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活起来的古籍善本——京津学者谈《古籍版本十讲》
时间:2024-03-29 来源:中华书局

《古籍版本十讲》是古籍版本鉴藏专家杨成凯先生毕生经验之总结,全书分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活字本、抄本、批校本、丛书的鉴赏与收藏,初印和后印共十讲,涵盖了古籍版本鉴藏的方方面面。本书出版后受到各界好评——将广博见闻上升至理论总结,在打通古籍鉴赏与版本研究方面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

4月3日,我们邀请到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伯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馆员刘明,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版本十讲》整理者向辉,做客中华书局直播间,请他们聊一聊本书的价值与特点,古籍的保护与传承,和他们所认识的杨成凯先生,以纪念这位在古籍版本鉴藏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行者。

清明纪念杨成凯先生

活起来的古籍善本

——京津学者谈《古籍版本十讲》

时间:2024年4月3日19:00-21:00

嘉宾:

姚伯岳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霖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刘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馆员

向  辉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版本十讲》整理者

杨成凯著《古籍版本十讲》,中华书局,2023年版

杨成凯(1941—2015),笔名林夕、任中奇、慕侠、罗济平,山东招远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现代汉语语法专家、翻译家、版本目录学家、古籍保护与研究专家。曾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委员、《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翻译和审校《艺术的故事》《艺术和错觉》等,著有《汉语语法理论研究》《闲闲书室读书记》《人间词话门外谈》《古籍版本十讲》等。

目录

导 论  古籍版本研究和收藏面面观

一 关于古籍版本学的思考

(一)古籍版本学的任务

(二)科学研究之路

二 从刊印过程说起

(一)雕版印刷的流程

(二)古书印制流程的启示

三 版本鉴定总说

(一)基础工作

(二)比勘推定

(三)学无止境

四 结束语

第一讲  宋刻本的赏鉴与收藏

一 宋刻概述

二 宋刻本的文献价值

三 宋刻本的印制形式

(一)字体

(二)版式

(三)刊记与避讳

(四)刻工

(五)纸张和装帧

(六)版片修补

四 宋刻本的版本鉴定

(一)北宋南宋

(二)宋刻元刻

(三)宋刻明刻

(四)宋刻清刻

(五)刻工局限

五 宋刻本收藏鉴赏的背后

第二讲  金刻本的鉴赏与收藏

一 金刻本的历史定位

二 金刻本的版式特点

三 金刻本的文献价值

四 金刻本的版本鉴定

五 金刻本的收藏和研究

第三讲  元刻本的鉴赏与收藏

一 元刻概说

二 元刻本的版式风貌

三 元刻本的版本价值

四 元刻本的版本鉴定

(一)宋元之间

(二)元明之间

(三)博览多识

五 元刻本收藏

第四讲  明刻本的鉴赏与收藏

一 明刻概说

二 明刻本的时代分布

三 明刻本的版式风格

四 明刻本的文献价值

五 明刻本鉴赏举隅

(一)仿宋精本

(二)戏曲小说和版画作品

(三)套色印本

(四)活字印本

(五)汲古阁刻本

六 明刻本的版本鉴定

(一)明本和宋本

(二)明本和元本

(三)明本之间

(四)明本和明版清印

七 明刻本收藏余论

第五讲  清刻本的鉴赏与收藏

一 清刻概说

二 清刻本的时代分布

三 清刻本的文献价值

四 清刻本的版式风格

(一)软体写刻

(二)仿古精刻

(三)印本种种

五 清刻本的版本鉴定

六 清刻本收藏略论

七 清刻善本琐谈

(一)时代观

(二)印制观

(三)内容观

(四)“善本”的异义

第六讲  活字本的鉴赏与收藏

一 活字说略

二 活字特点

三 活字本的内容

四 活字本的形式

五 活字本的鉴定

六 活字本的收藏

第七讲  抄本的鉴赏与收藏

一 抄本和写本

二 抄本的类型

三 抄本的来源

四 抄本的价值

(一)以内容重

(二)以名人重

五 抄本的鉴赏

六 抄本的收藏

第八讲  批校本的鉴赏与收藏

一 批校本概说

(一)校

(二)批

二 批校本种种

(一)版本校

(二)死校和活校

(三)一批到底

(四)过录本

(五)汇校和汇评

三 批校本的鉴赏

(一)批校之可贵

(二)批校之失误

四 批校本的鉴定

五 批校本的收藏

第九讲  丛书的鉴赏与收藏

一 丛书概说

二 丛书的版本

(一)子目出入

(二)版片更动

三 丛书的收藏

(一)珍本难得

(二)全书难得

(三)初印难得

四 丛书和单行本

(一)单行与否

(二)丛书零种

(三)《古逸丛书》

五 余论

第十讲  初印和后印

一 从雕版印刷说起

二 从形式上看初印和后印

三 从内容上看初印和后印

(一)修版

(二)补版

(三)增刻

(四)初编本

四 版本鉴别

(一)转手

(二)重印还是重刻

五 价值、赏鉴和收藏

赘 语  古籍的价值与收藏

一 古籍的价值观

(一)从内容看价值

(二)从书品看价值

(三)从名气看价值

(四)社会和世态

二 古籍的收藏观

(一)藏书家有五等

(二)用藏书家的眼光看书

(三)为藏书家论道

(四)“识书之道在广见博闻”

编辑整理后记(向辉)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