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时间:2017-01-16
录音整理│郑小悠
图文编辑│赵洪雅
视频导演│葛芸生
视频摄制│黄锵宇、韩佩岐

作者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 罗琳
非常荣幸来参加今天这样一个给赵先生铜像揭幕的活动。感谢海宁市政府、国家图书馆,还有尹悟铭先生制作的这个塑像。赵先生在我们这个行当里应该算是我们前辈的前辈,我们在赵先生面前都是小晚辈。从我1982年参加工作起,一直都是受赵先生目录版本学的影响。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参加编纂《续修四库总目提要》,其中就有赵先生撰写的稿子。赵先生写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敦煌的稿子,给敦煌卷子写提要,所以我最早接触敦煌文献就是看了赵先生写的提要。同时看的还有王重民先生、向达先生、罗继祖先生,他们当时都是很年轻的,在1930-1940年代大概都是30多岁左右,是一帮少壮派,写得已经有一种现代气息了。他们的笔法、行文和前面罗振玉等人所写的东西很不一样。

我工作30多年以来,手边上一直没有离开过的两部书,一部是《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这都是赵先生最早发端做的工作。我工作中有什么疑问,只要是这部善本目录著录的,我们一般都是比照这部善本目录著录。还有就是《中国版刻图录》。这两部工具书跟着我一起很多年,《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在我手上已经翻烂了,扔掉了一套,后来又买了一套。所以说在我们这个专业里面,我们这些晚辈一直受赵先生的恩泽。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赵先生,没有这种荣幸,但是我在专业上一直受到他的恩泽和教诲,我一直心存感激。
今天来到这个现场,看到赵先生的铜像,赵先生在我们心目中,还有照片上,都比这个雕像的年纪更大。今天看到这个雕像确实感到非常朝气蓬勃,而且有新文化的感觉。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非常亲切,非常好!这对我们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是一种激励。刚才赵先生家属说的我觉得非常好,讲金融学要靠文化支撑,文化要靠古籍原典来传承,这样的逻辑让我也很受启发。总之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我非常荣幸,也非常感动。再次谢谢沈市长、国图善本部、张志清馆长和雕塑家尹悟铭先生,非常感谢!
师恩——缅怀赵万里先生
此处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