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老报纸上的古籍修复③
时间:2025-10-15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古籍保护事业蒸蒸日上,古籍修复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古籍修复工作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类新闻报道颇夥,古籍保护从小众走向大众。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前,古籍修复对于公众来说显得十分陌生,相关新闻报道难得一见。陈龙先生多年来关注古籍修复,《与榖为徒》《纸质文献修复与保护书目百种》等先后在本号连载发布,今又将收集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老报纸中有关古籍修复相关报道整理投稿,每篇均包括报纸原图及转录文本,共分五期,由本号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五 、《文汇报》1978年10月11日 星期三

黎纲《千年文物喜逢科学的春天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实验室见闻》

人们常常在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厅里留连忘返,在欣赏古代艺术之余,有的在仔细观察哪些文物被“整容”过,有的则揣测用什么方法将千百年前的文物完美地保存下来……

最近笔者走访了该馆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实验室,了解了这方面的一些情况。这个科学实验室早在一九六〇年就建立了。周总理在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二日视察该馆时,曾对文物的保护、鉴定和研究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为文博战线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多年来,这个科学实验室已取得了一些成果,被评为市文化局一九七七年度的先进集体。

烂书复原成珍宝

在实验室,我们还看到了嘉定明墓出土的成化说唱本㣊(修)复前后的照片,工作人员的高超技术不能不使人感到十分敬佩。看到这部已经复原并装订成册的成化说唱本,谁能想到出土时却是粘连一起,结成硬块,无法翻阅的一堆烂书呢。

明成化说唱本共十二册,是现存我国诗赞系说唱文学、传奇和戏曲插图小说的最早刻本,是研究中国文学、戏曲和版画史的极为重要的资料。可是出土的十二册中,最底下一册因受石灰和腐烂有机物的蚀,大部分已粘在一起。揭纸,在书画装裱中是一道重要工序,揭得好,保护了书画;揭得不好,损坏了书画。这本说唱本已粘结成块,用一般的水泡法或水蒸法都无法揭开。过去碰到蒸不开的情况,就将粘连的硬块挖除。但这本说唱本整本粘在一起,无法采用挖除的方法。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发现凝固成块的主要原因是棺内腐烂有机体渗入纸内,因此需采用溶解力强,渗透性好的一种溶剂才能奏效。可是文物的保护,还不能单纯考虑揭开的问题,还要考虑不使字体褪色,不影响纸质。他们进行了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既能使粘着物全部溶解,又不使字体褪色、纸张变松的溶剂。通过裱画师傅熟练认真的工作,三十二页纸全部揭了开来。现在,这部重行装订成册的原书,已经珍藏在该馆的库房里,并由该馆工场印刷复制出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六、《文汇报》1981年2月22日 星期日

《北京图书馆》(文略)

古书笈修复工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通过修复,使大量古书笈保持原样。(注:图为韩奎占师傅)

七 、《光明日报》1981年11月11日 星期三

郭远发《我国古籍修补人员奇缺亟待培养》

北京图书馆是我国较老的图书馆,它的藏书基础可以远溯到五百年前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全馆共有古籍特藏资料二百五十万册(件),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有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北京图书馆现有一百四十万册(件)古籍得不到整理修补,因为,该馆整理修补古籍的人员仅九人,其中,四名老师傅已超过或接近退休年龄,余者都是新手。他们每年大约修补古旧书三千册件,远远不能适应修补一百四十万册(件)古籍的迫切需要。

北京图书馆的同志说,全国各省、市图书馆缺少古书整理修补技术人员的问题都很严重,大多数图书馆没有专门修补古籍的人员。我国的图书整修传统工艺有失传的危险,大量的古旧书正在被蚀坏。

因此,他们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正视目前的状况,尽管国家现在有困难,也要花点钱,把这项工作抓起来。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要作出规划,还可以开办一些古籍修补技术训练班。现在社会上有大量的青年待业,有的同志建议开办集体所有制的古书修补工厂或古籍图书整理修补公司,由老师傅带领,专门承包一些单位的古书整理修补业务,这一方面使许多人有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养一批古书整理修补人才。

整理者简介:陈龙,字介甫,号楮盦,江苏江阴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毕业,曾供职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古籍修复专业,现为江苏省江阴市博物馆副馆长。辑印有雕版印刷《装潢志》《枚榖集》,影印有《谢冶盦集》《论装修补古旧书集》,整理重编《中国传统手工纸生产旧影》。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