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陕西站”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启动
时间:2025-09-30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9月26日上午,“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陕西站”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大学图书馆、西安外国语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协办。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伯岳,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沛,陕西省图书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强颖,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沙武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孙伟出席启动仪式。西北大学图书馆、西安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和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相关领导,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的百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窦鹏主持启动仪式。

沙武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在致辞中,他提及陕西师范大学这座“教师的摇篮”,多年来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绩,尤其在拓片整理和文献学领域做出众多贡献。此外,他介绍了图书馆古籍特色馆藏及如何利用馆藏为教学服务、与专业融合的方法。同时,在宣传图书馆业务方面,秉持专业与融合理念,推出“师小图”等特色活动和品牌,举办多场展览。

强颖对全省古籍保护工作进行回顾。她强调高校是知识传承阵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将古籍保护引入校园,能在青年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种子,让古籍保护事业后继有人。2023 年陕西省图书馆响应国家古籍保护工作精神,精心策划“兰台青缃 石渠千华——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古籍知识普及、修复技艺体验与传播活动,先后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省图书馆设立古籍相关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今后,将继续协调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形成工作合力,为活动持续开展与深入发展提供保障。

王沛对近年来陕西省的古籍保护工作与活化利用予以充分肯定。她表示,“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全新尝试。国家中心不仅设立了专门的培训基地,还积极推动馆校合作、传习所等古籍保护人才培养途径。同时,也强调了科学保护古籍的理念,关乎古籍的存续,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保障。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此次仪式上向陕西省图书馆教学实践基地授牌。这一举措象征着双方在人才培养领域的紧密合作,也意味着资源共享、学术研究等多方面合作将进一步深化拓展。

授牌仪式结束后,首场“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随即在陕西师范大学开展。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伯岳老师带来题为《古籍鉴赏与保护》的专题讲座。姚老师以古籍为核心,从形制和包装入手,结合古籍保护学视角,帮助学生了解古籍之美、了解古籍保护工作,并提出古籍保护不但“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当下”,应加强古籍的传承性保护,让生活在当代的人更多地了解古籍,感知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雕版印刷体验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大厅同步开展。古籍修复师现场进行雕版印刷,让参与者感受传统雕版印刷技艺魅力。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陕西站”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于陕西师范大学顺利举办。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随着该活动的持续推进,更多的青年将投身于古籍保护事业,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彩。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