颉篇》为“断章”前的本子,而“敦煌简”、“居延简”以及“水泉子汉简”中的《苍颉篇》则属于“断章”后的本子。因此《汉志》所载此书流传情况并非确凿无疑。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对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苍颉篇》 汉代版本 断章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侧书”诗诗义新证 彭砺志
内容摘要: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两首关于“侧书”的五言诗,道出了“侧书”之难读和难写。本文检讨以往学界对“侧书”诗的不同解释,分析诸家释义难合诗义的缘由;认为诗中所言的“侧书”实为反写之书,因适合以左手书写,南梁时因称“反左书”。唐代侧书是前代“反左书”的孑遗,它反映了当时民间流行杂体书的状况。
关键词:侧书诗 敦煌文书 吐番文书 反左书
鄯善出土《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卷题记考 许云和
内容摘要:鄯善出土《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卷之题记,文虽不多,也不甚难,但学界的释读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把其中的造经人淳于某说成是梁朝遣往柔然的使者,认为他在柔然发心起愿,回到梁朝后造经。实际上,题记中的淳于某并非梁朝官员,而是为柔然国主阿那瓖掌文墨的淳于覃,是他在柔然发心,造《金刚波若经》一百份,写成之后派人赍经到梁朝流通供养,还愿求福。此经卷留止于高昌,乃是使者按造经者“普施”的心愿沿途分发流通的结果。
关键词:《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卷 题记 淳于覃 芮芮
·题跋整理·
鲍廷博序跋辑存 马培洁
内容摘要:鲍廷博一生笔耕不辍,为收藏或抄校之书撰写题跋,为友朋著述撰写序文,目前留存的丰富序跋为了解古籍版本、校勘、传刻,乃至鲍氏行迹及思想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文章辑录稀见鲍氏序跋若干则,并加以考释,希望能够推进鲍廷博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关键词:鲍廷博 序跋 考释
国图藏周星诒子部善本题跋辑考 白云娇
内容摘要:周星诒为近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酷嗜金石经籍书画,所藏达数万卷,多不经见之书。周氏藏书多经其题跋,记载了书籍来源、版本得失、校勘考订、得书感慨等诸多信息,内容丰富,论述精当,颇具史料价值。本文辑录考释国家图书馆藏子部善本有周氏题跋者二十五种,以期为周星诒研究提供更多原始资料。
关键词:周星诒 题跋 考释
·辑佚与辨伪·
钱谦益集外文四则 赵会娟
内容摘要:近见钱谦益四则集外文均有重要文献价值。其中致黄宗羲尺牍一篇,收在《黄宗羲全集·南雷诗文集附录》内,是目前所知钱谦益给黄宗羲信札惟一存世之篇;所作《张子题辞》,收于张国维《张忠敏公遗集附录》卷三,对张国维的为人和为文做出综合评价;为周云骧《袁节母八十寿序》所题批语一则,收于周云骧《逸园文槁》,有助于深入了解钱谦益晚年写作应酬文字之情状;题严熊《新月诗》评语一则,收于《严白云诗集》,对于深入了解钱谦益关于咏物诗的诗学主张,多有助益。
关键词:钱谦益 集外文 黄宗羲 张国维 周云骧
李慈铭序跋辑释 张桂丽
内容摘要:李慈铭文集已刊行者有《越缦堂文集》、《越缦堂文钞》、《越缦堂骈体文》等,流传较广。研读李慈铭的日记,根据他记载的著述信息,发现相当一部分文章都不见于上述三书,追踪其日记提供的线索,间或有所收获,可以补其文集之阙,亦可证明其日记中记载自己著述的信息真实可靠。
关键词:李慈铭 序跋 辑佚
《周秋汀八十寿序》著作者考辨 赵兴勤、赵韡
内容摘要:《周秋汀八十寿序》一文,学界对其著作权并无争议。然读明代方凤的《改亭存稿》,发现集中所收《寿周秋汀八十序》与《周秋汀八十寿序》文字几乎全同,细致考辨版本及作品内容,此文著作权应归属方凤。
关键词:《周秋汀八十寿序》 归有光 方凤 《震川集》 《改亭存稿》
徐旭旦《世经堂词钞》中抄袭之作考 黄强
内容摘要:《世经堂词钞》为徐旭旦及身编定。其中有五十九首词或整体、或部分与同时代的十八位词人的对应词作雷同。本文通过对徐旭旦与毛际可、丁澎、吴绮、林云铭四人基本雷同的十五首词作的考辨,确证这些词的原作者不是徐旭旦,而是徐氏抄袭了这些词或词句,进而认定徐旭旦对另外十四位词人的四十四首词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这一现象的揭密,为判定徐旭旦的套曲《冬闺寄情》、《旧院有感》系分别抄袭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寄扇》、《馀韵》出套曲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徐旭旦 《世经堂词钞》 抄袭 孔尚任
·稿抄本研究·
天津图书馆藏《百家词》性质考实 刘少坤
内容摘要:天津图书馆所藏抄本《百家词》是一部重要的词学文献典籍,由于此本稀见,曾得到唐圭璋、秦惠民、王兆鹏诸位先生的关注,但在其版本认定方面一直存在一些问题悬而未决。通过肯定邓子勉关于吴讷生卒年的观点,可以进而确定此丛编为正德年间抄本,即抄写于辑者吴讷去世后五十年左右,故此本并非由范钦雇人抄录。而津图藏本《百家词》实非抄自《唐宋名贤百家词》定本,而是抄自吴讷编辑《唐宋名贤百家词》的资料汇编。
关键词:《百家词》 明抄本 吴讷 《唐宋名贤百家词》
新见荷兰高罗佩藏清初稿本《秋舫日记》考略 施晔
内容摘要:《秋舫日记》为清初宝应诗人朱克生所撰,素无刊本流传。莱顿大学保存有高罗佩旧藏的《秋舫日记》,从著录情况及高藏本中存留的种种线索看,此本正是朱氏稿本,具有极高文献价值。此外,宝应朱氏乃明清望族,而朱克生正处于明清鼎革之际,其《秋舫日记》真实记录了当时的人文、社会风貌,文字洗炼,观点鲜明,因而亦极具文学、史学及社会学价值。
关键词:朱克生 《秋舫日记》 稿本 高罗佩
·文史新探·
董逌所记石经及其《鲁诗》异文 虞万里
内容摘要:董逌处南北宋之交,是最早用石经文字校勘传世文本者。唯其身世与伪楚政权张邦昌有瓜葛,《宋史》未予列传,所著《诗故》一书又失传,故世之言汉石经者,多举洪适《隶释》为言,而忽略董逌其人。本文从史传与书画文献中勾稽其生平行历,得其生卒约略之年及其主要行事,推其于汉石经搜辑校勘之经历。载有汉石经残字信息之《诗故》虽已失传,摘录其成果之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尚存,故爬梳辑录,予以疏证,在洪适《隶释》之外,又得一定数量之残石文字。汉石经残石文字凡已见于宋人所载者,不可能再得之于地下,故文献所载一字一划皆可宝贵。表揭董逌搜辑残石文字,既可填补宋代石经研究史之空白,亦可作为当今鉴定石经残石文字真伪之标本。
关键词:董逌 生平 汉石经 《鲁诗》 异文
《五车韵府》文献源流与性质考论 万献初
内容摘要:《五车韵府》是清初编定刊刻的韵书,实际上是由明末陈荩谟《元音统韵》二十二卷中的“统韵”十卷独立而成。该韵书统象数与韵学而多作变通,统今韵、等韵而各有分工,其音系性质是在传统《诗韵》框架下暗含通用读书音的时音特点。晚清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的世界上首部华英字典亦名《五车韵府》,该书是将陈荩谟《五车韵府》所收韵字按英文字母顺序编排,注释则用英文。这两部看似完全不同的《五车韵府》,其实具有紧密的源流关系。
关键词:《五车韵府》 《元音统韵》 陈荩谟 马礼逊 韵书性质
海峡两岸分藏康熙绘本“京杭运河图”研究 席会东
内容摘要: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分别藏有一幅不具作者与年代的绢本彩绘“京杭运河图”,两图内容、画法、尺幅极其相似,经考证它们同源自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河道总督靳辅延聘画家周洽等人绘制的运河图。两图直观描绘了康熙中期京杭大运河的河道、水利工程及沿线重要的地理景观,表现了康熙帝南巡阅河、靳辅治河等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康熙朝的运河地图绘制存贮机制,牵系着两岸文物同源一体的文化血脉,对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京杭运河图 浙江省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 靳辅
汪师韩“孙樵古文伪作”说驳正——兼及《孙文志疑》的学术价值 丁恩全
内容摘要:汪师韩《孙文志疑》提出的“孙樵古文伪作”说存在重大缺陷,这一观点没有版本依据,从汪师韩所谓伪作中可以考查孙樵行迹,且汪师韩未能较为合适地评论这些作品的艺术成就。然而,汪师韩精研孙樵作品,对孙樵研究也做出过巨大贡献,具体表现在注释成就很高,对其所认定的孙樵作品的艺术成就认识深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汪师韩 《孙文志疑》 孙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