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讲坛
名家讲坛
荐书│写在《赵万里先生纪念文集》之后

《赵万里先生纪念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 

  这部《赵万里先生纪念文集》的主体,是1980年以来发表的纪念、回忆诗文,作者大多是赵先生的家人、朋友、同事和学生。此外还收录了2016年12月17日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举办的赵万里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致辞和发言,以及由这次活动触发出来的几篇文章,代表了更年轻的两代人对赵先生的纪念。 

赵万里先生(1905—1980) 

  赵万里先生是二十世纪成就最为卓著的版本目录学家与古籍整理专家之一。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古典文献学、金石学、词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没有人不读赵先生的著作,也没有人不从中获得启迪与滋养。不过对赵先生学术的全貌,他的才情与性格,一般人的了解恐怕不深,或者无从深入了解。  

  回想十二年前我从北师大毕业,来到国家图书馆工作,那时无比崇仰赵先生的学问,然而仅仅知道他是版本目录学的权威、本馆古籍善本事业的老前辈。后来承蒙张志清副馆长厚爱,让我参与《赵万里文集》的编纂工作,才比较系统地读了赵先生的著作,头脑中的印象不停地被刷新:原来赵先生校过那么多书!原来赵先生的未刊辑佚稿本还有二百多种!原来赵先生这么精通金石学!原来赵先生有那么精当的词学辑佚著作!原来赵先生年轻时的词作那么精彩!在一连串的惊叹之后,慢慢地走近了赵万里先生的世界。

与夫人在家中庭院合影(1960) 

  与同时代的其他重要学者相比,赵万里先生身后显得有些寂寞。《文集》出版较“芸香阁丛书”的其他三种要晚,百年诞辰时也没有举办什么纪念活动,探讨其事业与学术成就的文章也不多。这份寂寞,与赵先生在事业和学术上成就之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为后辈,我们需要做一点什么。

  从那以后,我特别留意与赵万里先生有关的资料。遗憾的是,经历过“文革”期间抄家和后来的仓促拆迁,赵家所存资料不多;国图1966年以前的档案,据说在“文革”期间做过一次整理,留下来的资料也不多。很多事情,比如赵先生编纂“四部考”、编纂《校辑宋金元佚书》的计划等等,都是靠其他人日记与书信中的三言两语,才略有一些了解。我希望编一部赵先生的年谱,但用这些零星的材料,无法拼出赵先生的完整人生。

  因而,本集收录的这些家人、朋友、同事与学生们的回忆,就显得非常珍贵。从他们的笔下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到活生生的赵先生,他力求把世上所有珍本全都收归北图的痴迷与执着,他典守库藏的勤虔与稳慎,他谈书论学时的兴奋与自负,历历如在目前。从这里看见的赵先生,比从著作中看见的赵先生,更加生动丰满、可亲可敬。

  本书所收文章之外,篇幅较短的回忆文章或片段,也还有不少。比如邓云乡先生回忆北平的《文化古城旧事》中,《版本学家》一节便专写赵先生:

  回忆几十年前临时大学二分班在沙滩红楼上课时,每一下课,他总向同学们说:“你们来哪,馆里我有一间房,方便极了!你们到门口就说找我好啦。”一再叮嘱同学们要常常到文津街图书馆找他去,对待同学极为热情。当时先生正在壮年,但剃的是光头,穿的是蓝布大褂、布鞋,外表极为木讷,完全像一个琉璃厂书铺跑外的伙计。而说起话来,十分健谈,精力充沛,一接触就知道是一位十分精明干练的人。赵斐云先生名万里,是浙江海宁人,和目录家陈乃乾、金石家朱剑心是小同乡,少时都是嘉兴中学前后期的同学。朱剑心氏生前常谈:赵斐云在初中时即光头不留发,而且《西厢》背的极熟,一见同学,便开玩笑,躬身一揖,念道:“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年方二十二岁,尚未娶妻……”是一个极为风趣的人。(《文化古城旧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月,第278—279页)

 

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任副教授时留影(1931) 

  又如戴逸先生《初进北大》一文,对赵先生的课堂风采有简要记述:

  1946年深秋,我从上海交通大学转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两年还听了许多史学系的课程。……还有一位从北京图书馆请来讲目录学的赵万里,他是王国维的学生、同乡,其读书之广、识断之精、记忆之强,令人惊叹。上课不带片纸,各种珍本、善本的特点、刊刻年代、内容、均烂熟于胸,娓娓而谈,均有来历,课堂上有问必答,略无迟滞。据说他幼年时走过几遍街道,就能把两旁商店招牌,暗记背诵出来。(1998年2月4日《光明日报》第7版)

  这些零散的记录,连同本书收录的回忆文章,分别展现了赵万里先生性情才华的一个侧面,足以想见其为人,也有益于理解他所处的时代。

  最近几年,赵万里先生著作纷纷重版或影印出版。成名作《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1933年),2008年收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的《明清以来公藏书目汇刊》,201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将之与仓石武四郎编拍的《旧京书影》合璧影印。2008年8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了《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2013年8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了《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国版刻图录》由文物出版社于2015年1月印行修订本,这已是它的第四版。

  继2011至2012年三卷本《赵万里文集》出版之后,清华大学国学院选编了《赵万里文存》,作为“清华国学书系”之一于2016年10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华书局还影印了赵万里先生的多部校本:其一是2014年9月出版的《王国维批校〈水经注笺〉》,底本便是赵先生临王国维先生校本;其二是2017年1月出版的《赵万里抄校本选编》,收抄本17种、临王国维先生校本4种、手校本2种。单篇文章收入各种论著集的,那就更多了。

赵万里先生铜像 

  在赵万里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有两个学术刊物都设立了纪念专栏,即2015年8月出版的《文津学志》第八辑和2016年12月出版的《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七辑,分别刊登了一组纪念与研究文章。海宁市人民政府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一尊赵万里先生铜像,于2016年12月17日在国图善本阅览室举办了揭幕仪式,把这一系列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

  与此同时,研究赵万里先生的学术论文,也发表了近十篇。对赵先生的研究,正在蓬勃开展。限于体例,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重复出版,这个集子中没有收录专题研究性质的学术论文。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一部《赵万里研究》出版,从更深入更专业的角度阐释赵万里先生的事业成就与学术造诣。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