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讲坛
名家讲坛
聆听《中国古籍十二讲》,走进古籍知识的殿堂

  书,是物化了的思维,凝固了的意识,作为人类思想和智慧的载体,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土壤。中国古代一直秉承“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的记录传统。几千年文明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成为中华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在第十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图公开课特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致忠先生担任主讲嘉宾,讲授《中国古籍十二讲》,与大家一同走进古籍的殿堂,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

  主讲人介绍

  李致忠,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196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同年供职于国家图书馆,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版本考订、目录编制及目录学、书史、出版史等研究。著有《中国古代书籍史》《古书版本学概论》《宋版书叙录》《古书版本鉴定》《古代版印通论》《中国出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等专著,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在版本目录学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系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

  近期课程安排

  2016年6月17日(周五)10:00-11:30 (9:30入场)

  第一讲 中国书籍的起源及其形制的演变

  2016年6月21日(周二)下午14:00-15:30(13:30入场)

  第二讲 古籍普查新发现(一)——宋刻《开宝藏》及辽刻小字《契丹藏》

  2016年6月24日(周五)下午14:00-15:30(13:30入场)

  第三讲 古籍普查新发现(二)——宋刻标抹本《四书章句集注》

  2016年6月28日(周二)下午14:00-15:30(13:30入场)

  第四讲 古籍普查新发现(三)——陈老莲《水浒叶子》初刻本

  讲课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中关村南大街33号)北区一层学津堂

  (请先存包后,从二楼进入下到一楼)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