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荐书 | 《国家珍贵古籍丛刊》首批面世!珍贵名本,精装彩印!
时间:2024-12-19 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国家珍贵古籍丛刊》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加强古籍再生性保护和研究开展的出版项目。本项目同时入选了《“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

从入选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中,按照“品种完整、注重普及、体现价值、避免重复”的原则,遴选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经典性较强、流传度较广的五十种善本,通过高精彩印的方式影印出版。本系列按经、史、子、集分类编排,单种发行,分批陆续出版。每种书前均有该领域专家撰写导读,介绍古籍版本、价值等基本情况。所选品种均以低价、普惠的形式精装彩印。

本次国家珍贵古籍丛刊的出版,为广大学者、古籍保护从业人员、古籍收藏爱好者从事学术研究、版本鉴定、保护收藏等提供了一部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同时也有利于宣传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古籍保护工作的认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前言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这些典籍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还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弘扬、挖掘阐发、传播推广、融合发展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二〇二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把中华珍贵典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上了新的历史高度。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文献典籍,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〇〇七年,国家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该计划在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下,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负责实施,十余年来,古籍保护成效显著,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迄今为止,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了全国各藏书机构及个人收藏的珍贵古籍一万三千零二十六部。

为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古籍收藏与利用的矛盾,二〇二四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启动《国家珍贵古籍丛刊》丛书项目。该项目入选《二〇二一—二〇三五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本《丛刊》作为古籍数字化的有益补充,将深藏内阁大库的善本古籍化身千百,普惠广大读者。根据“注重普及、体现价值、避免重复”的原则,从入选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典籍中遴选出“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经典性较强、流传度较广”的存世佳椠为底本,尤其重视“尚未出版过的、版本极具特殊性的、内容脍炙人口的”善本。通过“平民化”的出版方式进行全文高精彩印,以合理的价格、上乘的印刷品质让大众看得到、买得起、用得上。旨在用大众普及活化推广方式出版国家珍贵古籍,让这些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字重新焕发光彩,为学术界、文化界乃至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料和阅读享受,更为广大学者、古籍保护从业人员、古籍收藏爱好者从事学术研究、版本鉴定、保护收藏等提供一部极为重要的工具书。

本《丛刊》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在编纂过程中,保持古籍的原貌,力求做到影印清晰、编排合理。本《丛刊》不仅全文再现古籍的内容,每部书还附一篇名家提要,为研究古籍流传、版本变迁、学术思想等内容,提供重要资料。通过本《丛刊》的出版,我们相信对于推动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国家珍贵古籍丛刊》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及全国各大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学者、专家及广大读者能够关注和支持古籍保护工作,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二〇二四年九月

内页欣赏

《宋本周易》

《宋本大学章句 宋本中庸章句》

《元本论语集解》

《元本孟子》

《宋本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

《宋本十一家注孙子》

《宋本曹子建文集》

《宋本河岳英灵集》

《宋本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

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