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第十五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云南鹤庆成功举办
时间:2025-06-05 来源: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

2025年5月17日至30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鹤庆县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五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大理州鹤庆县举办,来自全国11个省份8个民族的53名学员圆满完成为期14天的学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萨仁高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庄秀芬,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林明,云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杨和祥,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学泉,鹤庆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兆敏,县政府副县长郑巍黎及相关人员出席开班仪式。

萨仁高娃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与前沿研究成果,提出了民族文字古籍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杨和祥介绍了云南省在民族文字古籍保护方面构建的“技术攻关、项目带动、多维保护、活态传承”四位一体创新体系,他充分肯定了大理州在民族古籍保护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希望参训学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古籍保护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杨学泉介绍了大理州古籍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李兆敏从鹤庆的历史文化底蕴、民族特色风情、文旅产业优势等角度作了县情推介。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了萨仁高娃讲授《“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与民族文字古籍保护工作》;林明讲授《古籍修复伦理与原则》;丽江市博物院纳西族东巴文化传承人和丽宝讲授《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实践环节,由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和云南省图书馆修复团队共同指导完成。

培训班集结了跨地域、跨民族的全国古籍修复力量,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循古籍修复原则,完成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丽江市档案馆、丽江市博物院馆藏纳西东巴古籍28册297叶,鹤庆县图书馆馆藏汉文古籍38册2512叶的修复。通过培训,新学员基本掌握了纳西东巴古籍的修复技法,老学员的古籍修复技艺得到了显著提升;既培养了一批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又抢救修复了一批纳西东巴古籍及汉文古籍。进一步促进了古籍保护人才梯队的建设,推动全国民族文字古籍修复事业蓬勃发展。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丽江古城考察,详细了解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情况,并对东巴文化传承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积极探索,通过“技术传授+实践淬炼”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古籍保护工作者系统了解并熟练掌握民族文字古籍修复基本技法,培养一批民族文字古籍保护人才,实现民族文字古籍的科学保护与永续利用。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用起来”,更好地传承好优秀民族文化。

供稿: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