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学徒成长记 |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天津传习所风采
时间:2025-05-30 来源: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天津传习所于2014年在天津图书馆揭牌,整体传习工作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按功能划分为文献修复室、文献保护实验室、纸库、工具库、多媒体教学培训室等,并配备数十套物理、化学、生物检测实验仪器。近年来传习所的古籍修复和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荣获“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古籍保护中心”“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等,均为第一批国家授牌。2015年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

天津传习所修复室照片

天津传习所的“天津古籍修复技艺”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万群于2025年获评“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传习所共有受过正规专业技术培训的古籍保护和科研人员14人,其中12人拜万群老师为师。

天津传习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为各存藏单位提供古籍保护修复方案建议、培养修复人才等职责,加强与其他古籍存藏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利用各类项目,开展相关古籍保护与修复和传承工作。

近年来,天津传习所与天津博物馆、天津北疆博物院、天津大学图书馆、滨海新区图书馆、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等多家天津本地存藏单位合作,为其馆藏古籍提供修复和保护服务。

同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引领下,2015年起与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开展合作,帮助其修复馆藏佛经和拓片,项目成果得到双方高度评价。

在立足京津冀地区的基础上,传习所积极尝试“走出去”战略,2022年至2023年为孔子博物馆和安徽休宁博物馆提供修复技术指导。

万群老师在”第二期津京冀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上向学员授课

为进一步推进古籍保护宣传工作,传承中华文明绵延数千载的历史文化薪火,天津传习所近年来先后参与或举办“京津冀古籍保护与修复成果展”“精艺覃思——天津图书馆拓片修复成果展览”“丝路津韵——记忆·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传承大展”等各类规模展览10次,讲座7次,全国性培训班11个。

读者体验活动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强调,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同年,天津传习所成功完成“我在天图读古籍·我在天图修文物”“讲好古籍故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等活动,并成立“古籍保护在行动志愿者团队”,以积极构建科学、系统、高效运转的推广体系。

供稿: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