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国海洋大学
时间:2024-12-18 来源: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

12月12日,山东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勇慧以《中国历史上的文献保护与修复方法举隅》为题,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带来精彩的一课。此次讲座是2024年山东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收官之作。

李勇慧首先从文献与人类文明着手,讲古代世界历史上的文献载体,进而引出中国文献的重要意义:为世界存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半(造纸、印刷术)与传播保存信息知识方式直接相关。其后,用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影响文献寿命的因素与保护方式、中国历史文献的载体及装订方式、中国历史上不同地域的文献保护(内陆与高原)、中国历史上不同人群的文献保护(天子与布衣)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文献保护与修复方法。特别是对清乾隆时期天禄琳琅书籍的“皇装”和黄丕烈士礼居“黄装”,在实地调查目验的基础上,有独到的分析和讲解。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布署,落实《2021—2035 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关于“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壮大古籍人才队伍要求,在全国开展的活动。“山东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省内8所高校承办,通过专家授课、学术研讨、珍贵古籍宣传展、沉浸式古籍保护体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普及古籍保护知识,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古籍保护技能,为古籍保护工作培养后备力量。中国海洋大学讲座完成后,2024年山东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