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讲坛
名家讲坛
【册府千华】汤旭岩:看古籍、听故事——《湖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系列讲座之一
(汤旭岩:湖北省图书馆馆长、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

受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委托,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正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册府千华——湖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特展》。本次展品,均为湖北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典籍。截止目前,国务院公布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计11375部,湖北省13家单位共入选222部。以下,我们择要介绍部分典籍。
 

周易经传传义二十四卷 (宋)程颐 朱熹撰 上下篇义一卷(宋)程颐撰 朱子图说一卷五赞一卷筮仪一卷 (宋)朱熹撰  明嘉靖八年(1529)张禄、朱廷声等刻五经本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

牌记详细记载了此书的刻印过程。版心下端镌“湖广官书”,乃官方为广大士子所提供的标准读本。

牌记内容:巡按湖广监察御史张公禄谋于巡抚湖广都御史朱公廷声校刻五经,以惠学者,时则布政使盛仪胡训、按察使周期雍、副使张鲲赞画之,提学副使许宗鲁、崔桐综理之,武昌府学教授戴邦正、黄陂县学教谕郑子充校正之。嘉靖己丑季冬刻易成,兼刻程传本义,修近籍之阙也。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载,除该馆外,国内仅有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常熟县图书馆收藏此版本,具有很高的文物和文献价值。 


诗集传通释二十卷纲领一卷外纲领一卷
(元)刘瑾撰 元至正十二年(1352)建安刘氏日新书堂刻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此乃元末刻本,整个湖北没有宋本收藏,现存刻本,时代最早者在元代。作者隐居不仕,博通经史,本书大旨在于发明朱熹《诗集传》,明初《五经大全》之《诗经大全》即以此为蓝本。钤“商辂”、“钤山堂家藏经史之印” “彝尊读过”诸印。商辂为明代首辅,第二方印主为大家熟知的严嵩,第三方印主为清初著名的学者、词人朱彝尊。据印章,可知本书确为历经明清大家收藏之善本。我们可以观摩本书的装帧,原版为黄,衬纸为白,黄为金,白为玉,故称金镶玉。
 

诗经四卷 (明)钟惺批点 (明)沈春泽校阅 明泰昌元年(1620)刻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诗经》乃常见之书,本书之价值,在于泰昌年号的特殊性。泰昌乃明光宗年号,光宗在位一月,年号行用四月,故泰昌间刻本本来不多,至于今日更为稀见。本书有湖北竟陵人钟惺的序,署时为当年十一月。
 

论语外篇十八卷 (明)李栻辑 明万历刻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李栻,字孟敬,丰城人。嘉靖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是书专辑《论语》之外的孔子之言,以类相从,凡二十八类,引书多达五十种,均于摘录之后注明,用力甚勤,搜罗丰瞻,极便于学者系统研习孔子之言,名之《论语外篇》,可谓名实相符。万历进士潘士达予以增订,名曰《增订论语外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入存目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中山大学图书藏明天启五年刻本影印。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唯收是刻,且为海内孤本。查海外诸家书目,日本前田育徳会亦有收藏。


经雅不分卷
(清)戴震撰  稿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本书为清代经学大师戴震的稿本,其珍贵之处在于,世无刻本。钤继涵之印南洲 翰生秘籍 潍县高翰生藏经籍,可知其流传顺序为:戴震亲家曲阜孔继涵→潍县高翰生(鸿裁) →武昌徐恕。

徐行可(1890—1959),名恕,号彊誃,以字行,湖北武昌人。版本目录学家、收藏家。行可先生逝世不久,家属秉承遗愿,将其四万册古籍捐赠我馆。1961年,徐氏首批赠与中科院武汉分院六万册古籍划拨我馆。至此,徐氏旧藏十万册,完璧玉藏于我馆。 


古书世学六卷  ()丰坊撰   明钞本   春秋世学三十二卷  ()丰坊撰   明钞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明丰坊撰。坊字存礼。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事迹附见明史豊熙传。坊平生喜作伪书,于诸经皆窜乱篇第,别为训诂,诡言古本以欺世。此其二也。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又收入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藏明钞本《春秋世学》,存二十七卷(一至二十七),浙江图书馆藏《古易世学》十七卷,存十五卷(三至十七)。大抵而言,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对于明代钞本基本全部收入,收入丰坊伪书,尚有存其书废其说之意。

另,两书均钤“表章经史之宝”印,实为伪印。《古书世学》钤黄冈刘氏绍炎过眼黄冈刘氏校书堂藏书记,刘绍炎旧藏。

刘卓云,字绍炎,湖北黄冈人。民国人,生卒年月不详。自称其藏书处曰澹生堂校书堂。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纪刘卓云藏书事云:

秘抄曾入澹生堂,大小钤章记鉴藏。道是鄂城刘氏物,廿年大索走书商。

解放初,中南图书馆馆长方壮猷教授为图书馆收得刘氏藏书数十种。刘绍炎本不是学林之士,因家拥巨资,故广求抄本,欲别为一帜。本馆所得之抄本,多系书贾用旧纸传抄,加以绫装封面,包角,金镶玉装以充古旧抄本。刘氏书散出时,书贾知其为赝品,未予收购,故得留存湖北,本馆以贱值得之。其中亦不乏善本,如明代稿本《今文选》。

 

汉书一百卷 (汉)班固撰 (唐)颜师古注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后汉书九十卷 (南朝宋)范晔撰 (唐)李贤注  志三十卷 (晋)司马彪撰 (梁)刘昭注  明崇祯十六年(1643)毛氏汲古阁刻本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

汲古阁刻本常见,《十七史》存世极多。本书珍贵源自何绍基。前者钤“何绍基印”,两书均为何绍基批点,前者墨笔,后者朱笔。何绍基,湖南道州人,清中晚期学者、诗人,著名书法家。

    顺便提一句,晚清湖北三大书法家:张裕钊、杨守敬、刘心源,我们馆藏书之中,均可见其墨宝。

北齐书五十卷 (唐)李百药撰  宋刻宋元明递修   周书五十卷 (唐)令狐德棻等撰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

《北齐书》《北周书》是唐代官修八史之二。宋刻、宋元明三朝递修本,是目前存世的最佳版本。

 

师伏堂日记不分卷 (清)皮锡瑞撰  稿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此乃晚晴经学大师皮锡瑞的日记,记事起至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至三十四(1908)年。皮锡瑞的《经学历史》、《经学通论》,今人仍难以逾越其成就。这部稿本,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其后人捐赠给湖北省图书馆的。

 

读史方舆纪要□□卷 (清)顾祖禹撰  清康熙通志堂刻本 存十四卷(陕西)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

试印样本。《读史方舆纪要》是清初著名的历史地理、军事地理大作。该书侧重 “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具有浓厚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特色。抗日战争初期,我国著名学者钱穆根据日军侵华路线,断定日本军方有人精研《读史方舆纪要》,后来得到证实。

该书之珍贵,在于为试印样本,纸分黄、白。各卷有眉批、改错浮签、校勘错误、补充墨丁缺字,更多的是对刻工的要求,诸如:卷一第二页眉批“小字画太细,今后画总不宜太细”,卷二第二十二页:“此页不佳,宜劈。”

另,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无通志堂版本,遍查日本、美国多家图书馆,亦无,故此本或为海内外孤本。 

 [顺治]江陵志余十卷首一卷 ()孔自来纂   清康熙木活字印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孔自来,湖北江陵人。江陵是荆州的首府,奇迹胜景众多。作者以官修方志收录简略,便结合前人著作,参照自己的实地考察,完成这部大作。因为是私家撰述,有别于官修志书,所以命名为志余。

除了学术价值,从版本而言,本书是木活字印本。同时,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此版唯有湖北省图书馆收藏。

 

史通训故补二十卷 ()黄叔琳撰  清乾隆十二年(1747) 黄氏养素堂刻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史通》是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的著作。清代研究《史通》最重要的著作有两种,一种是浦起龙《史通通释》,一种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叔琳《史通训故补》。纪晓岚非常喜欢研读《史通》,所以,他反复通读这两部著作,多次批校全书。一般而言,读书人对于名家的批校,力求一睹为快,纪晓岚对《史通通释》的批校,在道光13年(1833)由两广总督卢坤以朱墨套印本的方式出版,名为《史通削繁》,纪晓岚自序,说本来是供子侄辈学习用,没有想过出版的。

 “瀛海纪氏阅微草堂藏书之印”,是纪晓岚的藏书印。天头毛笔字,是纪晓岚的手迹,这是已故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老先生的鉴定结果。批校分朱、墨两种颜色,说明曾反复阅读,反复批校。

目前,我们看到纪晓岚的墨迹,除了原藏于文溯阁的《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写本之外,尚未发现经其批校的典籍。 

天元直指不分卷  佚名撰  明彩绘钞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本书珍贵之处,在于用明代白棉纸抄写,彩绘,蓝格,不见于公私目录著录,外加沔阳欧阳蟾园的题跋。

    欧阳蟾园,名政庆,民国沔阳藏书家,多得杨守敬、柯逢时旧物,金石钱币、明代版本极富,号万明楼

 

方元长印谱五卷 (明)方逢吉篆刻 (明)朱统 金郑 等辑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刻钤印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方氏镌印,取法秦汉,此乃其数十年中为海内名公士大夫治印之集大成者。本书是钤印本。文字部分,是雕版印刷。印章是钤盖上去的。朱某选择方逢吉所治印,一枚枚钤盖于印刷好的成稿之上,然后装订成书。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本书仅湖北省图书馆有藏。

 

世说新语六卷 (南朝宋)刘义庆撰 (梁)刘孝标注 (宋)刘辰翁  刘应登 (明)王世懋评  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套印本发达于明代中晚期,常见朱墨两色,又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万历到崇祯年间,浙江湖州闵氏、凌氏两家异军突起,以专营套印本而著称于世。套印本长期不为学者所看重。民国藏书家陶湘以收藏闵凌氏而著称,如今套印本方以其艺术性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值得一提的是,现存最早的双色印本,出自于我们湖北,乃元至元六年(1340)中兴路资福寺刻无闻和尚注《金刚经》,朱墨印本,现藏于台湾。中兴路,即今天江陵。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 (唐)释玄奘译   元延祐二年(1315)建阳后山报恩万寿堂刻毗卢大藏经本  湖北省图书馆

经折装。毗卢藏世无完帙,存世的都是零种。本书千字文帙号为“地”,仅一卷(卷十七)。

 

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 (明)高启撰 (明)徐庸编  明嘉靖刻蓝印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古籍常用黑墨印刷,蓝、红墨水印刷的,都是试印本,印量小,存世少,而明代蓝印本,已然罕见。

 

梦泽集二十三卷 (明)王廷陈撰 明万历十八年(1590)王追伊刻三十年(1602)王追淳增修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钤“翰林院印”(满汉合璧)。四库底本。书中多有勾画,书手依照勾画重新誊写,再编入四库全书。具体修改行款及文字之意见,已准确反映到文渊阁四库全书《梦泽集》中。

 

黄鹤楼集三卷 (明)孙承荣纂辑 明万历武昌府刻本  湖北省图书馆藏

此书乃古到明歌咏黄鹤楼的诗歌总集,且是武昌府刻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此书为孤本。此书乃古到明歌咏黄鹤楼的诗歌总集,且是武昌府刻本。

江南三大名楼,仅黄鹤楼有集。武汉重修黄鹤楼时,曾参考此书。

据悉,发现此书之价值亦为偶然。某日,一读者在我馆阅览此书,我馆一位老前辈一瞥,即知为善本,走近一看,果然。 

限于时间,此刻为大家介绍的古籍,仅为湖北收藏冰山之一角。数量虽不丰富,但钞本、稿本、钤印本、活字本、四色套印本、蓝印本、经折装、金镶玉、名家藏书印、批校题跋等等,均有介绍。要了解更多,大家可以继续参观展览,我们每天都有专人现场解说。

谢谢。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