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学徒成长记 | 吉林省图书馆传习所
时间:2025-07-11 来源:吉林省图书馆

务实筑基  传承启新

吉林省图书馆传习所

吉林省图书馆传习所成立于2020年。2023年,传习所开启新篇章,特邀北京大学图书馆修复专家吴晓云担任导师,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师带徒”的模式培养专业修复人才,抢救了大量濒危典籍,为守护吉林文化根脉贡献了坚实力量。

吉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室

专业深耕:师徒共筑古籍保护根基

吴晓云老师凭借四十余年的古籍修复经验,结合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文献保存特点以及学员的实际水平,制定区域性文献保护与实践型修复人才培养目标。学徒需系统学习传统糨糊制作、纸张染色、线装书修补等基础技艺,并通过修复馆藏民国文献、未分编文献夯实基本功。在实践过程中,吴老师注重传统技法与现代保护理念的结合,借助pH值检测、纸张纤维检测等技术,针对本馆待修复文献的病害类型制定科学的修复计划。

吴晓云老师正在授课

匠心接力:青年续写文明守护新章

自传习所成立以来,已修复明清刻本、民国档案、地方志等多种类型文献。在修复过程中,尝试使用“纸浆补书”“蒸揭”等方法,严格遵循“一册一档”原则,详细记录文献的原始装帧形制、病害类型、纸张纤维等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精准资料。

吉林省图书馆传习所首批三名修复人员张靓、刘宝华、宫文娟,正式拜师国家级古籍修复师吴晓云。三名学员从业年限从几年至十几年不等。在导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学徒的修复技艺日益精进。

此外,吉林省图书馆传习所积极与各大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搭建起知识与技术的桥梁。以吴晓云老师为核心,高校学员与传习所学员共同学习古籍修复技艺,在交流探讨与实际练习中,推动古籍修复技艺薪火相传,为古籍保护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吴晓云老师和学员正在工作中

文化播撒:公众共护典籍文化薪火

传习所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在重要的节假日举办线装书制作、雕版印刷及传拓体验等活动,结合馆藏古籍文献资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年元宵节期间,传习所特别举办了“古籍修复技艺展示”和“古籍修复成果展示”活动,通过展示修复工具、修复成果及现场演示古籍修复技艺,让读者近距离感受古籍保护的意义与价值,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典籍文化的守护与传承。

2025年元宵节活动现场

我们深知,唯有脚踏实地,方能筑牢根基;唯有勇于创新,才能让传统技艺在时代的浪潮中生生不息。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凝聚更多志同道合者,共同守护这份传统文化的瑰宝,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供稿:吉林省图书馆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