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讲坛
名家讲坛
古保论坛|范雪琳:脚踏实地 行稳致远——2022 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线上培训侧记

  作者/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范雪琳

  2020年起,因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线下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为满足古籍保护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积极调整思路,拓展在线培训,在2021年成功推出了“古籍库房建设与管理研修班”和“古籍数字化建设研修班”两期在线培训,课程同时面向业界和社会公众进行推送,取得了良好反响。在此经验基础上,2022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再次推出以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利用、古籍鉴定与保护为主题的两期培训。其中,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利用在线培训为首次举办,具有开创意义。

  从筹备到录制

  按照原定计划,课程录制筹备工作应当从2022年5月开始,但由于当时北京疫情较为严重,许多工作被迫延迟,后续我们重新又协调了时间。第一位来录课的专家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张一南老师。一南老师带来了以“唐诗温故”为主题的课程,令我惊奇的是,她总是能够将我们最常见的诗歌挖掘出不一样的内容,旁听了一节课程后,我对自己的研究也萌生了新的想法。第一天的顺利录制为后续录制开了个好头,专家们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呈现在镜头面前,他们无私地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许多极具学术价值的资料与图片,还有老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古籍版本特征,带来了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籍。夏季期间,在上海图书馆和复旦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摄制团队还远赴上海,为当地的几位专家录制课程。

  在录制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程毅中、李致忠、史金波、胡平生等几位老专家,先生们均已至耄耋甚至是鲐背之年,但仍克服录制辛苦,坚持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并将自己数十年来的治学之道娓娓道来。在录制和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既能够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又能够了解先生们的治学经验,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从后期制作到平台升级

  在后期团队的努力下,课程剪辑顺利完成,我们对视频进行了审校。细心的学员可以发现,每期线上课程的片头都是不同的,我们会根据每期课程的主题来选取不同的素材制作片头。在课程上线前,也会准备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例如海报和宣传片的制作、宣传文稿的撰写等。

  在筹备课程的同时,我们也对线上培训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原本的全国古籍保护人才库基础上,增加了相应功能,使在同一平台上报名、学习、考试、下载证书得以实现。在升级过程中,我们不断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根据去年两期培训的经验,设想了各种可能需要的功能与场景。版本升级后,也对所有功能进行了测试。在举办古籍整理与利用培训班时,我们首次启用了这一平台。由于是初次注册报名,过程中也接到了大量的咨询电话和信息,在各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帮助下,我们提前完成了注册审核,让大家能够更早一步开始学习。同时,我们也注意收集学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反馈,尽量做到及时更正。

  从课程设计到课后反响

  我们的培训课程是同古籍保护实际工作和业务需求息息相关的。在课程内容上,每期培训都有一节总论类课程,如程毅中先生“古籍与古籍整理”,整体探讨了古籍整理、编目与校勘的问题;李致忠先生“古书版本鉴定”则对古籍版本鉴定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进行了概括说明。其余课程也会围绕当期主题展开论述。

  在古籍整理与利用培训班课程中,各位专家就石刻文献、出土文献、吐鲁番文献、印谱文献、清人日记、馆史档案等不同类型古籍的整理、利用进行讲解和实践案例分析,还就当前古籍整理出版的选题和市场需求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古籍鉴定与保护培训班中,专家们从各维度对古籍版本鉴定进行了论述:一是不同类型的古籍,如简帛文献、佛教古籍、民族文字古籍、碑帖的鉴定;二是不同时期的古籍,如元刻本、明刻本的鉴定;三是不同版本的古籍,如稿抄本与写本、刻本与活字本的鉴定;四是刊刻先后顺序不同的古籍,如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古籍的鉴定。

  

  吴格老师讲授《印谱文献之利用及编目》课程

  专家们将理论与自身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多个案例来讲述具体古籍整理利用或鉴定保护的方法,使得课程更加生动有趣。两期培训中,也有令我印象深刻的课程。一是复旦大学吴格老师关于印谱文献整理和利用的课程,吴格老师在近四小时的课程里,对印谱文献整理、编目等内容做了非常全面的讲解。印谱文献向来是学界较少关注的一类典籍,在学习古典文献或古籍保护相关课程时也较少触及,吴老师讲解之细致,令人对印谱文献有了全新认知。当然,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也将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二是胡平生老师所讲的简帛发现整理与辨伪,这门课程也令人记忆犹新。胡老师在课程中讲述了很多简帛造假的案例,这些案例听起来非常有趣,明明是粗浅的伪造手段,偏偏却可以迷惑众人,好笑之余,也不禁令人对现今文物保护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在培训过程中,部分学员在课程下方留言评论,也有学员专门发来学习感想,朋友圈也被很多学员“刷屏”。大家的鼓励让人感到非常暖心,同时,所有与课程相关的批评和建议我们也都虚心接受,并会进一步改进。

  从回顾到展望

  2022年,我们的线上培训课程从筹备到录制,再到后期制作与平台升级,最后在年末成功上线,并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回顾整个过程,实在令人百感交集。线上培训的完成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也要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各位业界同人和社会公众。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优质的古籍保护相关课程,不断拓展线上培训业务,也希望有更多关心古籍保护事业的社会公众可以参与进来。

  最后,我们提前为大家“剧透”一下,接下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即将上线新一期以中华经典传习为主题的培训班,内容包括经典活化、典籍展览、经典传习等,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喜爱我们的培训课程。同时,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于2023年起推出“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也欢迎对古籍保护感兴趣的广大年轻学子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转自《藏书报》2023年第5期第4版)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