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河北站启动仪式及首场讲座在河北大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承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崇,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杰,河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孟庆瑜,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詹福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孙伯阳等出席仪式。来自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以及保定市文化和旅游局、保定市图书馆、成都联图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古籍保护专家、河北大学师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赵云龙主持启动仪式。
在致辞中,孟庆瑜强调了高校在古籍保护中的使命担当,李新杰对河北省古籍保护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魏崇深入解读了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的深远意义。

送古籍进校园,推动传统经典普及传播,促进古为今用。启动仪式上,魏崇和孙伯阳向河北部分高校代表捐赠《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为在校师生提供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河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栋向承办活动的三所高校图书馆捐赠馆藏珍贵古籍《崇厚使法日记》影印本。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河北站的首场专题讲座,特别邀请詹福瑞教授,以《詹锳先生的古籍整理》为题进行专题授课,吸引河北大学众多师生到场聆听。詹福瑞教授从詹锳先生的学术经历出发,以文献整理的专业案例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詹锳先生的古籍整理思想与历史定位,并从学科建设角度,阐释了古籍整理对当代研究的重要启示。

与此同时,河北大学图书馆一楼大厅举办了古籍保护技艺展示体验活动,河北省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共同展示古籍装订、石刻拓印、活字及雕版印刷、古籍修复等技艺,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并体验。

河北大学图书馆二楼古籍阅览室举办“珍贵古籍文献展”,展出镇馆之宝《坤舆全图》等珍贵古籍文献,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古籍保护意识。
后续,“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河北站活动还将陆续走进河北师范大学、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将进一步增强青年学子的古籍保护意识,让古籍从“深藏书阁”走进“青春校园”,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成为滋养青年精神的文化基因,进而培育古籍保护后备军。
供稿: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古籍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