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
加强古籍的推广利用, 让古籍“活”起来,走近社会,走近大众,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是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历史久远和保管条件有限 , 许多文献已遭到虫蛀、鼠啮、霉蚀、粘连、絮化、酸化、老化等不同程度的损坏,因而古籍资源保护势在必行。如何合利的利用和保护这些古籍,是当下古籍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古籍数字化作为保护与传承中华珍贵典籍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真实、清晰地反映古籍原貌,促进传统典籍文化传播,有效地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是古籍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山西省图书馆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作共建、合作共享的原则,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下达的古籍数字化任务开展了古籍数字化工作,并遵循“边建设边服务”的宗旨建设古籍数字化资源库,并把数字化成果向社会提供免费服务。
所谓的古籍数字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从而制成古籍文献数据库,通过网络等介质保存与传播,以达到对古籍的长期保存与有效利用。古籍的扫描工作是古籍数字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古籍数字化的要求
1、图像分辨率达到600,无压缩Tiff格式保存。
2、不允许书叶漏扫,书叶重复,文字模糊。
3、图像不能发虚、锯齿,扭曲变形。图像颜色不能失真,呈现彩线、彩点。
4、书叶透字时要加衬纸。书叶上不能有杂毛碎屑等异物。书叶上有浮签遮字的要掀起拍照。
5、图像文件必须完整不损坏,不允许夹框夹字严重。
古籍扫描的辅助工具
除了扫描所需的扫描仪外,还需要很多的辅助工具。
1、玻璃面板、卫生纸、白手套、玻璃清洁液玻璃面板用来在扫描时压平古籍书叶。因为古籍年代久远,灰尘和纸张的纤维很多,玻璃上很容易有杂质也很容易产生划痕,如不除掉杂质与划痕,会在扫描后的古籍图片上显现出来,影响扫描质量,所以每次扫描前,须先将玻璃面板擦拭干净,中途也应擦试多次,以避免灰尘杂质影响扫描图像效果。
擦拭所用的卫生纸、白手套、玻璃清洁液等等看起来与扫描不相干的东西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2、宣纸衬纸
纸张较薄的散叶、手稿需在书籍承托板上垫上相似色调的宣纸衬纸,保证扫描色彩不失真。颜色深蓝色黑色的古籍封面无法识别时,通常也会加垫白色的宣纸,才能成图。大部分古籍都是透字的,所以扫描前需要衬纸。衬纸的大小略小于筒子叶,根据透字的情况,衬纸的厚度是两张或三张宣纸。
扫描前要把衬纸送入筒子叶中间,衬纸边缘不能露出,衬纸下半叶要与书齐平,左边与版心齐平,要避免衬纸割破书叶,是个极高难度的动作。这样操作用的尺子、不同大小的衬纸是又一种辅助工具。
工作人员用尺子卷住衬纸一边,撑开筒子叶把衬纸送进去,然后调整衬纸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才能扫描书叶,这是第二种辅助工具。
3、窗帘布
受自然光照环境影响,书影有时会出现偏色和色彩分布不均匀,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古籍扫描仪会由一块不透光的窗帘布蒙住上部,搭建起一个长方形空间,工作人员就在这个空间扫描,这个窗帘布是另外一种辅助工具。
4、叠好的旧报纸
为了达到扫描要求,一般使用平板扫描。这样扫描时左右两边须在同一水平面上,扫描出的图像才能平整并没有反光点。否则,扫描完成的图像两侧书叶靠近中缝处会有明显的两道较亮的光感面。
因而扫描时要在较薄的一边的书叶下进行垫衬。因而摞起来并切割好的一叠叠旧报纸就是工作人员手中的又一辅助工具。
当然了,所衬报纸的厚薄是需要一次次试,一次次看的。看扫描后叶面的平整度,看叶面有没有异样的色彩,不均匀的点、面,因为这个曝光现象是返工频率最高的。
垫衬边缘还很容易易位、出轨,图像偏色、曝光等等也都是多次出现的,有时需要反复加工多次扫描才能完成。一台扫描仪在需要衬纸的情况下一天最多能扫描的合格图片不到两百拍。
图片质检
扫完一册,需要质检图片。
一张一张图片在电脑上呈现,工作人员根据扫描的要求对图片一个点一个点的看,以保证每一张图片的合格率达到百分百。扫描完成的古籍书影通过后续的处理上传到古籍数字化平台,读者通过平台的古籍数据库可以随时浏览、下载。
2021年11月山西省古籍数字化数据库正式上线,共上传古籍22种286册。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读者每月平均下载频次超过1500次,浏览频次超过500人次。
读者说“山西省图书馆的古籍数据库上线的消息是我们的福音,体现了图书馆的敬业精神。
开放的典籍让更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起到更好的推广与传承作用。这是山西省图书馆对重塑山西文化大省、文化自信做出的巨大贡献。”
保护是根本,利用传承是目的,“活起来”是要求。让源远流长的文化生生不息,让其中先贤的智慧、正能量在现实生活中被激活,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民族自信,这将是古籍保护者的长久使命。
撰稿人 | 山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 孟燕临
转自山西省图书馆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