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老报纸上的古籍修复④
时间:2025-10-16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古籍保护事业蒸蒸日上,古籍修复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古籍修复工作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类新闻报道颇夥,古籍保护从小众走向大众。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前,古籍修复对于公众来说显得十分陌生,相关新闻报道难得一见。陈龙先生多年来关注古籍修复,《与榖为徒》《纸质文献修复与保护书目百种》等先后在本号连载发布,今又将收集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老报纸中有关古籍修复相关报道整理投稿,每篇均包括报纸原图及转录文本,共分五期,由本号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八、《贵州日报》1982年2月27日 星期六

廖星明《古书的修补和复原》

古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变迁,朝代的兴衰,加上人数众多的传阅、抄写以及自然的损伤。有相当数量的古书已失传,或破旧不堪。为了使古书焕发青春,发挥它的学术研究和艺术鉴赏价值,做好古书修补复原是文物保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古书修补、复原需要特殊的纸张、定做的浆糊和专门的染料。由于古书的造纸原料和现在大不相同,修补古书的纸张要求牢而质地柔软。现在大多采用棉连纸、加(夹)连纸、罗纹纸、单宣纸、平(毛)边纸、藏经纸等。

修补古书的浆糊不能用化学浆糊和一般的浆糊,要用小麦粉加水调成生面,在水盆中搓洗成面筋,沉积下来的淀粉叫“面粉子”,再把这种“面粉子”兑凉水搅拌均匀,用沸水冲熟才能使用。

古书因为天长日久,书的纸张在颜色上发生了褪色,为了使修补的古书纸张颜色接近原来的颜色,可在选择的修补纸张上用专门的颜料进行染色。目前所用的染料主要是画图颜料,选用赭石、藤黄、徽墨、槐黄等。

纸张、浆糊、染料准备好之后,根据古书的损坏情况进行修补,比如竹简、木牍容易断裂,字迹容易被磨掉,或者有的字迹不清和残缺不全,这就要把断裂的竹简、木牍胶好,用相似的颜色的竹条补全,对不清的字迹,要用徽墨把它一一勾划出来。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早已失传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古书汉简,就都是用这种方法整理出来的。

有的古书受了潮或淋了雨,整本书变或了一块书砖。修补这种书砖时,要用镊子细心地把书页一一揭开,如果困难大,还要把全书拆开后,再一页一页的揭开。碰到严重的书砖,就须要用沸水加百分之三的明矾,百分之二的广胶,浸泡两个小时左右,等书页膨胀后再揭开,揭开的书页要一一垫上新纸吸水,有破损的地方还要用新纸一一补全。

有的古书因茶水、墨汁污染,字不清,修补时要把书页平摊在木板上,开水壶内放碱五十克溶解,碱水由壶口流出,自上而下冲洗茶迹墨迹,冲洗干净之后,用清水冲洗两次,吸干水份,晾干书页。

有的古书书页已烤焦变脆,这就要把书页折开,可清水洗掉焦性,使纸变软,再用新纸裱在书页背面吸水晾干。

有的古书沾上了蜡油,这就要在油质书页上面垫一两层吸水纸,用熨斗熨烫吸水纸,使油质浸在吸水纸上,这样经过多次换纸,吸干油质。

九、《经济日报》1986年5月11日 星期日

张仲英《肖福安——修古籍整旧如“旧”》

肖福安老师傅同古籍厮磨近六十年了。他十三岁从衡水来京,落脚琉璃厂文友堂书店当学徒,二十年间,修补的旧书不计其数。1947年肖师傅进了故宫图书馆,专修宫内藏书。如今,徒弟的徒弟业已独当一面了,他这师公,却还没退隐归家去安度晚年。

故宫的藏书大都是清乾隆年前的善本,还有不少孤本。修补的原则是整旧如“旧”,就是尽可能原书原样补好、装订好。肖老师傅认为:这才是懂书、爱惜书。那种“金镶玉”,就是用白纸托裱已变黄的旧书页,在万不得已时才采用;至于“衬纸装”,就是书页中间衬张纸,易毁书,更不是好办法。

传世古籍不外虫蛀、水湿、糟朽几种损坏。单是虫蛀的,拆开把虫洞补好,用锤子砸平就可以装订了。当然纸要配好,白配自,黄配黄。水湿的,情况就复杂了。光有水迹的,用热水冲去即可;粘连的,有的都成了块书砖,就得先揭页,用竹签一页一页慢慢翘开,然后托裱、喷水、倒干、压平、折页、裁齐装订。肖老师傅常说:古书一篇也不能糟成,就是只到一块,也得托裱好订上去。要是丢弃,就水远失去了。

故宫的藏书,肖福安修了多少?用“卷帙浩繁”来形容,绝不过分。单说六十年代初修的那部清代最大的类形《古今图书集成》吧,就有一万卷,五千零二十册。这是雍正四年刻的铜活字本,当时只印了六十几部,现存在世的恐怕没几部了。这部类书,当年皇帝放在皇极殿里,因管理不善大部分脱线,还有的水湿、霉烂、粘连。肖师傅带着他的徒弟、现在的杨师傅,从第一册起,挨着修下去,光订书的白丝线就用了一百多块钱的。两年后,这部珍贵古籍被整旧如“旧”,存放到善本库里。

肖老师傅不光书修得好,还有一手版本鉴别本领。一本古书没序、没跋,它究竟是哪朝哪代的版本?是坊刻、私刻,还是官刻?是私刻,又出自哪位名家之手?他只要看看纸张、字体、墨色、装订,就能断个八九不离十。编目组的工作人员著录图书时,可没少找肖老师傅请教。

肖福安的办公室还是个不挂牌的咨询站。故宫的几十万册藏书,差不多都装在他的脑子里。哪类书,甚至哪本书存在哪间库房、哪个架子上,只要来问肖老师傅,就可省却好多查找的麻烦。需要某方面的资料,不知故宫有没有,更不知在什么书上,人们也来找肖老师傅。他略一思索,便从身后的柜子里取出一本书目,翻上几页,就可以指点给你一本书。那年院里一位同志不知怎样才能找到《家藏书画记》,肖师傅从《止园丛书本》中的《尔尔书屋文钞》下卷中给找着了。国务院一位搞文史研究的同志来查西什库教堂的资料,肖师傅向他推荐《燕京开教略》。那会儿,这本书还没编目呢。

这类事太多了。故宫博物院里老老少敬送肖老师傅一个雅号,叫“活书目”。

整理者简介:陈龙,字介甫,号楮盦,江苏江阴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毕业,曾供职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古籍修复专业,现为江苏省江阴市博物馆副馆长。辑印有雕版印刷《装潢志》《枚榖集》,影印有《谢冶盦集》《论装修补古旧书集》,整理重编《中国传统手工纸生产旧影》。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