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寻绎书与印的千年奇缘——中国古籍钤印漫谈
时间:2025-06-03 来源:暨南大学图书馆

一方朱印,千年风雅。5月16日下午,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图书馆古籍与特藏部举办的“寻绎书与印的千年奇缘——中国古籍钤印漫谈”古籍轻课堂落下帷幕。暨南大学图书馆莫俊副研究馆员带领师生们踏上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古籍钤印文化之旅。本次古籍轻课堂吸引了校内外师生40多人参加,并由“超星名师讲坛”栏目全程录制。

莫俊以“概念梳理”为引,从承载文明记忆的“古籍”,到表示身份凭信的“印章”,从“陶拍”“殷玺”“陶戳”“封泥”等早期印章形式到古籍中独特的“身份证”——“古籍钤印”的发展演变,串联起钤印发展的历史脉络。溯源环节,莫俊带我们追溯到最早的古籍钤印“敦煌维那”,“维那”之印不仅记录着敦煌地区寺院管理的严谨,更折射出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

“敦煌维那”印

“曾留吴兴周氏言言斋”印

钤印分类体系是本次轻课堂的重点和精华,莫俊针对现有钤印分类研究中存在的概念界定不清晰、钤印类型多样化等问题,从穷尽性、层级性、排他性和学理性四个维度,将古籍钤印分为出版印、收藏印、鉴读印、管护印、赠授印、落款印、言志印等类别,并针对每一钤印类别,提供了大量典型的钤印图例进行讲解,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古籍钤印类型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莫俊从学科价值、钤印释读、文献著录、数字化四大方向,对古籍钤印的整理开发进行了介绍。其中,钤印释读包括文字辨识、印主考证、次序判定等环节,对于文献学、文字学、篆刻学等知识具有较高要求。数字化是将文献形态的钤印转化为数字资源并进行知识发现,构建以钤印为主题,涵盖人物机构、版本书影、篆刻字形等知识的综合性资源库,可应用于古籍普查整理、古籍知识挖掘及知识图谱构建等方面。

随后的互动环节气氛活跃、互动踊跃。莫俊精心挑选了五枚风格迥异的古籍钤印供师生们竞猜,大家从轻课堂所学知识入手,结合印文风格、图案寓意等线索,踊跃举手作答。课后,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在了解古籍钤印文化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也增强了对古籍保护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一枚朱印,承载的是古人对知识的珍视;一方钤记,延续的是千年文化的薪火。本次古籍轻课堂虽已落幕,但书与印的千年奇缘仍在继续……

供稿:暨南大学图书馆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