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讲坛
名家讲坛
柳诒徵生平、事业、学术及其现代意义——第二届柳诒徵学术交流活动在南京图书馆顺利召开

8月24日—25日,柳诒徵生平、事业、学术及其现代意义——第二届柳诒徵学术交流活动在南京图书馆顺利举办。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由江苏省历史学会主办,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省历史学会柳诒徵研究分会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公共图书馆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分享柳诒徵研究的新成果,以期合力推进近代文献的保护和利用。

开幕式由南京图书馆副馆长陈立主持,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戴洪宇,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扬州大学原副校长周新国,柳诒徵研究分会会长、江苏大学原党委书记范明,柳诒徵研究分会执行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柳诒徵研究分会副会长、镇江市图书馆馆长褚正东,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严海建,副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副会长、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张进,副会长、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政办主任朱洪春,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文权,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汪亮,镇江市社科联副主席谢林祥出席开幕式,柳诒徵后人代表也到场参加。戴洪宇书记、周新国会长、范明会长、张生院长、汪亮处长先后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的主旨报告环节由柳诒徵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文权主持,四位专家学者发言: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勇的报告《守先待后 据旧开新:柳诒徵与钱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的报告《柳诒徵〈劬堂诗录〉的保存、整理与学术文化价值》,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张进的报告《柳诒徵与东南大学易长风潮再探》,南京图书馆研究交流部(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主任、研究馆员李浩的报告《柳诒徵图书馆治馆思想及对当代的启示》分别论述了柳诒徵的交游、诗学成绩、人生遭际、图书馆治馆思想等,内容高屋建瓴,为后续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宏观视角。

24日下午,举行了分组讨论会。本次交流会共有33篇论文入选,根据文章主题分为3组,每组分上下两场,除了一名主持人外,还邀请两位学者对参会文章进行针对性评议,从而达到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第一组讨论围绕“柳诒徵史学研究”展开,将柳诒徴置于近代新旧交替这一复杂时期进行考察,展现其沟通中西的辩证史观,兼及南高学派与学衡派之间关系的阐释,视角全面完整。第二组讨论以“柳诒徵与图书馆事业”为主题,既有立足于柳诒徵人生经历的整体研究,又能结合具体文献,进行细致的个案分析,生动反映了柳诒徵在目录学、图书馆学、出版学、经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成就。第三组围绕“柳诒徵生平、家世、交游及其他”进行交流讨论,分别挖掘了柳诒徵和马一浮、竺可桢、胡焕庸、吴宓之间的交往,彰显一代学人间的深厚友谊和从中折射出的学术意义,更通过考订历史文献资料来梳理家族谱系,完善柳诒徵家世的考察,同时对柳诒徵在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的成就也有所揭示。25日上午,与会嘉宾参观了南京图书馆馆史馆、“一生书里活——柳诒徵著作展”,体验雕版刷印,并举办了闭幕式。

柳诒徵主持国学图书馆二十余年,改革馆务,守护存藏,为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南京图书馆继承前辈的遗志,着力搭建多元对话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促进柳诒徵的研究和相关历史文献整理,以纪念其学术成就,缅怀其人格风范,传承其守护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

供稿: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