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讲坛
名家讲坛
【扎实推进古籍普查 夯实古籍保护基础】李致忠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以全面开展古籍普查为基础。全国从业人员应该达成共识,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古籍保护应分级管理,突出重点,逐步实施,为此就要制定古籍定级标准。而要制定标准,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古籍普查,从宏观上把握现存古籍的珍贵程度,从而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古籍定级标准,反过来推进分级管理。

  古籍保护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生保护。原生性保护指对古籍进行必要的修复。修复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轻重缓急。但要能分出轻重缓急,就需要进行全面的古籍普查。否则,级次不清,数据不明,修复就会陷入盲目,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会轻重失当,先后失次,贻误抢修良机。

  古籍的再生性保护,指运用缩微、扫描、影印、数字化加工等手段令原本再生,借以减少原本流通,从而使原本得到应有保护。而要正确运用上述手段,也需要进行全面的古籍普查,否则就会抉择失当,重复复制。

  古籍普查牵涉全国古籍数据库的建设,牵涉馆藏书目、分省书目,以及全国古籍总目的编纂。没有古籍普查作为数据基础,上述书目都将成为泡影。

  古籍保护牵涉人才培养、书库改善、器材配备、装具制作等诸多方面,这些都需要准确数据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资金预算。如果没有全面的古籍普查,上述诸端的安排就失去了应有的依据。

  古籍普查确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要积极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号召,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古籍普查,夯实古籍保护基础,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贡献我们的力量。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