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同写妙文换酒钱:给历史小说作者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4-03-28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文|曲柄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若干年前,网上出现了一次盛大的诗歌接龙活动。

起句是“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诗句本出唐人韦应物的《简卢陟》,原作:“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余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最后一联接续前文孤寂的情绪,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几许期待,几许遐想。

千载之后,不知何人将韦诗最后一联寻出改编,挂在网上征集联句,引发全民创作热潮,令人感叹国人诗性未死。其中妙者往往不减韦氏原作,甚至更有豪情气概,将前文苦闷一扫而光。比如这样几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倾尽江海里,赠饮天下人。”“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三杯知冷暖,笑眼看醉人。”“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愿与君把盏,共看白云深。”读来深意盎然,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联句不是新发明。读过《红楼梦》就知道古人喜欢联句。往前追溯,似乎最早的联句诗是汉武帝时的《柏梁台诗》。据说汉武帝筑成柏梁台,令群臣联句。皇帝起句“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接句“骖驾驷马从梁来”,大司马接句“郡国士马羽林材”,丞相接句“总领天下诚难治”。后文还有很多,大致是每人以自己的身份作一句诗。诗歌中的情况有些和汉武帝时的史料对不上,让人疑惑是更晚时代的作品。不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的诗,其实很可能也是联句。大家熟悉的《蒹葭》,每一组诗都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同韵的字结句。仔细想来,这种诗都是民歌。民间唱和,只要遵循一定的韵律,就可以无限补充诗歌内容。类似的情况,经学者考证,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民歌中都已经找到了例证。

换言之,诗歌是活的,拥有无限的创作空间和生命力。同理,文学也是活的,它不停地生长、发展、壮大。但是诗歌和文学的发展,特别依赖广泛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今天能够给人提供创作文学的机会,让人发展个性,张扬活力,经常交流和获得反馈的平台,大概就是网络了。

我并非长期混迹于网上读小说之人,但也非孤陋寡闻,不识网络魅力之辈。很多年前,当往复论坛兴盛之时,我也经常厕身其间,阅读老师们的随笔妙文,领略了欲辨已忘言的妙处。我读的很多印刷成纸质本的小说,最初便都是发表在网络上的。比如去年最喜欢的是马亲王的《太白金星有点烦》。不夸张的说,我可是期期追更之人。网络以它的迅捷性和广阔性,裹挟吞天吐地之势,席卷而来,成为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近日,我受番茄小说网邀请,为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抖音集团主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与番茄小说承办的“古籍活化,传承书香”联合征文活动担任后援,成为历史写作领域专家团队中的一员。倍感荣幸之余,作为一个长期只是扮演读者角色的外行,接触到小说撰写这个内行工作的时候,我更体会到了一种跨界与混搭的快乐。当然,我在和各位编辑、作家老师交流的同时,对于依托网络平台的历史小说如何写,或者怎样写得好,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放到最前面的第一句话便是,从撰写态度来说,历史小说必须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纯粹架空的作品不谈,如果是以具体历史时代、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展开的写作,对学界已经有共识,对社会已经有公论,对人们心中已经有判断的基本事实,必须采取尊重的态度。历史小说的底色是历史,历史作为过去发生的事实,其情况已经确定下来了。我们可能对有些细节的事情讨论不清,但是对于涉及到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事情,不能含糊。同样,虚构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只能基于历史事实而谈虚构。推测要有依据,符合时代、史料的限定,也要基于当时的基本逻辑。

历史小说可以更多关注大时代的小角色。这是我作为普通读者,对历史小说撰写格局的深切期待。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效法的是金庸先生。他的武侠小说基本都与历史关联。比如明确有历史背景的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和《鹿鼎记》,或模糊了历史背景但又隐约留下一些线索的《笑傲江湖》。主角的命运并非自外于时代之外。恰恰因为那些出身平凡的小角色,加入到了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中,才成就了自己的传奇。普通人的境遇有限,想要写奇人,必须有奇遇,想要有奇遇,必须得奇时。所以历史小说的作者首先得熟悉历史,了解历史,将自己的作品建筑在稳固准确的历史场景上,才能铺陈出精彩瑰丽的想象。

从技巧上说,历史小说又可以在小场景中展现大本事。时代限定好了,角色设计好了,他们的言谈举止,总要在具体的场景中展开。我偏好看那些对话精彩的桥段。语言反映了人心,精准的语言能塑造有个性的人物。而不同场景中,特别是局促的场景中,不同人物迭相登场,各说各话,最能表露出作者的调度能力和裁量能力。比如说,金庸先生写郭靖、黄蓉牛家村密室练功,密室之外人物迭出,活灵活现,各擅胜场。类似的场景在金庸小说中多次出现,明显有戏剧的影子,且放下不表。只说局促的空间被无限放大,靠得是人物的语言。语言是小说的灵魂,没有准确的语言,就没有丰富的心灵、广阔的天地。一篇小说好不好读,耐不耐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场景调度和语言设计。

还可以从准确性上说一点点期待。历史小说中的人物,毕竟是生活在过去的人物。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我们作为后代的人,写前代的事,不能超过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限定。比如说,我写汉朝的故事,写这个时代人们的饮食,就不会出现玉米、土豆、番茄这些美食。没有错,我们今天的人再爱吃西红柿牛腩、土豆牛肉或者烤玉米,汉朝人也吃不到。进而又可以讲,汉朝人读到的书籍,与今天的情况也不一样。《汉书·艺文志》记录了西汉中央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但这是国家藏书,民间的流通可能比这广,然而不同的地域又会有不足。作者要是写有些人的学问情况,就不能不读《艺文志》,否则就会闹笑话。有些书,汉朝人拿来启蒙的,比如《论语》和《孝经》,可以说家喻户晓,如果今人不懂这两本书,对汉朝人的精神世界的理解就有点隔膜。想了解过去,最基本的材料就是每个朝代的正史。由正史开始,对撰写朝代的各种史料作广泛的涉猎,是写好历史小说的大前提。此外,现在关于各个时代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以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也特别多了,作者们可以逐一找来翻阅。

网络是一个加速器,再迟缓的信息,通过它也能快速传播。网络是一面放大镜,再微小的信息,通过它也能波及甚广。两者叠加就成了双刃剑。我特别理解网文作家码字时的压力。大家和时间赛跑,尝试着用最快速度,写出最多读者喜爱的作品。反过来说,任何微小的史料理解错误也可能通过网络快速广泛传播,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误解。创作网文,错误不可避免。不过我还是希望各位作家能在加速创作的同时,兼顾对内容准确性和观点可靠性的把握,尽量将错误压缩到最少。

在我印象中,小说家要作功课,通过广泛阅读和不断地田野考察,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把握历史和现实。甚至我以为,好的小说家对古代社会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历史学家。大家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思考、体验等等实践性活动之上,不如此,就没有深切著明的成果,也不会有人心直指的功力。我更看重的是,小说将学者讲不出或者不好讲的话,用具体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表达出来,给广大读者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便不仅仅是对文学的贡献,更是对史学的贡献。我更期望着通过阅读历史小说,有更多的朋友热爱历史,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分享、沟通与交流。

我身边的朋友有创作历史小说的经历,我接触到的很多学生也尝试着撰写网络小说。他们的创作,不仅仅是对自己知识和思考的凝结,同样也是给广大读者的一份礼物。我很期待这一次“走进古籍,看见历史”联合征文活动中能涌现出很多作者,提交很多精彩的作品,繁荣文化,丰满头脑,滋润心灵。同写妙文换酒钱,与君一醉一从容。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