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第四届图书馆全民阅读论坛暨2025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主场活动启动之际,作为论坛活动之一的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及古籍定级工作调研座谈会在山西古籍保护中心文源书院召开。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闫晓东,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上海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超,山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郭欣萍等出席会议,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图书馆负责人及国家图书馆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崇主持。
会上,国家图书馆业务管理处(智慧图书馆建设办公室)处长谢强通报2024年智慧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加工进展情况,古籍馆馆长王红蕾通报2025年古籍数字化目录选定、全国古籍类文物定级工作有关情况及古籍保护近期重点工作。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高翔、国家图书馆二级研究馆员陈红彦、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杜云虹、重庆图书馆馆长张冰梅先后围绕古籍数字化加工和古籍类文物定级工作做交流发言,分享了在这两项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积累的经验,同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闫晓东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古籍数字化加工和古籍类文物定级工作的重要性,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表示,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总结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布局谋篇之年,希望各公共图书馆抓住时机,依托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古籍数字化工作。同时在古籍普查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推进古籍类文物定级建档工作,开展馆藏碑帖、舆图等特藏文献的普查工作。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要指导各地统筹协作,做好智慧图书馆建设、古籍类文物定级和特藏文献普查工作,群策群力,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