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以“我是守书人”为主题,开展了“一站式古籍展览+沉浸式古籍灰霉防治+互动性古籍修复体验”三维融合的古籍保护系列体验活动。来自该校文学院文献学、文字学等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古籍展览:一站式阅尽馆藏佳刻
该馆古籍藏量宏富,线装古籍22万余册,其中善本古籍近300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59部,是湖南古籍主要存藏机构之一。古籍部组织学生们参观了“文心·脉望”古籍展厅,通过“国师文苑”“古籍存珍”“西文古籍”“湖湘遗墨”四个单元,展示该校馆藏精品佳刻和湖湘学术风貌,让石室秘藏不再束之高阁,触手可及。同时,向学生们普及了古籍多色套印技术、元明清刻本形制特点、藏书印章等古籍版本学知识,使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在现实中“活灵活现”。

古籍灰霉防治:沉浸式古籍原生性保护
古籍部利用新入馆藏,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沉浸式古籍原生性保护”课。这批馆藏主要包括湖南籍学者苏晋仁先生藏书赠书和桃花坪分馆旧藏,该批线装书灰霉程度较为严重,亟待清点和整理。为此,古籍部对同学们作了灰霉防治对古籍原生性保护重要性的知识科普。在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知识后,冒着炎炎酷暑,经过16天的辛勤努力,同学们对近5000册图书完成了抢救性除尘和霉菌防治工作,极大地改善了线装古籍的存藏条件。
古籍修复:互动性体验非遗技艺
古籍部开展了“古籍修复小麦淀粉粘合剂制作”“古籍线装书装订”“古籍修复技艺展示”等互动体验活动,在古籍修复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了解了古籍修复粘合剂的特性,以及小麦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流程。同学们还学习了龙鳞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古籍装帧知识,体验了穿针引线、装订线装书等活动。此外,还观摩了我校古籍修复师宫晋婷老师展示的古籍修复非遗技艺。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古籍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籍如何走出“藏书阁”,发挥最大的价值是古籍保护的应有之义。此次活动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该校的古籍保护事业注入青春的力量,让青年学子充分了解古籍保护知识,体验了古籍保护活动,增强了青年学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的决心!
来源:藏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